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有涯愿无尽(漱溟自述文录)

我生有涯愿无尽(漱溟自述文录)
作者: 梁漱溟
出版社: 上海人民
原售价: 55.00
折扣价: 39.60
折扣购买: 我生有涯愿无尽(漱溟自述文录)
ISBN: 9787208113046

作者简介

梁漱溟(1893-1988),蒙古族,原名焕鼎,字寿铭。中国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国学大师、爱国民主人士,主要研究人生问题和社会问题,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有“中国后一位儒家”之称。 梁漱溟受泰州学派的影响,在中国发起过乡村建设运动,并取得可以借鉴的经验。一生著述颇丰,存有《中国文化要义》、《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唯识述义》、《中国人》、《读书与做人》与《人心与人生》等。

内容简介

二、我的父亲 遂成我之自学的,完全是我父亲。所以必要叙明 我父亲之为人和他对我的教育。 吾父是一秉性笃实的人,而不是一天资高明的人 。他做学问没有过人的才思;他做事情更不以才略见 长。他与母亲一样天生的忠厚;只他用心周匝细密, 又磨炼于寒苦生活之中,好像比别人能干许多。他心 里相当精明,但很少见之于行事。他最不可及处,是 意趣超俗,不肯随俗流转,而有一腔热肠,一身侠骨 。 因其非天资高明的人,所以思想不超脱。因其秉 性笃实而用心精细,所以遇事认真。因为有豪侠气, 所以行为只是端正,而并不拘谨。他最看重事功,而 不免忽视学问。前人所说“不耻恶衣恶食,而耻匹夫 匹妇不被其泽”的话,正好点出我父一副心肝。—— 我最初的思想和作人,受父亲影响,亦就是这么一路 (尚侠、认真、不超脱)。 父亲对我完全是宽放的。小时候,只记得大哥挨 过打,这亦是很少的事。我则在整个记忆中,一次亦 没有过。但我似乎并不是不“该打”的孩子。我是既 呆笨,又执拗的。他亦很少正言厉色地教训过我们。 我受父亲影响,并不是受了许多教训,而毋宁说是受 一些暗示。我在父亲面前,完全不感到一种精神上的 压迫。他从未以端凝严肃的神气对儿童或少年人。我 很早入学堂,所以亦没有从父亲受读。 十岁前后(七八岁至十二三岁)所受父亲的教育, 大多是下列三项:一是讲戏,父亲平日喜看京戏,即 以戏中故事情节讲给儿女听。一是携同出街,购买日 用品,或办一些零碎事;其意盖在练习经理事物,懂 得社会人情。一是关于卫生或其他的许多嘱咐;总要 儿童知道如何照料自己身体。例如: 正当出汗之时,不要脱衣服;待汗稍止,气稍定 再脱去。 不要坐在当风地方,如窗口、门口、过道等处。 太热或太冷的汤水不要喝,太燥太腻的食物不可 多吃。 光线不足,不要看书。 诸如此类之嘱告或指点,极其多,并且随时随地 不放松。 还记得九岁时,有一次我自己积蓄的一小串钱( 那时所用铜钱有小孔,例以麻线贯串之),忽然不见 。各处寻问,并向人吵闹,终不可得。隔一天,父亲 于庭前桃树枝上发现之,心知是我自家遗忘,并不责 斥,亦不喊我来看。他却在纸条上写了一段文字,大 略说: 一小儿在桃树下玩耍,偶将一小串钱挂于树枝而 忘之。到处向人寻问, 吵闹不休。次日,其父亲打扫庭院,见钱悬树上 ,乃指示之。小儿始自知 其糊涂云云。写后交与我看,亦不做声。我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