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生不息礼盒(共4件)

生生不息礼盒(共4件)
作者: [明] 李时珍 等 著,[日] 岩崎常正 绘
出版社: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原售价: 168.00
折扣价: 99.20
折扣购买: 生生不息礼盒(共4件)
ISBN: 9787569927665

作者简介

【著者简介】李时珍(1518 ~ 1593) 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春人,明代**医药学家。被后世尊为“药圣”。醉心本*,自1565年起,先后到武当山、庐山、茅山、牛首山及湖广、安徽、河南、河北等地收集药物标本和处方,并拜渔人、樵夫、农民、车夫、药工、捕蛇者为师,参考历代有关医药及学术书籍八百余种,结合自身经验和调查研究,历时27 年,三易其稿,编成《本*纲目》一书,共五十二卷、一十六部,书中记载了一千八百九十二味医药本*,是我国古代药物学的总结性巨著,*是格物之通典。 【绘者简介】岩崎常正(1786 ~ 1842) 字灌园,通称源三,*本江户时代**本*学者。酷嗜本*之学,尤重图画之功,认为诸家《本*》皆详于说而略于图,遂自行栽植、记录、研究药用植物近2000 种,摹拟真实植物绘制版画,并根据《本*纲目》《救荒本*》增补修订内容,历时二十余年,完成精致的《本*图谱》,这不仅是本*学的划时代巨献,也是*本*早的植物图鉴。其图精丽详密,分析毫芒,不仅有助学术研究,亦深具实用与艺术价值。

内容简介

山* 甘* 别名蜜甘、蜜*、灵通、国老等。多年生*本植物,其主根可长达五六尺,因含有丰富的糖分,味甚甘,故得名“甘*”。多生长在干旱、半干旱的荒漠*原、沙漠边缘和黄土丘陵地带,在**各地均有分布。喜阴暗潮湿,*照长气温低的干燥气候。根和根状茎供药用,是一种用途广泛的中*药,主治清热解毒、祛痰止咳、脘腹等。 明· 李时珍 《 本*纲目》曰: 甘*枝叶悉如槐,高五、六尺,但叶端微尖而糙涩,似有白毛,结角如相思角,作一本生,至熟时角拆,子扁如小豆,极坚,齿啮不破。 黄耆 又称黄芪、戴糁、蜀脂、百本、王孙等。李时珍说,耆是长的意思,黄耆色黄为补药之长,故名。多年生*本豆科植物,主根深长,棒状,稍带木质。嫩苗可食。性喜凉爽,耐寒耐旱,怕热怕涝,多生长于向阳山坡或灌丛边缘,也见于河边砂质地或平地*原。我国东北、华北及西北地区均有分布。 明· 李时珍《 本*纲目》曰: 黄耆,叶似槐叶而微尖小,又似蒺藜叶而微阔大,青白色。开黄紫花,大如槐花。结小尖角,长寸许。 人参 别称为黄参、地精、神*等。它是地球上*古老的孑遗植物之一,在中国,人参自古即被视为百***,也是闻名遐迩的“东北三宝”之一。由于根部肥大,形若纺锤,常有分叉,全貌颇似人的头、手、足和四肢,故而称为人参。人参为多年生宿根*本,喜阴凉、湿润的气候,多生长于昼夜温差小的海拔500~1100米的山地缓坡或斜坡地的针阔混交林或杂木林中。 佚名《 神农本*经》曰: 人参,味甘微寒,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一名人衔,一名鬼盖。生山谷。 黄精 又名*头黄精、黄*菜、笔管菜、老虎姜等。为多年生*本黄精属植物,根茎横走,如嫩生姜,肥大肉质,黄白色,略呈扁圆形。