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醒父母:教育子女的8大智慧
作者简介
\\\\\\\"戴 东 亲子教育专家,艺博教育创始人,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理事,中国教育发展联盟副主席,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圆计划公益项目发起人,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圆计划—父母学院”秘书长,圆网慈善基金会理事会理事/教育基金委员会主席,全国300多所中小学校名誉校长,2020年中国公益慈善十大影响力人物,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智库专家、家庭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家庭教育行业发展研究所副所长,甘肃传爱慈善基金会名誉理事长。 举办家庭教育讲座5000多场,1000多所中小争相实践,数百万名学生受益终身,先后被中央电视台、中央网络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新华网、搜狐、人民网、人民论坛《两会国是厅》、《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现代教育报》、《读者》、《语言文字报》、《人民政协报》、《中国改革报》、“学习强国”App等数百家媒体争相报道和宣传。曾被评为“科学发展十年辉煌·中国素质教育十大杰出贡献人物”“十年印象·中国教育事业十大公益人物”“中国民办教育管理创新先进个人”“十二五中国家庭教育领军人物”等,荣登《中华儿女》杂志70年70人国庆特刊。\\\\\\\"
内容简介
\\\\\\\"第一大智慧:正确爱孩子 孩子成绩好,你要爱他;孩子成绩不好, 你更要爱他,因为他是你的孩子。有风有雨的时候,你得给他遮着。 爱是教育子女的基石 要建成万丈高楼,必须有一个坚实的基础。家长想要教育好孩子, 也是建立在爱的基础上的。“爱”字怎么写? 一撇三点,一个秃宝盖,下边一个友谊的“友”。繁体字的“爱” 在友谊的“友”里面加一个“心”字。一撇象征着风,三点象征着雨, 秃宝盖象征着家。无论风也好,雨也好,在家里面都要用心、友爱、尊重。 其实不只人类有爱,动物界也有,只不过动物界的爱跟人类的爱的维度不一样。动物爸爸妈妈,也给孩子喂吃的。但是动物生活的环境要比人类生活的环境残酷,动物们完全是适者生存,优胜劣汰。小鸟长大了,不会飞怎么办?爸爸妈妈会把它从山崖上推下去,如果它能够飞起来,就能活下来;如果它还是飞不起来,就会被淘汰。 和动物相比,人类有更高的维度,人类不仅懂得爱,还会把爱不断延伸放大。 在大灾难面前,一些伟大的父亲、母亲为了自己的孩子甚至愿意牺牲生命。 人类除了爱孩子,还懂得互相给予爱。人类懂得世界是“依他” 而存在的。无论自己多有本事,一个人都是很难在社会上生存下去的。我把力量给予你,你把力量给予我,我们两个人的力量又给了另外两个人,这两个人的力量又传递给那两个人,这样慢慢形成了社会。社会是一个爱的团体,在这个团体里需要互相爱对方,我们身上的衣服没有一寸布是自己织的;我们吃的饭菜,没有一粒米、一棵菜是自己种的;我们住的房子也是别人盖好的。明白了人人是为我的,我是为人人的,也就懂得了什么是人类社会意义上的爱。 有家长说:“我很爱我的孩子,也表扬他,鼓励他,但是他并不听我的话,也不认同我。我为他付出,他总是觉得理所应当。这是为什么?”这是孩子跟家长的亲子关系出了问题。 这里说的关系不是法律意义上的,而是心与心之间的关系。 有些家长对孩子说:“我是爸爸 / 妈妈,你就应该听我的。”如果孩子在心里认同家长,家长说什么他都会听。如果孩子心里不认同家长,那家长亲他,对他来说可能都是一种冒犯,一种伤害。 有的家长说孩子完全不听家长的话,甚至家长让他往东,他非要往西走。有些有这种表现的孩子到了我的课堂上学了几天之后,情况明显好转,这让家长感到纳闷:“我给他吃,给他穿,养他这么大,我说什么他都不听,怎么到你那里学了几天时间,他什么都听了。你有什么魔法吗?”我说:“我没有魔法。我只不过明白人与人之间除了爱,还需要尊重。我知道他也是渴望爱的孩子,于是变换了一种爱的方式。我知道你们之间的关系出了问题,而爱能修补一切关系。” 孩子和家长之间之所以出问题,主要原因是原本合理的关系现在变得不合理了,爱出了问题。