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明三川

月明三川
作者: 逯玉克|责编:杨春光|总主编:凌翔
出版社: 北京燕山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39.44
折扣购买: 月明三川
ISBN: 9787540263812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偃师风物 “三面墙,一面空,里边 坐个女学童,有心进去说说 话,墙外一人在偷听。”这 是个字谜,谜底嘛,是“ 偃师”的“偃”。 偃师? 河南西部,洛水之阳, 邙山之南,古邑存焉。县古 槐根出,夏都之,商都之, 周亦都之。商都曰西亳,因 以名焉。后武王伐纣,于此 筑城,息偃戎师,故名偃师 。 以中华疆域之广袤,山 川气候之迥异,各地风物亦 千差万别。偃师有几种特产 :树上结的,曰含消梨;土 里长的,曰银条;地下藏的 ,曰牡丹石。此三者,自然 天成,亦有人文创造,诸如 :西亳三碑,河洛大鼓。 含消梨 含消梨,是一棵树,或 者一种树,梨树。 洛阳的梨树栽培,从西 周就开始了。 《史记·燕召公世家》记 载了一个故事:“召公巡行 乡邑,有棠树,决狱政事其 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 ,无失职者。召公卒,而民 人思召公之政,怀棠树不敢 伐,歌咏之,作《甘棠》之 诗。” 这个故事,被后世称作“ 甘棠遗爱”,那首《甘棠》 之诗,被选进第了《诗经》 。 甘棠是什么?朱熹《诗 集传》注:甘棠,杜梨也。 白者为棠,赤者为杜。 棠梨甜,杜梨涩。 题目中的这棵含消梨, 肯定属于棠棣,因为它太甜 了。 而且,不只是甜。 偃师南部有山,乃伏牛 之余脉,曰万安山。万安山 有一关隘,因其形名大谷关 ,关内有村曰水泉村,水泉 有祠曰濯龙祠、有潭曰濯龙 潭,祠旁潭畔有树曰大谷梨 。 其树也,高大笔直,冠 盖如伞;其果也,脆嫩甜美 ,可含而化之,故名含消梨 ,冠于京师。《洛阳伽蓝记 》载:“报德寺有含消梨, 个重六斤,从树投地,尽化 为水。” 海内仅此一树,时人珍 之。 这么珍奇的尤物,谁才 能有幸品尝呢? “含消梨子青华枣,定向 秋前供御筵。”呵呵,不用 想你也能猜到。 是时,东吴斩首关羽, 将其首级送至魏国。曹操识 其用心,遂配以楠木葬于城 南(一说在今洛阳城南之关 林镇,一说在汉魏故城南今 洛阳伊滨区之关庄村)。然 夜静更深,曹必梦云长,乃 命大将苏越造建始殿以祭之 。 苏越伐濯龙祠畔含消梨 树,斧入血出,斧出则愈合 ,掘其根亦然,甚为惊异。 曹操闻报,亲执剑而刺,血 溅曹身。曹恶之,归来病卧 ,是月崩。 《三国志·魏武本纪》注 引《世语》曰:“太祖自汉 中至洛阳,起建始殿,伐濯 龙祠而树血出。” 《曹瞒传》曰:“王使工 苏越徙美梨,掘之,根伤尽 出血。越白状,王躬自视而 恶之,以为不祥,还遂寝疾 。” 真有这么一棵神奇的梨 树?真有果重六斤的梨子? (有人考证,《三国演义》 中关云长72斤的青龙偃月刀 ,折合到现在,只有36斤。 那么,个重3斤就不算离奇 了)真有这么一棵堪做大梁 的树身?真的会有斧入血出 的诡异?或 许有吧。只是,一个物 种,又怎么珍稀到天下仅此 一棵?莫非这只是一个传说 ? 但上文引用的历史典籍 和相关故事,即使除去演绎 、夸张的成分,庶几亦可证 实它的真实存在。 一棵树萦绕着历史风云 ,一棵树承载着世事沧桑。 志在天下,连孔融、祢 衡、杨修盖世才学都不顾惜 的曹操,更不会怜惜一棵树 ,覆巢之下岂有完卵?可怜 含消梨于岁月深处尽散为水 ,只留下梨树沟、含消梨这 些凝结着一段故事的名字, 子规啼血般默默见证、怅然 纪念着那段苦涩的历史。 水泉村所在的大谷关, 乃汉魏故城正南一道天然屏 障,是洛阳通往南阳、汝州 、许昌等地的重要关口,谷 纵深15公里,沟壑纵横,伏 兵扼守,可断绝南北,为汉 八关之一。孙坚讨伐董卓, 就曾兵出大谷。 大谷,又叫通谷。222年 ,曹植从汉魏故都到山东鄄 城的封地,没有顺河而东, 却偏偏绕道西南,沿万安山 一路向东,“背伊阙,越轘 辕,经通谷,陵景山(《洛 神赋》)”,领略洛阳关山 的险峻与壮美(然后才有了 夕阳西下之时洛河之畔惊艳 千年的人神之恋)。 大谷关南,万安山的一 处山阿,是曹操之孙魏明帝 曹叡的陵寝。《水经注》曰 :“山在洛阳南,山阿有魏 明帝高平陵。”那年正月, 曹爽兄弟随曹芳去高平陵祭 扫,出得大谷关,却再也没 能重回京城,因为,诈病在 京的司马懿已然狂澜骤起, 鹰顾狼视中江山易姓。 那一刻,煌煌曹魏,曹 氏三祖苦心经营的一代王朝 ,含消梨树般轰然倒下。 “斧入血出,斧出则愈合 ”,那是树的血?树的泪? 树的坚韧不屈?含消梨的绝 世美味惜乎再也无缘得尝, 曹操砍向含消梨树的利剑让 我们震颤千年!他缔造了一 个短命王朝,却断绝了一道 稀世美味。 爽滑甜脆的含消梨,依 然让我们咀嚼出历史沧桑苦 涩的滋味…… P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