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附中整本书阅读取胜之道:让阅读与作文双赢

人大附中整本书阅读取胜之道:让阅读与作文双赢
作者: 于树泉 吴凌
出版社: 中国青年
原售价: 59.90
折扣价: 39.00
折扣购买: 人大附中整本书阅读取胜之道:让阅读与作文双赢
ISBN: 9787515364636

作者简介

于树泉,北京市语文特级教师,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部编语文教材评审专家 ,有“首都名师”“金牌教师”之誉。撰有《人大附中中考作文取胜之道》(合著)《人大附中高考作文取胜之道》《〈道德经〉妙解、导读与分享》等多部著作。诗作曾入选钓鱼台国宾馆中华诗词晚会,并在中央电视台播出。 自2010年起,和同事带领学生一边阅读整本书,一边写读书笔记。三年下来,人均读书二三十部,写读书笔记两三万字,读写能力大为提升,一举走出“不会读书、不会作文”的集体困境,实现了读书写作双赢。 吴凌,人大附中语文高级教师,现担任语文教研组副组长,曾获北京市中学紫禁杯优秀班主任、北京市教学现场课比赛一等奖等荣誉。从教24年,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在教师和学生中颇得好评。近十年来,尝试将“名著阅读”带入语文课堂,与同事进行语文课程改革。致力于引导学生做真人,读好书,爱生活,乐此不疲,孜孜以求。

