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经济课

北大经济课
作者: 赵铮
出版社: 中国法制
原售价: 32.80
折扣价: 23.62
折扣购买: 北大经济课
ISBN: 9787509363577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什么是经济学——经济学入门 简单来讲,我认为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理性行为的 一种科学。每个人每天都有很多事,要做出很多决定 ,比如今天一大早要起来开会,来听这个讲座。为什 么要听呢?你一定是有你的目的。我们称什么叫理性 行为呢?我们做每一件事的时候都有一定的目的,不 管你想过还是没想过,或者是本能的,你会觉得这个 事情对自己是好的。所以这不仅仅是一个资源问题, 还包括你的行动,包括你的选择。 ——海闻(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 学汇丰商学院院长) 北京大学的前身是京师大学堂,成立于1898年, 是当时改革的一个产物。而北大的经济学可谓是随着 我国这一最高学府一起经历了历史的洗礼。当年京师 大学堂开设的六个学科里就包括商科,这是经济学最 开始的一个分支。后来到了1912年,北京大学成立了 经济系,1985年经济系又在原有基础上升级为经济学 院,并且把管理学分了出去,成立了著名的光华管理 学院。 相信很多人都觉得经济学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 对其向往又畏惧。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有一门课程 叫作经济学原理,每一位刚刚入学的新生都需要从这 一门课开始,步入经济学的殿堂。北大很多著名的教 授都为本科生上过这门课,他们始终认为凡事开始的 第一步最重要,经济学的启蒙教育更是如此。北京大 学原副校长海闻便是这些教授中的一员。 海闻教授的经济学原理课常常从经济学的发展变 化开始,虽然他常说“首先介绍什么是经济学,先接 受一些定义,这是比较枯燥的”,但是这样乏味的学 习却是十分必要的。 最早的一本经济学教科书是马歇尔在一百多年前 写的,他把经济学定义成什么呢?他用了很通俗的一 段话:这是一门研究人类一般生活事务的学问,我们 每天的工作、学习都有其内在规律,而这些值得研究 的东西就是经济学。这是一个比较广泛的定义。 后来,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萨缪尔森写了一本经 济学的教科书,非常有名,现在已经出到了第十九版 ,可见其受欢迎程度。那么,萨缪尔森是如何看经济 学的呢?他认为这是一门研究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 源来生产有价值的商品,并把它分配给个人的学问。 这里需要注意两个关键词,稀缺和分配。我们常说人 的欲望是一个无底洞,永远没有办法满足,所以,资 源是稀缺的,我们无法根据量的大小来评价资源的多 少,而是要结合人的需求和欲望来看。另外,就是把 生产出来的商品分配出去的问题。我们总说房价高, 那么房价为什么高?其实这就涉及分配问题,即如何 把建造出来的房屋以合理的价格分给每一个人(或者 说大多数人)。这些就是萨缪尔森对经济学的理解。 到了20世纪90年代,另外一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 得者——斯蒂格利茨出版了一本教材。他对经济学的 定义是:经济学是研究社会当中的个人、厂商、政府 以及其他组织如何选择和这些选择如何主导社会资源 的利用的学问。其实经济学定义的本质没有变化,斯 蒂格利茨依然是在讨论资源的利用,但是不同的是他 更多的是在讲个人怎么选择,厂商怎么选择,政府和 其他组织又如何选择。 所以,不难看出,经济学的本质就是讨论在资源 有限的前提下,我们怎么用它,这个决定谁来做。不 同的角色有不同的权利,也有着自己的利益需求。个 人决定怎么用自己的钱;厂商决定怎么用自己的资本 ,或者如何让自己的劳动力发挥出最大的价值;而政 府则考虑统筹规划的问题。海闻教授对经济学的理解 是:这是一门研究人类理性行为的科学。什么是理性 行为?就是说我们做任何一件事都是有目的的,不管 是深思熟虑还是出于本能,我们都会选择对自己有好 处的事,即趋利避害。所以一个有经济头脑的人,在 做选择时首先考虑的就是投入产出比的问题,自己的 付出能否得到应有的回报。海闻教授认为不能将经济 学简单地局限在资源的问题上,其中还应包括一个人 的行动和选择,厂商的行为以及政府的决策。 P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