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天下和(探求和发现现代公司治理的奥秘)(精)

公司治天下和(探求和发现现代公司治理的奥秘)(精)
作者: 陈彩虹
出版社: 中国发展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46.92
折扣购买: 公司治天下和(探求和发现现代公司治理的奥秘)(精)
ISBN: 9787517710240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1 公司治理的“第一定律” 题记:在现代公司里,董事长位置的全局性、最高性 和唯一性,决定了其他成员只可能处于局部的、下层的和 多元的位置;相应地,人人都具有董事长一样的大局观念 ,是不可能的。 现代公司的基本特征,是“金字塔”式的经营管理层 级和各层级平列多元的组织结构。不论是“层级制”(如 现代银行公司的总分支行制),还是“单元制”或“事业 部制”(如集团公司下的子公司制),上下层级的存在和 同一层级的多个组织存在,是天然性的。在这样层级框架 的最高处,就是董事长——以个体自然人形式存在的公司 唯一的第一号人物。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任何公司都有自己的发展战略。 这种战略通常以公司整体的效益最大化为目标,覆盖了从 顶层到基层的所有层级,跨越了各个单元全部的组织构造 。理论和经验都告诉我们,这种战略目标的完美实现有一 个潜在的要求,即公司的每一个成员都“应当有”大局观 ,无条件地按照战略部署去行动。否则,公司的整体效益 就会由于局部或个体员工的不同步,甚至钳制、抵触和冲 突,而无法达到最大化。然而,“应当有”和“实际有” 并不是一回事。在公司里,谁最“实际”地具有大局观? 当然是董事长。 当一家公司完成了“顶层设计”的战略,却由于内部 层级和平行组织的相互掣肘无法完整推进时,几乎人人都 会喊要有大局观念。但是,鉴于现代公司结构的特点,只 有董事长才客观自然地具有这种大局意识。其他人,哪怕 是处于最高决策层的成员,因其有分管的条线、部门或区 域,通常情况下,只有当大局与所在位置的“小局”高度 重合时,他们的大局观才能够相对完整和清晰。实际上, 他们这时的大局观,已经有了更多“小局”的含义,完全 不同于来自董事长那种纯粹的整体大局观念。如此天然的 状况,构造了公司治理的第一定律:在现代公司里,董事 长位置的全局性、最高性和唯一性,决定了其他成员只可 能处于局部的、下层的和多元的位置;相应地,人人都具 有董事长一样“实际有”的大局观念,是不可能的。换句 话说,董事长和其他成员不同位置的客观差异性,决定了 他们不同的“大局”和“小局”理念的自然性和绝对性。 我们将这一定律称为“人人都是董事长不可能定律”。由 于它涉及的是公司战略的最高级事项,定位其为“第一定 律”是合理的。 在现代公司治理中,大局和小局的观念问题,一直受 到理论界和实践者的高度重视。现实情况是,解决小局位 置上的“大局观”问题,治理者通常诉诸一般性的公司文 化要求,即通过大肆张扬和渲染某种“企业精神”,潜移 默化地培植每个员工的大局意识;或是应时地、部分地调 节大局和小局的关系,直接运用一些激励工具、考核指标 等,保证小局的努力与大局荣辱相关,促使员工“自动地 ”增强些许大局观念。应当说,这些应对之策,是有意义 ,也是有相当效果的。 我们知道,一种优秀公司文化的培植,是需要较长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