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镜报道(第3版新编21世纪新闻传播学系列教材)/广播电视系列

出镜报道(第3版新编21世纪新闻传播学系列教材)/广播电视系列
作者: 张超|责编:焦娇//胡颖|总主编:方汉奇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
原售价: 59.80
折扣价: 46.20
折扣购买: 出镜报道(第3版新编21世纪新闻传播学系列教材)/广播电视系列
ISBN: 9787300319735

作者简介

张超,山东大学文化传播学院新闻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广播电视学博士。有广播和电视双重从业经历。研究方向为数据新闻、算法风险、视听传播和国际传播。主要讲授“电视新闻学”“出镜报道”“数据新闻实务”等课程。获山东大学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一等奖山东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三等奖、山东大学第十届青年教学能手称号。主讲的“数据新闻实务”课程被列为“山东省 2019 年成人高等教育(继续教育)数字化课程”精品课程。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项。入选“山东大学青年学者未来计划”。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两度入选“中国人民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资助计划”。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CSSCI论文32篇,CSSCI扩展版/集刊论文11篇。1篇论文被《新华文摘》转载,1篇被《新华文摘》和《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做论点摘编,1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新闻与传播》全文转载,1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做论点摘编。著有《国际广播通论》(合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9)和The Power of Data:Data Journalism Production and Ethics Studies(独著,Routledge,2023)。以第一作者身份获山东省第三十一届、第三十二届、第三十四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17年山东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威海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

内容简介

很高兴《出镜报道》(第3版)和各位见面了,本书出版之际恰逢笔者从业界调入学界十年。弹指一挥间,媒体转型、融合成为这十年的关键词,实践的创新必然带来教学的改进。身居教学一线,我深知业务课的教学要跟进业界前沿,否则业务课极有可能变成“历史课”——讲授“久远”的业务知识。每次开业务课时,我都会更新一部分课程内容,日常也与业界的人士交流、学习,互通有无。如此,不仅课程内容新,上课也更有底气。
延续本书一贯的风格,本版修订的核心目标便是“新”。
新内容。“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是近年来学界和业界探讨的热门话题。对记者来说,“讲好中国故事”需要转变业务思维;对教学来说,如何“教”讲故事需要钻研。知名媒体人白岩松曾说:“今天,我们才意识到要让传媒人学会讲故事,有点儿晚了;但如果到今天还不好好学会讲故事,传媒就死了!”①在信息爆炸、内容生产主体多元的新媒体时代,新闻消费中传者和受众的关系已经发生了“倒置”,由“你播我看”变为“我点你播”,如何提升报道的吸引力,如何在激烈的内容市场竞争中提升主流媒体影响力,“讲好中国故事”是题中之义。在教学中,笔者也尝试在“出镜报道”课中加强讲故事的训练,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相关的内容会在本书中与大家分享。当然,案例更新也是修订的重要任务,一些有趣、新鲜的案例等待读者去发现。
新手段。出镜报道的媒介文本形态已由传统的视听作品拓展到360度全景视频。这一拓展不仅关乎用户的终端,更从采、编的前端改变着视听节目的制作理念。如果说传统的二维画面可以依靠镜头的框架限定观众看什么,记者拥有更大的“后台”空间的话,那么360度全景画面不仅赋予观众更大的观影自由,而且只要摄像机打开,记者的“后台”将直接变成“前台”。这对出镜记者的团队协作和业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本版教材中,笔者增加了360度全景视频出镜报道的相关内容,让我们一同探索这一新的出镜实践。在创新教学手段方面,笔者策划设计了出镜报道综合训练虚拟仿真系统,该系统将免费提供给本教材的任课老师和学习者,链接为http://alice.college.vrmajor.com/p/185.html。由于系统还在不断完善,有关最新情况和资源获取,请关注“出镜记者与出镜报道”公众号,也可以回复“虚拟仿真”口令(不带引号)获取,读者使用该系统时遇到任何问题可以联系客服:891848022@qq.com或15106916345(手机号/微信号)。
新结构。本版教材章节的变动较大,由第1版和第2版的十章拓展到十三章。一些是原有章节的拆分,一些是新内容独立成章。变成“章”意味着强调、凸显这部分授课内容的重要性。例如,出镜语创作就因为其重要性而扩展为两章,这部分在第2版中的篇幅约占五分之一,只安排了一章的体量,本次修订对其做了拆分,补充了“讲故事”的环节。
本次修订要感谢很多人的支持与帮助。感谢山东大学文化传播学院叶梓铭、陈佳林、宋雪辰、王勇华、郭竞择在资料整理上提供的帮助;感谢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大众网贺辉、陕西广播电视台殷旭、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刘骁骞提供的宝贵业界经验;感谢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乌尔都语部王茜婷提供的乌尔都语案例翻译帮助;感谢我的学生,书中有他们的习作,课堂也因他们而精彩。
实践在创新,研究要继续,本版教材的出版也意味着第4版修订周期的开启,期待与新朋老友的下一次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