内容简介

第三章 怎么阅读整本书 培养兴趣的方法有很多, 比如推荐一本书之前先设置一个悬念,或者放一段相关的视频来吸引孩子的注意等等,都会收到较好效果。在引导学生阅读孙皓晖先生的著名长篇历史小说《大秦帝国》时,我们更体会到培养兴趣的重要。 1. 典型引路,激发兴趣 记得当初我把一套6部11卷煌煌504万言的《大秦帝国》拎到初一(1)班教室、放到讲台上,告诉他们这将是我们接下来要读的书时,孩子们一下子被惊到了:“这么厚的书,我也啃不动啊”“再说我能看懂吗”“我对历史书不感兴趣”……七嘴八舌,议论纷纷,声音里充满畏难、抵触与拒绝。面对孩子的一片反对声,我说:如果看一部滥书,再短你也会觉得长;而一部好书,再长你也会觉得短。比如我们刚刚读过的《平凡的世界》,有3卷100多万字,够长的了!可不少同学读完后却意犹未尽,埋怨路遥写的太短了——为什么不接着写第4卷第5卷呢? 为什么不一直写下去呀!甚至有个同学自己索性去为《平凡的世界》续写第四卷。《大秦帝国》也是这样。虽然她的篇幅相当于《平凡的世界》的5倍,对我们有相当的考验性,虽然对于仅仅初一的我们,这部书真的太长了太厚了,但是它实在太棒了!读了这部书,她带给你的成长与进步,会让你终生难忘。希望大家尽量去读,最先读完的同学,老师会送你一份意想不到的惊喜。 一个多月后,一次课间,语文科代表可心同学来到讲台:“老师,我把《大秦帝国》读完了。”“真的?”我有点不敢相信。“我还写了8篇读书笔记呢。”边说边把自己的读书笔记交了上来。一看她的读书笔记, 发现她果然读完了《大秦帝国》! 第二天上课,我表扬了可心,同时兑现奖励——首先,我把写给可心的一首小诗抄在黑板上: 赠可心 可心可心,端正可心。 钟灵毓秀,蕙质兰心。 天赋异禀,玉壶冰心。 头雁领飞,群雁归心。 在诗中,我对可心同学极尽赞美,把夸奖女孩儿最美好的词汇都用上了。我说:可心啊可心,你实在是太可心了!在家里你是个好孩子, 可父母的心;在学校你是个好学生,可老师的心。天地所赐的灵慧,香草兰花的品貌汇聚在你的身上。你天分很高,又勤奋好学;心底澄澈, 冰心一片。有你这样的头雁领飞,全班同学怎会不跟上你速度,飞向读书的广阔蓝天? 看到这首诗,孩子们惊讶得眼睛睁得大大的,好像在说:怎么?只凭爱读书,就可以得到老师的诗,并且在诗中把你夸成这样?这也太让人眼红了!紧接着,让孩子没想到的是,我又宣布了第二个奖励:专门出一期“可心读书笔记专辑”,把她的8篇《大秦帝国》读书笔记作为范文,印发给年级每个同学。这个奖励可太有冲击力了!因为年级范文把关很严,谁能出一篇范文都是一种荣耀,而可心同学一次就拿出8篇范文,怎不让同学羡慕得眼红心跳呢? 上进自强是孩子的天性,每个孩子都不甘人下,看到自己的同学连获两项特殊奖励,孩子们再也坐不住了,一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从此,班里掀起阅读《大秦帝国》的热潮。书中摄人心神、动人魂魄的内容,让孩子们爱不释手,一部504万字的长篇巨制,有同学竟然在读了一遍后,再读二遍、三遍;有同学读完《大秦帝国》,又远赴大秦故地咸阳、骊山、函谷关踏访——读过《大秦帝国》,学生的人文视野大为开阔,语文素养明显提升,精神世界日益丰富,人生格局得以拓展。年级范文出现井喷现象,考场作文也越写越好。 2. 营造气场,培养兴趣 一套《大秦帝国》读下来,孩子不仅阅读能力大为提升,而且读书笔记的写作积极性爆棚,优秀范文成批涌现。这一切变化都离不开“场”的力量。 那么,我们是怎么做的呢? 首先告诉孩子:我们为什么要读这套书,因为她不仅是文学,也是历史,并且不是普通的历史,而是两千多年以来中华民族的历史源头, 承载着中华民族辉煌灿烂的原生态文化,是最为波澜壮阔的历史篇章。有人说过“读史使人明智”,否则“人不知古今,襟裾而牛马”,可见读史有多重要。《大秦帝国》是真实与虚构的艺术存在,是最开放、最原始、最无情、最铁血、最震撼的历史,是十分遥远而又魅力无穷的战国风采,是帝王将相辟野开疆的英雄史诗……她对于我们的生命成长,实在是太重要了—— 这么一讲,孩子从道理上开窍了。 其次,推荐《大秦帝国》之后,我们不仅要求同学共读,而且提倡亲子共读、师生共读。于是,在一个限定的时间段里,在同一个年级之内,所有的同学、老师和家长的注意力便在同一部书上聚焦。无论课上课下、校内校外,还是师生亲子之间,便形成了一个热门话题。大家关注的人物、热议的故事、分享的感受都彼此相关。于是,一个能量场渐渐形成了。 再次,《大秦帝国》与《史记》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在推进《大秦帝国》的阅读时,我们开设了《史记》的选修课。老师在选讲《史记》的过程中,总是有意识地带入《大秦帝国》的相关内容。还记得有一次,想到孩子们对《穆斯林的葬礼》的感动、对霍达炉火纯青语言艺术的崇拜时,信口讲了这样一件事:曾经有读者问霍达,你怎能写出这么好的作品,跟谁学的?霍达莞然一笑回答说“司马迁”。我相信在我们的生活里,说不定哪一天,你的作文也会写得好得不能再好。到时也会有人问你:你的作文好到不可思议,跟谁学的?你会微微一笑说:《大秦帝国》。老师此话一出,孩子们眼睛刷地亮了。 最后,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和空间,设计一些和《大秦帝国》内容相关的活动,为推动阅读这套长达11卷的“大部头”造势。