读《诗经》

读《诗经》
作者: 张炜
出版社: 人民文学
原售价: 50.00
折扣价: 33.00
折扣购买: 读《诗经》
ISBN: 9787020181087

作者简介

张炜,当代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山东省栖霞市人。1975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古船》《九月寓言》《刺猬歌》《外省书》《你在高原》等20余部;诗学专著多部;诗歌作品《不践约书》《铁与绸》等。作品获 “百年百种优秀中国文学图书”、“世界华语小说百年百强”、茅盾文学奖、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等。出版《张炜文集》50卷。作品译为英、日、法、韩、德、俄、西班牙、瑞典、意大利、越南等数十种文字。近作《独药师》《我的原野盛宴》《寻找鱼王》《艾约堡秘史》等书获多种奖项。

内容简介

满目青绿 一部诗歌集写了那么多植物,曾经让孔子连连叹羡。他将此看作《诗》的卓越价值之一。《诗》中所出现的各种绿色植物数不胜数,虽然其称谓与今天不尽相同,但几乎全都能与拉丁文转译的现代植物学名称一一对应。这是一部植物志,是当时人对大自然的结识,是一部人和植物交流对唱的特殊标记。“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周南·葛覃》)“于以采蘋?南涧之滨。于以采藻?于彼行潦。”(《召南·采蘋》)“凯风自南,吹彼棘心。”(《邶风·凯风》)“树之榛栗,椅桐梓漆,爰伐琴瑟。”(《鄘风·定之方中》)“彼黍离离,彼稷之苗。”(《王风·彼黍》)“彼汾一方,言采其桑”(《魏风·汾沮洳》)“椒聊之实,蕃衍盈升”(《唐风·椒聊》)“有杕之杜,其叶湑湑。”(《唐风·杕杜》)“彼泽之陂,有蒲与荷。”(《陈风·泽陂》)“常棣之华,鄂不韡韡。”(《小雅·常棣》)“采薇采薇,薇亦作止。”(《小雅·采薇》)“蓼蓼者莪,非莪伊蒿。”(《小雅·蓼莪》)“终朝采绿,不盈一匊。”(《小雅·采绿》)“白华菅兮,白茅束兮。”(《小雅·白华》)“幡幡瓠叶,采之亨之。”(《小雅·瓠叶》)“苕之华,芸其黄矣。”(《小雅·苕之华》)“芃芃棫朴,薪之槱之。”(《大雅·棫朴》)“敦彼行苇,牛羊勿践履。方苞方体,维叶泥泥。”(《大雅·行苇》)“思乐泮水,薄采其芹。”(《鲁颂·泮水》)“陟彼景山,松柏丸丸。”(《商颂·殷武》)多到难以历数。 当年的咏唱者为什么这样专注于树木花草,满目青绿?后来《离骚》中也曾经再现过这种情形。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作为歌者,这种能力似乎就一点点失去了。到了现代,人类关心的不再是这些无言的草木,而是他们深陷其中的人类制作之物,如水泥丛林和光纤电子产品,以及虚拟的数字世界。可是大自然的蓬勃成长,这一片苍绿,在古人那里总是光彩烁烁,耀眼夺目。人们亲近它,依恋它,对它们喁喁私语,与它们朝夕相伴。他们对之倾诉,咏叹有声,其亲密关系仿佛永无尽时。它们常常是不可稍离的陪伴者,是生活与命运的最可靠的倾听者。它们是这样密切地左右着人的心情,简直与喜怒哀乐连接一体。没有它们似乎就没了歌唱的欲望,好像也无从言说。人们穿行在大地上,在日常劳作中,既把它们看作对象,又把它们视为手足。“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木瓜》)“芄兰之支,童子佩觿。”(《芄兰》)“士与女,方秉蕑兮。”“伊其将谑,赠之以勺药。”(《溱洧》)“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采葛》)“山有扶苏,隰有荷华。”(《山有扶苏》)“焉得谖草,言树之背。”(《伯兮》)一束花草可以成为定情之物,也可以成为难以言说的某种隐喻。当爱恋一个人时,就摘一个木瓜投向他,或采一枝美丽的花交给他。这种浪漫与率性已不属于今天的人,现代人自以为找到了更为隆重的表达方式,比如献上价值连城的厚礼,常见如豪车华屋之类。可这仍旧是人造之物,没有鲜活的生气,没有脉动、汁液和色泽,与大地上阳光下所茂长的植物以及植物的果实完全不同,没有芬芳和甘甜。 当年人与各种生长的植株是一种直接对视的关系,是相触相摩的关系,同顶一轮太阳,一片星空,一块儿接受来自宇宙的热能。他们在野地里遇到这一切的时候会直呼其名,会辨析和寻找、呼叫和转述,渐渐把它们介绍到更广大的世界里去。这是人对原野万物的一场命名活动:从水中的荇菜、香蒲、芦荻、泽兰、菡萏、蓼,到陆地上的苌楚、葛藟、卷耳、蔓菁、芣苡、莪蒿、女萝、白茅、锦葵,再到枣树、桃树、楠树、梅树、檀树、杞柳、枸杞、山楸、木槿、扶苏、椅、樗、棫、枍、柘、楛等。所以“诗三百”的歌咏者对于自然万物,有着从初识到熟络,再到相依相持的过程,其亲密程度在呼叫和转述的口吻中表现得非常明显。