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梁庄(当代作家与她的故乡)(精)

中国在梁庄(当代作家与她的故乡)(精)
作者: 梁鸿
出版社: 台海
原售价: 49.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中国在梁庄(当代作家与她的故乡)(精)
ISBN: 9787516809778

作者简介

梁鸿,文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致力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乡土文学与乡土中国关系研究。著有文学代表作《出梁庄记》《中国在梁庄》《神圣家族》等;学术著作《黄花苔与皂角树——中原五作家论》《新启蒙话语建构:〈*活〉与1990年代以来的文学与社会》《外省笔记:20世纪河南文学》《“灵光”的消逝:当代文学叙事美学的嬗变》等。曾获第十一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散文家”、首届青年作家以及《南方人物周刊》2013年度“中国娇子青年**”等。

内容简介

回到穰县 昨夜几乎没有睡觉。火车的颠簸使得才三岁两个 月的儿子睡得很不踏实,稍有不舒服就把胳膊抡起来 ,翻几个来回。怕他摔下去,我躺在他的脚头,用两 腿圈着他,但却不时被睡梦中的他给推下去。我只好 坐起来,打开*头小灯,看随身带的一本小书,《遥 远的房屋》,这是美国自然文学作家亨利·贝斯顿于 1920年在人迹罕至的科德角海滩居住一年后写的一本 散文集。作者和科德海角壮丽的大海、各种各样的海 鸟、变幻莫测的天气、无所不在的海难亲密相处,你 可以感*到他目光所及之处的丰富、细致和深深的爱 意。在这里,大自然和人类是合二为一的,“无论你 本人对人类生存持何种态度,都要懂得唯有对大自然 持亲近的态度才是立身之本。常常被比作舞台之壮观 场景的人类生活不仅仅只是一种仪式。支撑人类生活 的那些诸如尊严、美丽及诗意的古老价值观就是出自 大自然的灵感。它们产生于自然世界的神秘与美丽。 羞辱大地就是羞辱人类的精神。以崇敬的姿态将你的 双手像举过火焰那样举过大地。对于所有热爱大自然 的人,那些对她敞开心扉的人,大地都会付出她的力 量,用她自身原始生活中的勃勃生机来支撑他们。” 是的,只有和大自然融为一体时,生命的意义、人类 生存的本质形象才显现出来。在那里,你是渺小的, 也是伟大的,*是恒久的,因为人就是其中的一部分 。 掀开窗帘,在朦胧的夜色和火车的疾驶中,原野 急速退去,又不断涌现。掩映在树木中的房屋沉默着 ,隐约可听到夜晚的呼吸。我不禁对即将展开的故乡 之旅充满向往。我的村庄、我的亲人、我的小河,还 有小河中那刻有我青春记号的大树。我想象它也有如 是壮丽的风景,能给人带来如此庄严的思考。 清晨,火车缓缓地驶向县城,看到那座桥的时候 ,我知道,穰县就要到了,这是我旅程的**站。我 曾经在这座桥上,看到了世界上*美的月亮。那个黄 昏,天色将暗,月亮已经升上天空,是一种奇异的淡 黄色,如宣纸,中间一抹轻淡的云,清雅,圆润,恰 如青春的哀愁,有着难以诉说的细致。那年我十三岁 ,**次进县城,**次见到火车,县城给我留下的 **印象就是那轮月亮。但是,当我走进县城,在纵 横交错的马路上寻找大姐单位时,我开始惊慌,害怕 ,我也不敢问路,那些悠闲的行人身上有一种陌生的 东西使我不敢走上前去。在一座楼面前,我徘徊了好 长时间,我想进去问路,我隐约觉得,这应该是姐姐 单位附近,或者,就是姐姐的单位,但我不敢问。现 在想来,城市,虽然只是一个小县城而已,所展现给 一个乡村孩子的形象却是一种明确的阶层与距离。 穰县,曾经是“逐鹿中原”*重要的战场,历史 上发生过许多次残酷的战争,遭*过许多严重的自然 灾害,穰县人一次又一次地几近灭*。但由于地理、 气候与交通的优势,每当穰县人口出现空白时,便有 移民迅速补充过来。据史料记载,秦昭襄王二十六年 (公元前281年),即迁“不规之徒”于穰。唐开元十 年(公元722年)迁河曲六城“残胡”五万余口于许、 汝、唐、穰等州。其中,规模*大,在民间流传*广 的便是明朝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迁山西、江西、 福建等省人口至穰。穰县人皆说自己祖籍是山西洪洞 县人,即起源于这次移民。穰县以农业为主,素有“ 粮仓”之称,盛产小麦、棉花、烟*、小辣椒、花生 等,是**粮食、黄牛、外贸烟出口生产基地和棉花 、芝麻生产重点县。但是,大型企业几乎为零,没有 工业支柱产业,这也使得它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始终 处于劣势。经济不发达、民风保守、观念落后是官方 对穰县的基本概括。 火车终于停了下来。车窗外,我的亲人们浩浩荡 荡站了一大群,父亲、大姐、二姐、三姐,还有妹妹 一家,总共十几个人。车门打开,早已站在车门口的 儿子却突然哭着不愿意下车,指着地面说:“脏—— 太脏了。”大家都大笑起来。昨夜穰县下了一场雨, 车站的地面有点湿,有泥水,被雨淋湿了的瓜果皮、 纸屑和垃圾**在地面上,苍蝇在上面忙碌着。儿子 显然有点儿被吓住了。 中午,一家人到饭馆吃饭。当年的一家八口,父 亲母亲,还有我们姊妹七个,如今已经衍生为二十几 口的大家族。一桌根本坐不下,大大小小的孩子们在 另一桌吵吵闹闹,这一桌也是高声大调,笑声不断。 在外人看来,这应该是一个幸福的大家庭,*起码, 从物质上而言,这个家庭终于度过了漫长的贫困岁月 ,可以体面地去餐馆吃一顿饭。面对这样热闹的情景 ,儿子有点吃惊、害怕,赖在我身上,不肯下来。在 城市生活的当代孩子,几乎没有经历过这样热闹的大 家族场景。P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