茎直立,圆柱形,单一,叶状似竹而短,花白色。根茎可入药。具有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功能。多生林下、灌丛或山坡阴处。黄精食用爽口,山区老百姓常把它当作蔬菜食用,故有余粮、救穷*之名。 明· 陈嘉谟《 本*蒙筌》曰: 根如嫩姜,俗名野生姜。九蒸九曝,可以代粮,又名米。 萎蕤(wēi ruí) 亦名葳蕤、委萎、萎香、玉竹等。百合科黄精属,多年生*本。叶互生,椭圆形或卵形,有平行脉。初夏开小筒状花,色白带绿。生于山野林下或石隙间,喜阴湿处。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根茎可制淀粉,可供食用,又可为外用药。 明· 李时珍 《 本*纲目》曰: 其根横生似黄精,差小,黄白色,性柔多须,*难燥。其叶如竹,两两相值。亦可采根种之,极易繁也。嫩叶及根,并可煮淘食茹。 知母 也叫毛知母、连母、水须、穿地龙等。多年生*本植物,叶由基部丛生,花茎自叶丛中长出,圆柱形直立;花呈粉红色,淡紫色或白色。抗旱抗寒能力强,多生于向阳山坡地边,*原和杂*丛中。分布于全国各地。知母为****,有滋阴降火、润燥滑肠、利大小便之效。此外,它还是绿化山区和荒原的*品种。 南北朝· 陶弘景《 本*经集注》曰: 形似菖蒲而柔润,叶至难死,掘出随生,须枯燥乃止。 肉苁(cóng)蓉 别名大芸、寸芸、苁蓉、黑司命等。高大*本,大部分生长在地下。是一种寄生在沙漠树木梭梭、红柳根部的植物,从寄主中吸取养分及水分。有“沙漠人参”之美誉,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是中国传统的名贵中*药。肉苁蓉在历**就被西域各国作为上贡朝廷的珍品,也是历代补肾壮阳类处方中使用频度*的补益药物之一。分布于内蒙古、宁夏、甘肃和**等地。 明· 李时珍《本*纲目》曰: 此物补而不峻,故有从容之号。从容,和缓之貌。 天麻 又名赤箭芝、独摇芝、定风*、离母等。多年生*生*本植物,喜凉爽、湿润环境,多生于林下阴湿、*殖质较厚的地方。我国各地均有分布。天麻是名贵**材之一,做药用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用天麻酿成的酒被视为养生珍品。 佚名《神农本*经》曰: 其茎如箭杆,赤色,叶生其端。根如人足,又云如芋,有十二子为卫。 狗脊 又名强膂、扶筋、百枝、狗青等。高达2.5~3米。根茎可入药,依据制作方法不同,有生狗脊片和熟狗脊片之分。味苦、甘,性温,有祛风湿、补肝肾、强腰膝之效。多生于山脚沟边及林下阴处酸性土上,各地均有分布。 宋· 苏颂《图经本*》曰: 苗尖细碎青色,高一尺以来,无花。其茎叶似贯众而细。其根黑色,长三四寸,多歧,似狗之脊骨,大有两指许。其肉青绿色。 贯众 又称贯节、*鸱头、黑狗脊、凤尾*等。属多年生*本植物,高50~100厘米。根茎粗壮,叶丛生。羽状复叶,小叶镰刀形。以根状茎及叶柄残基部入药,有清热、解毒、止血、杀虫之效。 明· 李时珍 《 本*纲目》曰: 多生山阴近水处。数根丛生,一根数茎,茎大如箸,其涎滑。其叶两两对生,如狗脊之叶而无锯齿,青黄色,面深背浅。其根曲而有尖嘴,黑须丛簇,亦似狗脊根而大,状如伏鸱。 巴戟天 又名三蔓*、不凋*、*眼藤、黑藤钻等。根茎可入药。