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大家的中国哲学简史

写给大家的中国哲学简史
作者: 胡适
出版社: 陕西师大
原售价: 69.00
折扣价: 39.40
折扣购买: 写给大家的中国哲学简史
ISBN: 9787569537055

作者简介

胡适,安徽绩溪人,字适之。学者、诗人、历史家、文学家、哲学家。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他兴趣广泛,著述丰富,在文学、哲学、伦理学、红学等诸多领域都有深入研究,主张“大胆假设,细心实证”。著有《白话文学史》《尝试集》《胡适文存》等。

内容简介

 孔丘,字仲尼,鲁国人。生于周灵王二十一年(西历纪元前五五一),死于周敬王四十一年(西历纪元前四七九)。他一生的行事,大概中国人也都知道,不消一一地叙述了。他曾见过老子。大概此事在孔子三十四岁之后(说详上章)。   孔子本是一个实行的政治家。他曾做过鲁国的司空,又做过司寇。鲁定公十年,孔子以司寇的资格,做定公的傧相,和齐侯会于夹谷,很替鲁国争得些面子。后来因为他的政策不行,所以把官丢了,去周游列国。他在国外游了十三年,也不曾遇有行道的机会。到了六十八岁回到鲁国,专做著述的事业。把古代的官书,删成《尚书》;把古今的诗歌,删存三百多篇;还订定了礼书、乐书。孔子晚年最喜《周易》。那时的《周易》不过是六十四条卦辞和三百八十四条爻辞。孔子把他的心得,做成了六十四条卦象传、三百八十四条爻象传、六十四条彖辞。后人又把他的杂说纂辑成书,便是《系辞传》《文言》。这两种之中,已有许多话是后人胡乱加入的,如《文言》中论四德的一段。此外还有《杂卦》《序卦》《说卦》,更靠不住了。除了删诗书定礼乐之外,孔子还作了一部《春秋》。孔子自己说他是“述而不作”的。所以诗、书、礼、乐,都是他删定的,不是自己著作的。就是《易经》的诸传,也是根据原有的《周易》作的,就是《春秋》也是根据鲁国的史记作的。   此外还有许多书,名为是孔子作的,其实都是后人依托的,例如一部《孝经》,称孔子为“仲尼”,称曾参为“曾子”,又夹许多“诗云”“子曰”,可见绝不是孔子作的。《孝经?钩命诀》说的“吾志在《春秋》,行在《孝经》”的话,也是汉人假造的诳语,绝不可信。   一部《论语》虽不是孔子作的,却极可靠、极有用。这书大概是孔门弟子的弟子们所记孔子及孔门诸子的谈话议论。研究孔子学说的人,须用这书和《易传》《春秋》两书参考互证,此外便不可全信了。   孔子本有志于政治改良,所以他说:   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   又说:   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   后来他见时势不合,没有政治改良的机会。所以专心教育,要想从教育上收效。他深信教育功效最大,所以说“有教无类”,又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史记》说他的弟子有三千之多。这话虽不知真假,但是他教学几十年,周游几十国,他的弟子定必不少。   孔子的性情德行,是不用细述的了。我且引他自己说自己的话: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这话虽不大像“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的人的口气,却很可想见孔子的为人。他又说他自己道:   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这是何等精神!《论语》说:   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欤?”   “知其不可而为之”七个字写出一个孜孜恳恳、终身不倦的志士。 1.中国哲学史奠基之作。 《写给大家的中国哲学简史》是胡适的成名作,也是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开山之作。它一出版就引起极大的轰动,并且历久不衰。又被称为“中国文化史上划时代巨著”,不仅广泛影响了研究者、思想者,也在很多方面给大众的现实人生带来启迪。 2.一部适合普通人读的中国哲学史入门书。 《写给大家的中国哲学简史》以老子、孔子、孟子、庄子、墨子等圣哲为主线,立足于各哲学家经典著作,总结概括了其哲学思想的精髓。其行文风格平实,考据严谨,观点鞭辟入里,且全文使用人们所能理解的语言来讲解古代学问,而较少生硬地套用西方哲学理论来解释中国的哲学思想。 3.随书附赠胡适金言集——《人生有何意义》。 《写给大家的中国哲学简史》装帧精美,双封精装,可读宜藏。另外编者精心挑选数十条胡适先生有关人生的智慧名言编辑成册,并标明出处,每一句皆发人深省,富有哲理,从中可以感受其为人、处世、治学的大家风范。同时,集子还收录了胡适先生的部分书法作品,不仅是他自己的励志铭,也能对我们的立身处世有所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