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四十年(第2部)

风雨四十年(第2部)
作者: 童小鹏
出版社: 中央文献
原售价: 26.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风雨四十年(第2部)
ISBN: 7507303020

作者简介

童小鹏,福建长汀人,1914年生,1930年参加革命,在红一方面军做政治工作。长征到达陕北后,曾任毛泽东秘书。西安事变时和周恩来到西安,此后长期随周恩来在国统区工作,曾任长江局秘书兼机要科长,南方局秘书长等职。建国后任中央统战部秘书长,后来调任国务院副秘书长兼总理办公室主任,在周恩来直接领导下工作了近四十年。任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和中央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副主任期间,曾主持编纂《南方局党史资料》、《中共中央南京局》以及长江局党史资料等书。近年,他又以跟随周恩来40年间的亲见、亲历、亲闻,写成《风雨四十年》。

内容简介

早在8月2日,周恩来致电在大连工作的钱之光, 要他以解放区救济总署特派员名义尽快去香港,配合 香港分局负责接送在港的民主人士。钱之光到港后, 住在铜锣湾希云街27号,就和香港分局方方、潘汉年 、章汉夫、连贯、夏衍等共同把民主人士北上的接送 任务紧张又审慎地开展起来。 9月20日,周恩来拟定了邀请从港、沪和长江以 南各地前来解放区商讨召开新政协的各民主党派、无 党派人士77人的名单,其中有李济深、蔡廷锴、张澜 、沈钧儒、谭平山、章伯钧、郭沫若、黄炎培、马叙 伦、何香凝、史良等著名人士。同时,他又起草发出 中央致香港分局并钱之光和上海局刘晓、刘长胜的电 报,征询对名单的意见,还指出,各方人士于今冬明 春全部进入解放区方为适宜。“北来人士,拟先集中 哈尔滨招待商谈;华北民主人士如直接进入解放区, 则集中华北。视战事发展,明春或来华北或即在哈市 召开新政协。” 根据周恩来的指示,对民主人士的接送要绝对保 密,保证安全,做到万无一失。钱之光和方方、潘汉 年等作了仔细周密研究,为了不引人注目,决定分批 秘密接送,由同民主人士保持联系的香港分局、香港 工委以及其他党内同志分别联络。为了保证旅途安全 ,商定每次都由负责同志陪同下船,并派出熟悉旅途 情况的同志随船护送。在联和公司工作的杨琳、袁超 俊、刘恕,在中华贸易公司工作的祝华、王华生、徐 德明,都参加了护送工作。 从1948年9月到1949年3月,先后接送了4批在港 的民主人士安全抵达解放区。第一批北上的民主人士 沈钧儒、谭平山、蔡廷锴、章伯钧等,由祝华、徐德 明随船护送,于9月29日安抵哈尔滨,中央派李富春 专程迎接。因为这一批都是知名度很高的重要人物, 钱之光在接送工作准备完成后,立即向中央作了报告 。周恩来复电同意了行动计划,并指示“这是第一批 ,出发后有什么情况要随时报告”。10月3日,沈钧 儒等到达哈尔滨的第四天,毛泽东、朱德、周恩来致 电欢迎他们安抵东北解放区,并告知准备于1949年适 当时机举行新政协会议。 第二批北上民主人士搭乘的是一艘挂挪威旗的轮 船,10月底才送走。他们中有郭沫若、马叙伦、许广 平母子、陈其尤、沙千里、翦伯赞、宦乡、曹孟君、 韩练成、冯裕芳(冯12月27日在沈阳病逝)等人,由 连贯陪同,王华生随船护送。这艘船在航行途中,许 广平的儿子周海婴用自己装的收音机收到新华社播发 的沈阳解放消息,大家听了都很高兴,在船上开了一 个热烈的庆祝会,郭沫若、曹孟君表演了节目,有的 唱歌跳舞,有的朗诵诗作,充满胜利的欢乐。他们的 船驶至大连、安东(今丹东)间的大东沟海面抛锚停 航,改乘小船上岸,东北局负责同志去安东迎接,他 们经安东转赴哈尔滨。 第三批北上的民主人士有李济深、朱蕴山、茅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