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天气是最可爱的

秋天的天气是最可爱的
作者:
出版社: 上海文艺
原售价: 78.00
折扣价: 50.00
折扣购买: 秋天的天气是最可爱的
ISBN: 9787532187454

作者简介

毛时安,作家、文艺评论家。原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上海艺术研究所所长。著有《毛时安文集》(四卷)等,主编有《海上风艺术文丛》等。曾参与组织、策划上海和全国的许多重大文学艺创作和活动。曾获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一等奖(榜首)等国家和省市文艺奖项。

内容简介

一条路 景物是我们活动的空间, 是每一个时代的审美对象, 是回忆温柔触摸的时间。 这条路沿着黄浦江西岸华丽的S 形曲线, 由东向西, 全长5586 米。这条路没有南京路的繁华、淮海路的华丽、武康路的高雅, 它只有带着袖套,穿着一身油腻粗粝的背带裤的五大三粗。这条路一百五十岁的光华, 堪称中国近代工业的一卷波澜壮阔的史诗, 是中国产业工人的摇篮, 孕育、承载了中国工业的光荣、梦想和顽强不屈的强国情怀。路南, 四十多家国营大厂像旗舰昂首挺立, 纺织、发电、煤气、饮水、化工、造船……鳞次栉比的三百家大大小小的工厂, 像生火待发的舰队, 从东向西列队, 把伟岸的身影投射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曾经亚洲最高的105 米的上海发电厂烟囱像一把高高的火炬燃烧、照亮着夜空, 点亮了外滩流光溢彩的虹霓和夜上海的全部璀璨华灯。走进中国第一座现代化水厂上海自来水厂, 仿佛走进梦幻和童话中的英国古城堡。哥特式的尖顶, 黑色清水砖墙, 镶着红砖的腰线。对面是非常有品味的上水公房, 住着我的学生。路快尽头处, 是近万人的大厂国棉十七厂, 白天黑夜穿梭在轰鸣的纺机长廊里, 养成了纺织女工大声说话的习惯。20 世纪50 年代, 这个厂出了一个有名的全国劳模黄宝妹, 现在九十多岁了, 风采依旧, 前不久还受到中央领导的接见……上世纪50 年代, 这条路无私地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向全国各地输送了数以万计熟练的技术工人。那年头, 工厂的常日班是四点半下班。每当下班时分,这条路上黑压压, 像潮水, 工人拥出厂门。路北, 是密如蛛网的街区弄堂,居住着世代与榔头、锉刀、凿子、机床、机器打交道的工人家族。弄堂里的主妇们戴着饭单, 围着接水站哗哗的水声, 淘米洗菜搓衣服, 生儿育女……8 路无轨电车沿着这条路, 叮叮当当, 从大杨浦一路开到大上海。马路南北沿街, 粗犷的大工业进行曲的码头号子和世俗的人间烟火市井喧嚣,相映成趣。这条路有着大上海内在的血、泪、根脉、奋斗和温情, 还有消失在岁月中的红色的记忆。路边的秦皇岛码头, 上世纪初, 二十二岁的周恩来、十六岁的邓小平和蔡和森、向警予、聂荣臻……六百五十多人分六批, 就在这里启航, 远渡重洋, 赴法国勤工俭学, 是何等的意气风发! 而夏衍笔下瘦骨嶙峋的包身工原型就来自路上第五毛纺厂的前身怡和纱厂。 这条路上住着我初中高中的同学, 还有我曾经一起学徒的师兄弟姐妹。上世纪70 年代我做学徒时, 每年大年初一清晨, 二十岁的我, 拎着一小竹篓苹果, 就在先驱们登船的码头摆渡去浦东给师父拜年。童年少年, 我都是枕着这路上工厂机器的轰鸣声入睡, 呼吸着一路的机油味道长大的。 世纪之交, 这条路在历史急转弯之际, 突然按下了暂停键。城市转型,工业改造搬迁, 一路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关停并转。纺织砸锭, 壮士扼腕。曾经的喧嚣化为一片沉寂。一眼望去, 路北的民居之破旧自不待说, 最让人感触的是, 曾经像工业血管一样沸腾的这条路, 坑坑洼洼七高八低, 满是裂缝。那些大名鼎鼎的工厂冷冷清清, 人去楼空, 静静地站立在路的南边, 待价而沽。目睹那些曾经为新旧中国书写过如此辉煌的老工厂艰难转型的坚韧和悲凉, 面对“夷为平地, 一直晒着太阳” 的国棉十二厂, 我似乎听到从那些冷落斑驳的厂房里传来了我师兄弟姐妹青春的笑声, 还有我的父辈, 抚摸着亲人一样朝夕相处的车床刨床铣床, 酣睡中念叨榔头锉刀的梦呓。全世界老工业基地都经历过这样的艰难, 有的就此一蹶不振。 萧瑟秋风今又是, 换了人间。进入新时代, 这条路, 不甘沉沦, 重燃起了希望。十年中, 冷灰色的昔日工业锈带华丽转身, 成了市民们江边漫步, 亲近自然, 放飞自我的生活秀带。2021年10月我来到这条路。我想亲吻这块我梦牵魂挂的土地。一路走来, 过往的历史和时尚的风采迎面扑来。原来的上海烟草公司仓库被改造成了网红打卡地“绿之丘”, 一座现代的立体的巴比伦空中花园。丘下, 白色的芦苇摇曳, 杂树生花。中央大厅没有封盖, 中庭栽着一棵高大的朴树, 白云从头顶的蓝天悠悠飘过。沿着螺旋形的扶梯盘旋而上, 登上顶层挑空的环形平台, 浩浩荡荡的黄浦江水逶迤而去。对岸是浦东现代化的摩天楼群, 近岸是一座朱红色的塔吊和绿之丘墙上混凝土的斑驳痕迹。左手杨浦大桥, 右手南浦大桥, 像两道凌空飘起的绸带。江风猎猎, 十一岁的外孙和他四岁的妹妹, 像两只小鹿在沿江木板铺设的栈桥上欢快地奔跑, 依稀传来他们格格的笑声。装束千姿百态的少男少女们悠闲地漫步依偎。曾经的国棉十七厂成了国际时尚中心。奥地利珍得巧克力在这里创立了全球第一家巧克力体验工厂。娃娃们透过玻璃, 开始从一颗颗可可豆到一块块香浓巧克力的奇妙之旅。 人民的土地, 人民的空间, 理当人民分享。 春华秋实。“一条路, 落叶无迹/ 走过我/ 走过你……” 这条路, 就是杨树浦路。 2022.7.11 多年来,毛时安老师一直活跃在上海文学和文艺的最前线,对上海、上海人、上海文化有着非常深厚的感情。他的文字激情盎然,色彩斑斓。既对上海城市风貌风格有着自己的继承和发现,又对上海的文化事件和文化人物充满独家和深情的记忆,并带有一定的史料价值。诚如他的已故好友赵长天所说:“他这个人,不太像评论家,更不太像官员。他有点像诗人,带着一份和这年龄的文化人不相称的热情甚至可以说是天真”。这是一部文笔朴实优美,有着深情和激情,极具时代精神、上海特色、个人色彩的散文随笔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