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战场(徐州会战原国民党将领抗日战争亲历记)](https://file.mhuoba.com/shop/3/100021/picture/book/20200824/01/20200824015031508.jpg)
出版社: 中国文史
原售价: 48.00
折扣价: 30.52
折扣购买: 正面战场(徐州会战原国民党将领抗日战争亲历记)
ISBN: 9787503463037
板垣、矶谷两师团同为敌军中最顽强的部队,其 中军官士卒受侵略主义毒素最深。发动二二六政变的 日本少壮派,几乎全在这两个师团之内。今番竞协力 并进,与自南京北犯的敌军相呼应。大有豕突狼奔、 一举围歼本战区野战军的气概。 二月上旬,临沂告急,该地为鲁南军事上所必争 的重镇,得失关系全局。处此紧急关头,既无总预备 部队可资调遣,只有就近抽调原守海州的庞炳勋军团 ,驰往临沂,固守县城,堵截敌人前进,庞部防地则 由驻苏北的缪激流军接替。 庞军团长的职位虽比军长崇高,但所指挥的军队 则只有五个步兵团,实力尚不够一个军。庞君年逾花 甲,久历戎行,经验丰富。于抗日以前的内战时期, 以善于避重就轻、保存实力著称。 庞氏有其特长,能与士兵共甘苦,廉洁爱民,为 时人所称道。所以他实力虽小,所部却是一支子弟兵 ,有生死与共的风尚,将士在战火中被冲散,被敌所 俘,或被友军收编的,一有机会,他们都潜返归队。 当庞部奉令编人第五战区序列之初,庞氏即来徐 州谒见,执礼甚恭。我因久闻其名,且因其年长资深 ,遂也破格优礼以待。我虽久闻此公不易驾驭,但百 闻不如一见,于谈吐中察言观色,觉他尚不失为一爱 国诚实的军人。在初次见面时,我便推心置腹,诚恳 地告诉他说:“庞将军久历戎行,论年资,你是老大 哥,我是小弟,本不应该指挥你。不过这次抗战,在 战斗序列上,我被编列为司令长官,担任一项比较重 要的职位而已。所以在公事言,我是司令长官;在私 交言,我们实是如兄如弟的战友,不应分什么上下。 ” 接着,我又说:“我们在内战中搅了二十多年, 虽然时势逼人,我们都是被迫在这旋涡中打转,但是 仔细回想那种生活,太没有意义了,黑白不明,是非 不分,败虽不足耻,胜亦不足武。今日大如人愿,让 我们这一辈子有一个抗日报国的机会,今后如能为国 家民族而战死沙场,才真正死得其所。你我都是四五 十岁以上的人,死也值得了,这样才不愧做一个军人 ,以终其生。” 庞听了很为感动,说:“长官德威两重,我们当 部属的,能在长官之下,为国效力,天日在上,万死 不辞,长官请放心,我这次决不再保存实力,一定同 敌人拼到底。” 我又问他道:“你的部队有没有什么困难,需要 我替你解决呢?”庞叹息说:“我原有五个团,现在 中央有命令,要我把一个特务团归并,共编为四个团 。长官,我的部队兵额都是足额的,我把这个团归并 到哪里去呢?不能归并,就只有遣散。现在正是用兵 之时,各部队都在扩充,唯独要我的部队遣散,似乎 也不是统帅部的本意吧!” 我说:“可能上级不知道你部队的实况!” 庞说:“报告长官,我如不遵令归并,中央就要 停发整个部队的粮饷!” 我说,中央这样处理是不公平的,我当为你力争 此事。我又问他道,你的部队还缺少些什么呢?庞说 ,子弹甚少,枪支也都陈旧,不堪作战。我也答应在 我权力所能及,尽量予以补充。在庞部去海州之前, 我便认真地向中央交涉,请求收回成命,旋奉军政部 复电说:“奉委员长谕:庞部暂时维持现况。”我将 此消息告诉庞,全军大喜过望,庞氏自更感激涕零, 认为本战区主帅十分体恤部下,非往昔所可比拟。我 更命令本战区兵站总监石化龙尽量补充第三军团的弹 药和装备,然后调其赴海州接防。全军东行之日,我 亲临训话,只见士卒欢腾,军容殊盛,俨然是一支劲 旅。 此次临沂吃紧,我无军队可资派遣,只有调出这 支中央久已蓄意遣散的“杂牌部队”来对抗数目与素 质上均占优势的号称“大日本皇军中最优秀”的板垣 师团。 二月下旬,敌我两军遂在临沂县城发生攻防激烈 的战斗。敌军以一个师团优势的兵力,并附属山炮一 团,骑兵一旅,向我庞部猛扑。我庞军团长遂率其五 团子弟兵据城死守。敌军穷数日夜的反复冲杀,伤亡 枕藉,竞不能越雷池一步。 当时随军在徐州一带观战的中外记者与友邦武官 不下数十人,大家都想不到以一支最优秀的“皇军” ,竞受挫于不见经传的支那“杂牌部队”。一时中外 哄传,彩声四起。板垣征四郎显然因颜面有关,督战 尤急。我临沂守军渐感不支,连电告急。 所幸此时我方援军张自忠五十九军,及时自豫东 奉调赶至津浦线增援。张部按原命令系南向开往淮河 北岸,增援于学忠部,适淮南敌军主力为我李品仙二 十一集团军的三十一军和廖磊十一集团军的第七军、 第四十八军所纠缠而南撤。我遂临时急调张自忠全军 北上临沂,援助庞部作战。 张部以急行军出发,于三月十日黄昏后赶到临沂 郊外。翌晨,当敌军攻城正急之时,五十九军先与守 城部队取得联系,乃约定时间向敌人展开全面反攻。 临沂守军见援军已到,士气大振,开始出击。两军内 外夹攻,如疾风暴雨。板垣师团不支,仓皇撤退。庞 、张两部合力穷追一昼夜,敌军无法立足,一退九十 余里,缩人莒县城内,据城死守。沿途敌军遗尸甚多 ,器械弹药损失尤大。造成台儿庄大战前,一出辉煌 的序幕战。 敌军退入莒县后,我军围攻数日,终因缺乏重武 器,未能奏效。 临沂一役最大的收获,是将板垣、矶谷两师团拟 在台儿庄会师的计划彻底粉碎。造成尔后台儿庄血战 时,矶谷师团孤军深入,为我围歼的契机。 此次临沂之捷,张自忠的第五十九军奋勇赴战之 功,实不可没。张自忠部所以能造出这样赫赫的战功 ,其中也有很多有趣的故事: 张自忠原为宋哲元第二十九军中的师长,嗣由宋 氏保荐中央,委为北平市长。七七事变前,敌人一意 使华北特殊化,张以北平市长身份,奉宋氏密令,与 敌周旋,忍辱负重,外界不明真相,均误以张氏为卖 国求荣的汉奸。七七事变后,张氏仍在北平城内与敌 交涉,因此,舆论界对其攻击尤力,大有“国人皆日 可杀”之概。迨华北战事爆发,我军失利,一部分国 军北撤南口、张垣,张部则随大军向南撤退。时自忠 被困北平城内,缒城脱逃,来京请罪。唯京、沪舆论 界指责张自忠擅离职守,不事抵抗,吁请中央严予惩 办,以做效尤。南京街上,竟有张贴标语,骂他为汉 奸的。群情汹汹,张氏百喙莫辩。军委会中,也有主 张组织葺法会审。更有不逞之徒,想乘机收编张的部 队,而在中央推波助澜。那时我刚抵南京,闻及此事 ,乃就西北军自忠的旧同事中调查张氏的为人。P4-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