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海峡文艺
原售价: 48.00
折扣价: 30.80
折扣购买: 馅饼盒子
ISBN: 9787555023081
米哈,本名何建宗,香港浸会大学人文及创作系哲学博士,现为该系高级讲师,以及香港电台电视节目《五夜讲场:文学放得开》常设主持,曾任岭南大学社区学院艺术及文化研究课程主任。米哈积极参与跨界文化艺术活动,现为香港文学馆理事、香港艺术发展局(文学界别)审批员,以及香港青年文学奖评审。近年著作,包括散文集《让希望催促自己赶路》、访谈集《文艺劳动:香港创作人的工作与日常》等等,文章散见于香港等各大媒体。
渠王 O过着规律的生活。 当O的妻子在那次不幸事件逝世后,这名不过四十岁的中年男子就开始过着如此规律的生活:早上五时半起床,到楼下的面包店买三个大麦包作为一日三餐,然后便带着一背包的街招,在附近旧区一带,四处贴上“渠王96××××”;O一边贴,一边等电话,收到电召就上门开工,没有电话来,他就在街上溜达,直至下午六时整回家,然后又准备明天要贴的小街招,到了晚上九时半洗澡、睡觉,日复一日。 说O做上门维修,其实是义工。在O的妻子在生时,O已经是一名有专业资格的水喉匠,街坊都叫他“渠王”。那一次事件后,O把自己关在家中整整三个多月,O的妻子是他唯一的朋友,她死后,O理所当然一般的孤独一人,而这三个多月的时间,幸好还有一名社工天天给O送饭,陪他聊天。现在回想起来,社工说,在探访期的尾声,O开始主动讲话,跟他聊说马桶的历史,说古罗马的铅制水管有多伟大,伦敦的下水道设计有多奥妙,以及他多崇拜克罗阿西娜女神,而O常挂在口边的话是:“你知道吗?爱德华王子曾经说过,如果他没有成为亲王的话,他宁愿做一名水喉匠。而我的太太常常说,如果她没有成渠王夫人,她宁愿做一名皇后。”后来,O的心情终于好过来了,开始四处贴街招,当起“义务通渠”。 《馅饼盒子》是米哈递过来的礼物,是短篇小说集,也是特殊的载体。打开这本书,轻柔诱人的气味飘散开去,却也能闻到暗藏的涩味…… 米哈,为香港青年文学奖评审,长期参与跨界文化活动,小说也别具一格。不设置任何语言、文体的门槛,在城市日常中给人以微小、惊异的痛感。 书内配有19张全彩插图。插画师裁剪生活中的现成素材,加以手绘,以独特的方式呼应小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