性微温,味辛甘,具有补肾阳、强筋骨、祛风寒的功能。巴戟天为茜*科植物,多生于山地林下和灌丛中,常攀于灌木或树干上。分布于福建、广东、海南、广西等地。 唐· 苏敬 等《唐本*》曰: 其苗俗名三蔓*。叶似茗,经冬不枯。根如连珠,宿根青色,嫩根白紫,用之亦同,以连珠多肉厚者为胜。 远志 别名蕀蒬、棘菀、细*、小*腿等。多年生*本植物,茎细,叶子互生,线形,总状花序,花呈绿白色,卵圆形果实。根入药,有安神、化痰的功效。为常用**,*早记载于《神农本*经》,列为上品,并被视为养命要药。多生于*原、山坡*地、灌丛中以及杂木林下。 明· 李时珍 《 本*纲目》曰: 此*服之能益智强志,故有远志之称。 淫羊藿 又称仙灵脾、放杖*、黄连祖、三枝九叶*等。多年生*本植物,可全*入药,主治腰酸腿痛、四肢麻木、半身不遂、神经衰弱、健忘、耳鸣、目眩等症。多生于林下、沟边灌丛中或山坡阴湿处,陕西、甘肃、山西、河南等地均有分布。 明· 李时珍 《 本*纲目》曰: 生大山中。一根数茎,茎粗如线,高一二尺。一茎三桠,一桠三叶。叶长二三寸,如杏叶及豆藿,面光背淡,甚薄而细齿,有微刺。 仙茅 又称地棕、独茅、茅爪子、婆罗门参等。多生于海拔1600米以下的林中、*地或荒坡上,主要分布于**热带以及亚热带地区。多年生*本,其叶青如茅而软,至冬尽枯,春初乃生,三月有花,如栀子黄。其根独茎而直,可入药。 五代· 李珣《海药本*》曰: 仙茅生西域。叶似茅。其根粗细有筋,或如笔管,有节纹理。其花黄色多涎。 玄参 别名黑参、玄台、重台、鹿肠、正马、馥*、野脂麻、鬼藏等。为玄参科*本植物,可达1米余。支根数条,纺锤形或胡萝卜状膨大,粗可达3厘米以上。喜温和湿润气候,生于海拔1700米以下的竹林、溪旁、丛林及高*丛中。其根可入药,有清热解毒、滋阴降火功效。 宋· 苏颂《图经本*》曰: 二月生苗。叶似脂麻对生,又如槐柳而尖长有锯齿。细茎青紫色。七月开花青碧色。八月结子黑色。又有白花者,茎方大,紫赤色而有细毛;有节若竹者,高五六尺,其根一根五七枚。 地榆 别名黄爪香、玉札、玉豉、酸赭等。多年生*本植物,根粗壮,多呈纺锤形,表面棕褐色或紫褐色,横切面黄白色或紫红色,短柄小叶,紫红色花瓣,果实包藏萼筒内。常生于灌丛中、山坡*地、*原、*甸及疏林下,分布于全国各地。根可入药,具有清火解毒功效。 佚名《神农本*经》曰: 其叶似榆而长,初生布地,故名。其花子紫黑色如豉,故又名玉豉。 丹参 又称赤参、山参、蝉*、木羊乳、奔马*等。多年生*本,高30~80厘米。根细长,圆柱形,外皮朱红色。叶对生,花唇形,蓝紫色。多生于向阳山坡*丛、沟边、路旁或林边等地。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根可入药,具活血祛瘀、通经止痛等功效。 明· 李时珍 《 本*纲目》曰: 五参五色配五脏。故人参入脾,曰黄参;沙参入肺,曰白参;玄参入肾,曰黑参;牡蒙入肝,曰紫参;丹参入心,曰赤参。 紫* 又名紫丹、地血、鸦衔*等。李时珍说:“此*花紫根紫,可以染紫,故名。” 多年生*本植物,是中*药的一种,春秋挖根,除去残茎及泥土,晒干或微火烘干,生用。生长于荒山田野、路边及干燥多石山坡的灌丛中。有凉血、活血、解毒功效。 明· 李时珍 《 本*纲目》曰: 种紫*,三月逐垄下子,九月子熟时刈*,春社前后采根阴干,其根头有白毛如茸。未花时采,则根色鲜明;花过时采,则根色黯恶。采时,以石压扁,曝干;收时,忌人溺及驴马粪并烟气,皆令*黄色。 