家长们要明白,爱是教育孩子的基础, 没有这个基础,所有方法都会成为家长打着爱的名义来达到自己目的的手段。 爱是需要学习的 你真的会爱你的孩子吗 各位家长,你爱你的孩子吗?你会爱你的孩子吗?你爱孩子的方式对吗?有的家长说:“爱还需要学习吗?”其实爱是需要学习的。家长原本对孩子的爱的方式都是对的,但是随着孩子的不断成长,逐渐对爱产生了很多误解。 有的家长说:“我的父母就是这么教育我的,为什么我用父母教育我的方式教育孩子就不行了,现在的孩子到底怎么了?”这又回到了我在序篇提到的问题,时代已经不一样了,家长的境界也要有相应的变化。 过去,生活不富裕的时候,老王家的孩子裤子打补丁,老李家的孩子衣服也打补丁;老张家吃不饱,老赵家也吃不饱。物质不那么丰富,孩子又多,没办法对每个孩子都认真教育,家长甚至有时会动手打孩子,在爱的背后也给孩子造成了很多伤害。现在国民整体素质提升,家长都认识到了打孩子不对,现在如果再照搬几十年前的教育方式,那就是大大的不妥了。 我建议家长们自己反思一下,有没有经常当着孩子的面吵架?有没有在孩子已经感到非常惊恐的情况下,还继续“战斗”?有没有在孩子害怕到极致的时候,依然吵得忘乎所以?你们的不停争斗,无形中给孩子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这种情况下,你们再说自己很爱孩子, 孩子其实已经感受不到了。 有的家长看到这里,会担心说:“这种事我干过,怎么办?”知道总比不知道强,亡羊补牢犹未晚矣!所以也不用太担心,你现在明白了也不晚。家长给孩子留下的每一颗种子都会影响他的未来,所以教育孩子千万要注意方式、方法。 爱是精神而非物质 一个男孩向一个女孩求婚。他问女孩:“你可以嫁给我吗?我们家有两台拖拉机、三头老母牛、一个大院子。如果你嫁给我,这些东西都给你。可以吗?” 女孩说:“不可以,因为我不了解你。” 男孩接着说:“我不是告诉你了吗?我们家有两台拖拉机、三头老母牛、一个大院子。如果你能嫁给我,这些都给你。” “我没跟你相处过,不知道我们合不合适。” “我再跟你说一遍,我们家有两台拖拉机、三头老母牛、一个大院子。如果你能嫁给我,这些都给你。” “我不知道你爱不爱我。” “我不爱你,能把我们家的两台拖拉机、三头老母牛、一个大院子都给你吗?我当然爱你!” “可这是物质,不是爱。我需要的是爱。” 看完这个故事,家长也需要反思一下,是不是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也存在这种情况。我经常听到家长说:“我爱孩子,我给他吃,给他穿,给他找最好的学校。”但家长给孩子的是物质,还是精神?只给物质,这是不是爱?故事中女孩不嫁给男孩的原因就是男孩给的都是物质。那她如果嫁给那个男孩,是嫁给了人,还是嫁给了拖拉机?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会把辛苦的付出、花了的钱错误地归纳成爱。很多夫妻之间发生矛盾,也是天天在争论“我干得多了,你干得少了; 我挣得多了,你挣得少了”,基于此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这都是只看到了物质,忽略了爱的表现。 由于不正确的教育方式及其他因素影响,现在有一些孩子过于追捧物质,而忽略了精神,价值观也产生了一些问题。甚至有人的婚姻观是“宁可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意在自行车上笑”,这种婚姻观就建立在物质基础上,而忽略了精神,忽略了爱,或者说是把物质误以为是爱了。 时代变化,全新的观念也在不停地影响着我们。随着物质的丰富、生活条件的改善,开始有人把物质财富当成衡量成功的唯一标准。每到各种节日,就见到很多人晒礼物,甚至有人刻意炫富,精神层面的东西反倒越来越淡化,以至于孩子从小生活在被物质包围的环境中。 我要告诉大家:不要给孩子带来这种过于重视物质的影响,爱是精神的,不是物质的。不要把给予孩子更多东西当成爱,这是你在跟孩子做交易,并不是真正的给予。\\\\\\\" \\\\\\\"家长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问题,诸如:为什么孩子不能与你正常交流?为什么孩子总是自卑、胆怯?为什么孩子不能快乐主动学习?为什么孩子养成了各种不良习惯?为什么孩子不懂得为自己的言行负责?为什么你对孩子的付出总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你想知道的答案,这本书里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