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名之画

不名之画
作者: 刘松林
出版社: 湖南文艺
原售价: 49.80
折扣价: 29.90
折扣购买: 不名之画
ISBN: 9787540484309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少时家居太傅里,太傅里与西牌楼交汇处有个包 子铺,听街上老甸甸(长沙话,即老人)讲,该店清光 绪年间就开了张,是个“老店”。过去“老店”的称 谓透着一股亲切和信任,不像如至今,人瞒寿店冒龄 ,百年店铺挤满城,三百年只做一件事,你信还是不 信。包子铺取了个很雅致的名,叫“洞庭春”。当时 那一带店铺取名都文化,记得有中药店称“王吉泰” ,南货铺谓“惠来兴”,比起现在包罗万象合璧中西 的店铺名有寓意许多。“洞庭春”铺面不大,整洁干 净,一包点精致鲜美,茶水清香陈醇,价钱也公道合 理:肉 ‘包糖包统统五分,海碗茶水一角。我是半 杯茶都不想喝——还要收两个包子的钱,喝茶不划算 。当时我家祖孙三代七口人,衣食住行及兄弟姊妹四 人的学费,全仗父母每月七十八元工资维系,日子过 得紧巴,经济实为拮据,早餐仅有炒现饭,还得自己 爬灶台亲手把弄,只有逢年过节或自己生日才有吃包 子的份。手持一角钱到“洞庭春”打个腾,吃个肉包 加个糖包,确实是件快乐的事情。 “洞庭春”包点用料考究,工艺严谨,大块的烟 头笋剁得精碎,撤骨肉剔得匀净,老面发酵适度恰好 。包子做好后要用文火烤上一阵,待皮壳稍稍收紧后 再摆放在铺着香冽松针的屉中旺火急蒸。趁着蒸笼开 启的一股香醇,荷叶淳香拈托滚烫的肉包在双手间不 停地颠来簸去,柔柔的鲜肉乘驾热气固囵进嘴,“嗦 、嗦”得忘掉了呼气。滑润掺和着嚼劲,舍不得停留 就直接冲到肚子里去了。刚出屉的盐菜糖包裹挟玫瑰 香味,轻易剿获了你的味蕾,它不会让你随便脔吞, 要在口里打几个转身,把“天花板”烫得起泡——吊 动嗒动。资深茶客吃法老道讲究:将糖、肉包子臀部 各咬一窟隆,缺口对得准,双掌发力均,硬是把两个 包子挤压成一件坐饼。中式汉堡下肚,热茶一吞,其 乐可融。那时做包点的富强粉质量上乘,不掺任何添 加剂便筋道柔韧,按此法深加工,绝不穿帮漏底。得 天时享地利聚人和,店子里每天搞手脚不赢,人声鼎 沸,茶水热腾。茶座常常客满,茶客一坐就二三个时 辰,天南地北,叽里呱啦不停,云缠雾绕不想起身。 我们上节课四十五分钟,陀螺屁股坐不稳,相比喝茶 人,小小的读书人少耐性。 “洞庭春”不但生意兴隆,而且趣味浓,城里著 名的“吃糖包子哦(wo)哒背”的俗段子就是从它那里 蒸出的笼。一个大热天,同学福陀悄悄走近我轻轻说 ,隔壁卖捆鸡的王大爹打着赤膊在“洞庭春”排队买 了个糖包子,肚子饿,包子哦,他的龅牙齿铆大哒劲 ,糖水飙到手腕上,糖往低处流,流到了手臂头。王 大爹伸长舌头去舔糖,舌尖从手腕一直追到手臂上, 手臂一抬高,拿包子的手顺着势转到背后面,咯时候 包子流糖就哦哒背。当时我蛮相信,哧哧笑不停。现 在细一想,他是讲相声。 后来,随父母搬家离开太傅里,告别了“洞庭春 ”。前年,我碰到还住在太傅里的福陀,稍事寒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