命名就是创造的开始,是人与自然界其他生命发生联系的一刻,是必不可少的指代标识。 现代人已经丧失了这种命名的能力,也没有了这种欲望和热情。因为他们基本上离开了自然而回到城内,钻入室内,在引以为傲的手工制造物中自得其乐,蜷曲于一个自造的螺壳里。在这个方寸之地上再也没有了地平线的概念,没有了视界里的一片青翠葱茏,而且也毋须为那些绿色生灵去操心了。现代人类不需要与自然万物对话,关起门来享用小小悲欢,最终陷入真正寂寞的生活。人之走向深刻的孤独忧郁,就是从这种分别开始的,这是个难已返回的旅途,所罹顽症不可治疗。当古代咏唱者亲切地呼唤木瓜、郁李、椒聊、蒹葭,赞叹高大的杜梨、刺榆、梧桐和梓树的时候,似乎仍能让我们感受其热切的目光,看到他们的满脸甜笑。大自然的绿荫和果实笼罩滋养,让他们获得了真正的幸福,这比起现代人从化纤数字制品中得到的那点满足,也许要长久和可靠得多。 更为重要的是这些绿色生命吸收二氧化碳,吐放宝贵的氧气,使生活变得清新芬芳,健康气息影响到人的肌肤与骨骼,进而是心灵。不同的生存环境当有不同的心灵,人如大地般蓬勃硕壮,就会具有令人难以想象的激情爆发、纯美的追求与拥有。人类的伟大创造力需要情感,情感本身就是力量,而情感又来自哪里?它最强大的、取之不尽的源头之一就是大地,是大地上生长游走的无数动物与植物。它们是人类的友朋、榜样和伙伴,其身上或隐或显的无尽元素足以启迪我们的心智,焕发我们的精神。所以,《诗经》中广泛使用的“兴”,严格讲并不是什么手法,而是一种生命间自然达成的关系,是彼此触摸,是手臂互搭。由此来看,在那种情境之中,歌者也不得不“兴”,他们一定要“兴”,而且能够“兴”。 就在这场弥漫无边的大“兴”之中,有了一曲曲不绝于耳的歌唱。这歌声唱给远方的彩云,在大地荡开,与盘旋的鸟儿同行,回应灿烂的星光。它们就像种子一样播撒在大地上,一旦吸饱了水分,享受了阳光,就会再次萌发。届时将有人来采集它们,那是一些长期离开土地的人。 这些采集者穿着体面的衣服,神色庄重,名字叫“采诗官”。他们要将这些与各种绿色一块儿拱出地表的歌的嫩芽,摘入行囊里,携回宫中。在那里,君王和贵族们将一一鉴别和享用,最终还要将这些源于心田的绿色诗苗移栽开来,记在竹简上,一束一束捆扎。这是一项既快乐又繁琐的工作。 金句 ?若要走进《诗经》这部原典,就要随着它的乐声,伴着铿锵有力的节奏,或者是温婉动人的咏唱,踏入堂奥,领略或深沉或辉煌之美,感受它不可思议的力量。 ?我们的道路大致是这样的:自觉不自觉地顺着古人提供的一条“经”线,步入一个广袤而活泼的万物生长的生命世界,这里面有不仅有丰富繁茂的“草木鸟兽虫鱼”,还有形形色色的人;既有饮食男女的欲望,又有庄重刻板、威仪逼人的贵族。所有这一切纵横交错,相映成趣,构成一个多声部的混唱、一个震耳欲聋的王国。这个王国,就是诗的国度,是生命的交响。一条文学大河的源头就在这个世界里,它由无数涓流汇聚,活泼而清纯,生动而含蓄,渐渐汹涌起来。这种巨大的张力恰恰就是一切文学经典必备的品质。 ? “诗三百”的总体风貌显现着开放和自由的品质,特别是《国风》,真正属于胆大无忌,率真随性。“风诗”的激情来自于荒野水泽,音域十分开阔宏亮;狂放与自由源于无拘无束的劳动和生活,弥漫着一种地气氤氲之美。 ? “兴”的艺术手法在《国风》的咏唱中运用得淋漓尽致,这时候它虽然脱离了表达和描述的主体,没有具体的故事承载,没有明朗清晰的思想诉求,却成为一场激越欢唱的入口,也是启动灵感的开关。“兴”之所致,畅言恣意,歌者仿佛顾左右而言他,实际上情感已抵达了欣悦或哀伤的顶点,或远或近的客观之物都参与了自己的咏唱,真正是身心动荡,无可遏止。 ?能够进入生命脉动、为艺术而感动和陶醉的人越来越少,表相化、皮毛化与言不及义的趋势,正愈演愈烈地持续下去,渐成痼疾。一个粗率浮浅的阅读者不可能进入文字的细部,更无法领略其间的精妙神采,既读不出语言的节奏和韵致,也不可能捕捉其细微的情态,读不出幽默、逸兴和忧怨等基本元素。所以这种丧失了起码文学阅读能力者,无论怎样咬嚼文字,得出的结论仍与审美无关。 ?就文学和天籁的关系而言,还很少有哪一部作品能够像《诗经》这样,得到生气灌注的呈现与表达,它是如此地饱满、如此地淋漓尽致。 ?这是一部植物志,是当时人对大自然的结识,是一部人和植物交流对唱的特殊标记。 ?当爱恋一个人时,就摘一个木瓜投向他,或采一枝美丽的花交给他。这种浪漫与率性已不属于今天的人,现代人自以为找到了更为隆重的表达方式,比如献上价值连城的厚礼,常见如豪车华屋之类。可这仍旧是人造之物,没有鲜活的生气,没有脉动、汁液和色泽,与大地上阳光下所茂长的植物以及植物的果实完全不同,没有芬芳和甘甜。 ?当年人与各种生长的植株是一种直接对视的关系,是相触相摩的关系,同顶一轮太阳,一片星空,一块儿接受来自宇宙的热能。他们在野地里遇到这一切的时候会直呼其名,会辨析和寻找、呼叫和转述,渐渐把它们介绍到更广大的世界里去。这是人对原野万物的一场命名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