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上海文艺
原售价: 52.00
折扣价: 33.80
折扣购买: 《史记·太史公自序》讲记(外一篇)(修订本)(艺文志文库)
ISBN: 9787532178896
张文江 ,同济大学人文学院特聘教授,中国美术学院客座教授。主要研究领域:先秦文献源流,古代经典解释。主要著作:《钱钟书传》、《管锥编读解》、《古典学术讲要》、《〈庄子〉内七篇析义》、《〈史记?太史公自序〉讲记(外一篇)》、《潘雨廷先生谈话录》(记述)、《探索中华学术》。点校《学易笔谈?读易杂识》,整理《潘雨廷著作集》13册19种。
又记 大疫期间,闭户修订文稿,惊觉时间的流变。二十一世纪正开启第三个十年,世界格局在激烈调整,检验各种组织的底盘,有危亦有机。新的趋势逐渐形成,而疫情影响有多深远,还需要观察和评估。于古典学人而言,对现实状况的感知,终究要回归文明的核心。于此书可以概述的,大致有以下几点: 一、《史记》始于黄帝,对华夏文明共同体的形成,有重要作用。在今天,研究中国史应该放在世界史背景下加以考察。而理解《史记》的成就,也应该放在世界史背景下加以考察。 二、对《史记》在华夏文教系统中的地位,有“子”或“史”之说。以“拟经”当之,更符合作者的本意。此“拟经”和其他人(如扬雄)遍仿群经相比,还有所不同。 三、《史记》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是彼此联系的网络。对整体的认知偏差,牵引着各阶层人物命运的波动起伏,精彩纷呈。为时代推出的格局主持者,其认知偏差的关联尤其巨大。 四、《史记》记述《易》与《春秋》的关系,见《司马相如列传?赞》:“《春秋》推见至隐,《易》本隐之以显。”二经互为隐显,含意至深。此说未见他处,应该来自杨何系的口传,值得反复体会。 张文江 2020年3月22日 作品看点 ★于古典学人,对现实状况的感知,终究要回归文明的核心。 ★《史记》始于黄帝,对华夏文明共同体的形成,有重要作用。在今天,研究中国史应该放在世界史背景下加以考察。而理解《史记》的成就,也应该放在世界史背景下加以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