于是, 教室里的板报一期接一期地登出了“徙木立信”“合纵连横”“围魏救赵”“指鹿为马”“焚书坑儒”等成语故事;课前3分钟演讲活动,讲起了孙膑庞涓、张仪苏秦、李冰父子、白起赵括、李斯韩非、项羽韩信等历史人物。课上分享的读书笔记是《商鞅,我梦见了你》,课下探究的是“神人鬼谷子”……总之,言谈话语,耳濡目染,尽是大秦风采。兴趣一旦调动起来,就会一发而不可收。 一年一度的校园戏剧节快到了,我们别出心裁,在全年级4个班发起了《大秦帝国》专场演出活动。鼓励各班同学全员参加,每个班成立3个剧组,同学自愿组合,编剧、导演、演员一概自定,道具、服装自备,自编自导自演。最后每个班推选一个优秀剧目,在戏剧节时,在学校礼堂面向全校演出。此事一经宣布,孩子们一片沸腾。为了编好剧本、演活故事,大家一遍又一遍地去阅读《大秦帝国》的有关章节,从而推进了年级整体阅读高潮的早日到来,同时,自编自演等一系列组织、排练活动,还锻炼了大家的综合发展能力。戏剧节到来那天,在学校礼堂的舞台上,《徙木立信》《六国会盟》《荆轲刺秦》等剧目的精彩演出获得了广泛好评,《大秦帝国》的阅读活动也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3. 激活课堂,发掘兴趣 记得有一次去上课,发现几个孩子围绕“《大秦帝国》与《三国演义》哪个更好”发生争论,彼此据理力争,互不相让。一个孩子说:“我更喜欢《大秦帝国》,它太丰富啦,再说它也不只是文学!”听到这句话,我灵机一动,觉得应该抓住这个契机,改变原定上课内容,上一节活动课。上课第一句话说道:今天我们要上一节活动课,探讨一个大家都感兴趣的话题。说完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一句话:“《大秦帝国》不只是文学,还是什么?”接着提出活动要求:按照座位次序,依次来黑板写出自己的答案,而且每人只能写一个答案,前后同学不许重复。 此话一出,教室里的热烈气氛立刻爆棚。同学们一个个小脸涨红, 眼睛放光,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一分钟的准备时间还没到,第一个同学已经冲上讲台,刷刷几笔写出了自己的答案:兵器学。 随后,一个接一个的不同答案出现在黑板上: 历史学、经济学、法学、儒学、道学、墨学、战争学、宫廷学、民俗学、理政学、仓储学、土木学、营造学、管理学、伦理学、祭祀学、外交学、人际学、训诂学、服饰学、纵横学、厚黑学、占卜学、机械学、礼仪学、朝政学、宗教学、社会学、论辩学、成功学、桥梁学、设计学、堪舆学、阴阳学、物理学、植物学、天文学…… 40个答案出现在黑板上之后,下课时间还没到。于是,第二轮写答案又开始了: 心理学、关系学、后宫学、美食学、养生学、品酒学、弓弩学、舟船学、筑城学、博弈学、酿造学、机关学、园林学、战阵学、工艺学、礼学、数学、水学、化学、农学、武学、商学、玄学、战略、战术、间术、相术、权术、驭术、韬略、音乐、舞蹈、星象、阳谋、语言、文化、名家、茶艺…… 在被激活的课堂上,孩子们发现与创造的火花频闪,兴奋与快乐的掌声交融。他们领悟着,收获着,成长着,尽享阅读的乐趣与幸福。当最后一个同学来到讲台时,黑板上出现这样一行字:《大秦帝国》是一部魅力无限、正能量满满的百科全书。答案写完,下课铃声响了。我相信,像这样的一节课所带给孩子的快乐与幸福,不仅会洋溢在他们的脸上,还会荡漾在他们的心里,久久不去。这次课之后,班里阅读洋洋504万字的《大秦帝国》的气氛更浓了。正如吕炟麟同学在作文中所说,这套卷帙浩繁的《大秦帝国》,成了自己生命成长的“养分”。 ...... 1、名校名师教你学习大语文,掌握真本事。开创性地将“整本书阅读”大语文教育有机融入课程设计和课堂教学,开启读写合一的大语文时代,让教学育人更有道,让读写树人更有魂。本书与《人大附中中考作文取胜之道》《人大附中学生这样学语文》和《人大附中高考作文取胜之道》构成了基础教育语文学习有机整体。 2、点智慧之灯,开写作之门:怎么读,读什么,读出什么/怎么写,写什么,写出什么。本书是人大附中整本书阅读活动系统而全面的宝贵经验总结,是老师引领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的智慧结晶,是学生走进整本书、提升读写能力的重要成果。作者把这些毫无保留地分享出来,旨在让更多的学生、老师和家长从中受益,发现自己最想要的内容。 3、有章法地让孩子爱上阅读——在孩子漫长的人生岁月中,1—18岁最神奇,最宝贵,最美好。这18个年头里:学前6年,小学6年,中学6年,三个“6”排列起来,是个寓意美好的“666”——特别棒!这三个“6”,还是个循序渐进的“读书黄金期”:学前启蒙,小学开智,中学跃迁。尤其中学阶段,可谓“黄金期中的黄金期”,抓住这稍纵即逝的宝贵时光,去“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的未来。 4、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才是语文学习的康庄大道,获得成绩与精神双丰收!本书适合学生自学、老师导学、家长督学,开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的加速器,形成开放、多维、立体、开阔的文化视野和成长型思维,更是提供了大语文教育的方法和策略,让教师和学生、家长在课堂教学和家教指导中,明确目标,掌握方法,达成显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