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集/中华经典好诗词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书江西造口壁①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②。西北望长安, 可怜无数山③。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 山深闻鹧鸪④。 [注释] ①作于淳熙二、三年(1175—1176)间,时稼轩在江西 任上。造口:即皂口,在江西万安县南。据《鹤林玉露》 载,建炎三年(1129),金兵追隆祐太后至造口,不及而返 ,稼轩由此起兴。此说与史书载隆祐逃亡路线不符,而金 兵在追击过程中,确曾大肆骚扰江西一带。 ②郁孤台:在赣州西北。《赣州府志》载唐代李勉为 赣州刺史时,曾登此台望长安。清江:此指赣江。赣江经 郁孤台下至造口,最后入鄱阳湖。 ③长安:此指宋故都汴京。可怜:可惜。 ④愁余:使我发愁。闻鹧鸪:鹧鸪鸣声若“行不得也 ——哥哥”。 [点评] 《菩萨蛮》这一词调,通常被用来描写儿女之情。比 如“花间鼻祖”温庭筠,其十八首《菩萨蛮》,就都是描 写闺中和宫中女子的相思情。但是,辛弃疾的这首《菩萨 蛮》,却翻新出奇,成了大声镗鞳的爱国抒愤之作,极具 个性。 词起两句,由眼前所见的赣江水,感怀四十余年前金 兵南侵、生民流离的深沉苦难,觉得这滔滔不绝的流水中 ,仍旧流淌着当年的流离失所者伤心的眼泪。接下来的“ 无数山”,作者暗用了唐代李勉在此遥望京城长安的典故 ,山就具有了象征阻挠他恢复故土之志的主和派力量的象 征意义。这两句合起来,含蓄地表明了作者对中原未复、 祖国南北分裂局面的忧心如焚。 下片起句则豁然振起,就像上文的青山有一定的象征 意义一样,象征坚持抗金复土者不屈的斗志和胜利的愿望 。正在为日暮天晚而发愁的他,听到了从深山中传来的鹧 鸪鸟鸣声。那“行不得也——哥哥”的叫声,仿佛是一种 激人肝肺的抒愤和劝告,作者借它抒发出了抗金恢复之事 因受阻挠而“行不得”的深深悲凉。这样,全词情思由悲 痛转激昂,又由激昂转为悲凉。 在抒情风格上,这首词则具有沉郁顿挫之妙,将爱国 的热心和忧时的愁情交错互织,具有深沉勃郁的感人力量 。 满江红 汉水东流,都洗尽、髭胡膏血①。人尽说、君家飞将 ,旧时英烈。破敌金城雷过耳,谈兵玉帐冰生颊②。想王 郎、结发赋从戎,传遗业③!腰间剑,聊弹铗;樽中酒, 堪为别④。况故人新拥,汉坛旌节⑤。马革裹尸当自誓, 蛾眉伐性休重说⑥。但从今、记取楚台风,庾楼月⑦。 [注释] ①髭:唇上的胡子。膏血:尸污血腥。 ②飞将:本指西汉名将李广,此指一位王将军。金城 :一说指敌城坚如金属造成,一说指古代北方地名。雷过 耳:如雷贯耳,极言名声之大。玉帐:对主帅帐幕的美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