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河传
作者简介
萧红(1911年6月1日-1942年1月22日),原名张廼莹,1911年端午节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一个地主家庭,幼年丧母。1927年在哈尔滨就读东省特别区区立第一女子中学,接触五四运动以来的进步思想和中外文学。1935年,在鲁迅的支持下,发表了成名作《生死场》。1936年,为摆脱精神上的苦恼东渡日本,并写下了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
内容简介
严冬一封锁了大地的 时候,则大地满地裂着口 。从南到北,从东到西, 几尺长的,一丈长的,还 有好几丈长的,它们毫无 方向的,便随时随地,只 要严冬一到,大地就裂开 口了。 严寒把大地冻裂了。 年老的人,一进屋一 面用扫帚扫着胡子上的冰 溜,一面说:“今天好冷 啊!地冻裂了。” 赶车的车夫,顶着三 星,绕着大鞭子走了六七 十里。天刚一蒙亮,进了 大车店,第一句话就向客 栈掌柜的说:“好厉害的 天啊!小刀子一样。” 等进了栈房,摘下狗 皮帽子来,抽一袋烟之后 ,伸手去拿热馒头的时候 ,那伸出来的手在手背上 有无数的裂口。 人的手被冻裂了。 卖豆腐的人清早起来 沿着人家去叫卖,偶一不 慎,就把盛豆腐的方木盘 贴在地上拿不起来了,被 冻在地上了。卖馒头的老 头,背着木箱子,里边装 着热馒头,太阳一出来, 就在街上叫唤。刚一从家 里出来的时候,他走得快 ,喊的声音也大。可是过 不了一会,他的脚上挂了 掌子了,在脚心上好像踏 着一个鸡蛋似的,圆滚滚 的。原来冰雪封满了他的 脚底了。他走起来十分不 得力,若不是十分的加着 小心,他就要跌倒了。就 是这样,也还是跌倒的。 跌倒了是不很好的,把馒 头箱子跌翻了,馒头从箱 底一个一个地跑了出来。 旁边若有人看见,趁着这 机会,趁着老头子倒下一 时还爬不起来的时候,就 拾了几个一边吃着就走了 。等老头子挣扎起来,连 馒头带冰雪一起拣到箱子 去,一数,不对数。他明 白了。他向着那走不太远 的吃他馒头的人说:“好 冷的天,地皮冻裂了,吞 了我的馒头了。” 行路人听了这话都笑 了。他背起箱子来再往前 走,那脚下的冰溜,似乎 是越结越高,使他越走越 困难,于是背上出了汗, 眼睛上了霜,胡子上的冰 溜越挂越多,而且因为呼 吸的关系,把破皮帽子的 帽耳朵和帽前遮都挂了霜 了。这老头越走越慢,担 惊受怕,战战兢兢,好像 初次穿上滑冰鞋,被朋友 推上了溜冰场似的。 小狗冻得夜夜地叫唤 ,哽哽的,好像它的脚爪 被火烧着一样。 天再冷下去: 水缸被冻裂了; 井被冻住了; 大风雪的夜里,竟会 把人家的房子封住。睡了 一夜,早晨起来,一推门 ,竞推不开门了。 大地一到了这严寒的 季节,一切都变了样,天 空是灰色的,好像刮了大 风之后,呈着一种混沌沌 的气象,而且整天飞着清 雪。人们走起路来是快的 ,嘴里边的呼吸,一遇到 了严寒好像冒着烟似的。 七匹马拉着一辆大车,在 旷野上成串的一辆挨着一 辆地跑,打着灯笼,甩着 大鞭子,天空挂着三星。 跑了两里路之后,马就冒 汗了。再跑下去,这一批 人马在冰天雪地里边竞热 气腾腾的了。一直到太阳 出来,进了栈房,那些马 才停止了出汗。但是一停 止了出汗。马毛立刻就上 了霜。 人和马吃饱了之后, 他们再跑。这寒带的地方 ,人家很少,不像南方, 走了一村,不远又来了一 村,过了一镇,不远又来 了一镇。这里是什么也看 不见,远望出去是一片白 。从这一村到那一村,根 本是看不见的。只有凭了 认路的人的记忆才知道是 走向了什么方向。拉着粮 食的七匹马的大车,是到 他们附近的城里去。载来 大豆的卖了大豆,载来高 梁的卖了高粱。等回去的 时候,他们带了油、盐和 布匹。 P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