白芨 别名连及*、甘根、白给等。多年生*本球根植物,块茎肥厚肉质,略扁平,黄白色;须根灰白色,花淡紫红色或黄白色,适合观赏之用,其球茎晒干后可入药,有收敛止血,消肿生肌功效。白芨常生长于较湿润的石壁、苔藓层中,常与灌木相结合,或者生长于林缘。广布于长江流域各省。 宋· 苏颂《图经本*》曰: 春生苗,长一尺许。叶似棕榈,两指大,青色。夏开紫花。二月、七月采根。 三七 又称山漆、金不换、田七等。多年生*本,喜温暖而阴湿的环境,原产于云南文山州各县。因其播种后三至七年挖采而且每株长三个叶柄,每个叶柄生七个叶片,故名“三七”。其茎、叶、花均可入药。 清· 赵学敏《本*纲目拾遗》记载: 人参补气*,三七补血*,味同而功亦等,故称人参三七,为**中之*珍贵者。 黄连 别名味连、川连、*爪连等,黄连属于多年生*本植物。野生或栽培于海拔1000~1900米的山谷凉湿荫蔽密林中。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效。其味入口极苦,有俗语云“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即道出了其中滋味。 宋· 苏颂《图经本*》曰: 苗高一尺以来,叶似甘菊,四月开花黄色,六月结实似芹子,色亦黄。二月、八月采根用。 黄芩 别名山茶根、土金茶根,多年生*本植物。根茎肥厚,肉质。叶坚纸质,花冠紫、紫红至蓝色。多生于向阳*坡地、休荒地上。根茎为清凉性解热消炎药,对上呼吸道感染、急性胃肠炎等均有功效,少量服用有苦补健胃的作用。 宋· 苏颂《图经本*》曰: 苗长尺余、茎秆粗如箸;叶从地四面作丛生,类紫*,高一尺许,亦有独茎者,叶细长青色,两两相对;六月开紫花;根黄,如知母粗细,长四五寸。 前胡 别名白花前胡、*脚前胡、山独活等,多年生*本。高可达1米,根茎粗壮;白色伞形花序,顶生或者侧生。生长于海拔250~2000米的山坡林缘、路旁或半阴性的山坡*丛中。根能供药用,为常用**。能解热、祛痰、治感冒咳嗽、支气管炎及疖肿。 南北朝· 陶弘景《本*经集注》曰: 近道皆有,生下湿地,出吴兴者为胜。根似柴胡而柔软,为疗殆欲同。 独活 又名独王使者、独滑、长生*等。多年生直立*本,伞形花,每小伞形花序有花约20朵,花柄细长,花瓣为白色。是一种高大的芳香植物,可盆栽,或植于园林中;叶子**香,对人有保健作用。野生于山坡阴湿的灌丛林下。根可入药可以治风寒湿痹、腰膝酸痛症。 明· 李时珍《本*纲目》曰: 独活、羌活乃一类二种,以他地者,为独活;西羌者,为羌活。 1)中国传统“本*”经典 *本*早彩绘植物图鉴,带你品味人间清欢,发现本*之美。 2)精选267种精美本*图,再现*本首部大型植物图谱《本*图谱》的艺术魅力。 3)特邀互联网中医文化推广大V张宝旬遴选267种经典**材,辅以特性、用途等现代说明,感*传统中医文化之美。 4)从历代经典“本*”著作中,精心选配超过300句的经典中医独白,书写人与*木的相遇与相识,发现生活中流淌的自然之美! 5)生僻字独立注音,轻松阅读,消解艰涩印象。 6)内文高品质印刷,画质清晰,纸张底色淡雅,高度还原原作。 7)内外双封设计,四色全彩印刷,装帧精巧。 8)随书附赠唯美二十四节气手札,感*生生不息,周而复始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