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经 忠经(精)--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

孝经 忠经(精)--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
作者: 责编:舒琴//刘树林|校注:张景//张松辉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原售价: 24.00
折扣价: 16.40
折扣购买: 孝经 忠经(精)--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
ISBN: 9787101159639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开宗明义章第一 仲尼居①,曾子侍②。子曰③:“先王有至德要道 ④,以顺天下⑤,民用和睦⑥,上下无怨。汝知之乎? ”曾子避席曰⑦:“参不敏⑧,何足以知之⑨?”子曰 :“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⑩。复坐?,吾语 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 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 ,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大雅》云?: ‘无念尔祖??聿修厥德?。’” 【注释】 ①仲尼居:孔子在家闲坐。仲尼,即孔子。孔子名 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中 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创始人,被后世尊 为“至圣先师”。居,闲居。这里具体指闲坐。 ②曾子:即曾参,名参,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南 武城(今山东费县, 一说在今山东嘉祥)人。孔子弟 子,天性至孝,勤奋力学,每日三省其身,为孔子思想 的重要传承人之一,被后世尊为“宗圣”。侍:卑者、 幼者陪从尊者、长者叫“侍”。这里具体指陪坐在孔子 身边。关于曾参行孝的事迹,见“解读一”。 ③子:对男子或老师的尊称。这里具体指孔子。 ④先王:指从前的圣明君王,如尧、舜、禹、商汤 、周文王、周武王等。至德:至美的品德。要道:至关 重要的道理、原则。 ⑤以顺天下:用孝道使天下的人际关系和顺。以, 用。一说本句的意思是“用来顺应天下民心”;一说“ 顺”通“训”,“以顺天下”是“用以训导天下民众” 的意思。 ⑥民用和睦:民众因此能够和睦相处。用,因,因 此。 ⑦避席:离开坐席起立。这是表示恭敬的一种礼节 。古人席地而坐,表示向对方致敬时则离席而起身。 ⑧参不敏:我不聪敏。参,曾子自称。敏,聪敏, 聪明。 ⑨何足以:怎么能够。 ⑩教之所由生:一切美德教化产生的根源。古代有 五教之说,即教父以义,教母以慈,教兄以友,教弟以 恭,教子以孝。这里的“教” 泛指所有的美德教育。 孔子认为,所有的教化,都是从孝道那里衍生出来的。 换言之,孝道是一切美德教育的起点。 ?复坐:返回坐席。刚才孔子提问时,曾子离开坐 席站了起来以示尊敬,所以孔子让他返回坐席坐下。 ?身体发肤:身体,四肢,毛发,皮肤。身,指躯 干。体,指四肢。 ?不敢毁伤:不敢对它们有任何损毁伤害。《礼记 ·祭义》:“乐正子春下堂而伤其足,数月不出,犹有 忧色。门弟子曰:‘夫子之足瘳矣,数月不出,犹有忧 色,何也?’乐正子春曰:‘善如尔之问也 ! 善如尔 之问也 !吾闻诸曾子,曾子闻诸夫子,曰:‘天之所 生,地之所养,无人为大。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归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