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笔记(自然文化设计)

景观笔记(自然文化设计)
作者: 王向荣
出版社: 三联书店
原售价: 38.00
折扣价: 27.00
折扣购买: 景观笔记(自然文化设计)
ISBN: 9787108064141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自然的含义 自然的含义是什么?按照《辞源》上的严格定义,作 为名词的“自然”是“天然,非人为的”东西,作为形容 词的“自然”有“不造作,非勉强的”意思。将这些定义 置于我们平时使用这个词的场合去看,好像也不完全贴切 。比如我们经常听到教育工作者提倡“家长带孩子到农村 去,让他们多接触自然”,这里所说的自然显然不是完全 天然的环境,它应该是一种乡村的自然。可见在日常生活 中人们默认的能够被称作为“自然”的环境远远超出字典 上的解释,更不用说在风景园林专业的领域。 在国内的专业书籍中,有将园林称为“第二自然”的 ,那么显然作为中国园林蓝本的原始的自然是第一自然。 这个定义已经拓展了字典中对于“自然”的解释。然而, 仅仅有这两类的自然,似乎还不能够完全涵盖今天风景园 林学科研究和实践的内容,我们仍然需要更为广泛的对自 然的理解。 什么是自然?如果山高水长、流泉飞瀑是自然,那么 平岗浅阜、野塘小池是自然吗?如果湖光山色、芳草萋萋 是自然,那么大漠孤烟、野花蓬蒿是自然吗?如果层峦叠 嶂、林木苍莽是自然,那么柳暗花明、平畴新苗是自然吗 ?而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又如何呢?在课堂 上,我们曾多次向学生展示各种景观的照片,并让他们判 断哪些代表了自然。通常的情况是,对于青山绿水、树木 葱茏的景色,学生总是毫不犹豫地判定为自然;对于恬静 而生机勃勃的田园风光,大家犹豫不决,最后选择是与不 是者均有之;对于绿草茵茵、花木扶疏的花园景色,有人 答是,有人思虑再三最后忍痛割爱;而对于平淡无奇甚至 荒凉破败的景观,几乎没有人认为是自然。接受这些测试 的学生都处在专业学习的初期,他们的观点在很大程度上 反映了普通人矛盾的自然观:一方面觉得自然意味着天然 形成的景观;另一方面,他们又把个人的审美倾向渗入到 了对自然的判断之中。 其实,自然的含义是很广泛的,在不同的层次上,它 有不同的含义。在西方,自从文艺复兴以来,园林就被定 义为“第三自然”,以区别于荒野的“第一自然”和田园 风光的“第二自然”’。20世纪,随着认识的发展,有些 学者又提出了“第四自然”的概念作为补充,形成了相对 完整的对自然的认识体系。 第一类自然是原始自然,表现在景观方面是天然景观 。景观的形成依赖地质、水文、气候等自然因素,人类活 动没有对它产生太多影响,诸如山岳、湖泊、沼泽和峡谷 等地区。有时在这一类的环境中虽然也有人工构筑物,但 总的来说并没有影响到总体景观的自然面貌。随着人类活 动范围的不断增大,这类自然已越来越少,越来越珍贵, 它们成为地球上的自然遗产,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第二类自然是生产的自然,表现在景观方面是文化景 观(cultural landscape)。人类由于生存的需要,在遵 循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对土地、植被等自然资源施加了各 种影响,进行了一定的改变。尽管第二自然是以生产和实 用而不是视觉和美学为目的所形成的,但往往是顺应并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