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科学
原售价: 118.00
折扣价: 81.50
折扣购买: 入门与出道(在科学院工程院亲历札记及我的早年)
ISBN: 9787030608734
葛能全,湖北通城麦市人。1938年12月生,1963年湖北大学毕业后到***从事科学管理和学部工作。曾任钱三强先生专职秘书多年,后调中国工程院工作。长期进行科学技术史、科学人物、科学事件与科技政策的调查和研究。主要作品有《钱三强传》》《中国历代科学家传》《科学的荣辱》《科学技术发展发明纵览》《***院士自述》等。
我的家乡我的家 我是乡下人 我的家在湖北省通城县麦市镇许家湾,地处鄂东南边 陲,位于鄂湘赣三省交界处,邻接江西省修水县和湖南省 平江县。 据《通城县志》,通城建县始于宋神宗熙宁五年,当 时将崇阳县的几个乡并人通城镇设立县制。以公历计那是 1072年。出于对家乡历史的兴趣,我便中查考了周谷城任 名誉主编的《中国事典》(沈阳出版社1992年版),得知 宋神宗统治时期,差役**繁重,区划不一,有的州土地 面积和户籍,仅相当于一个县,有的县仅相当于一个镇或 一个寨子;而且州县设置过多,造成吃公粮的官吏也多, *加重了民众的负担,所以下令在全国合并和撤销一些州 县的建制,至熙宁八年(1075年),三年时间共撤并州及 *监31处、县127处。 以上,应该是通城设立县制的大历史背景。 还有一个情况,历**有名的“王安石变法”(又称 “熙宁变法”)也发生在这个时候。宋神宗接*改革家王 安石的主张,颁布了一系列推动经济发展的法令,诸如《 青苗法》《市易法》《免役法》《农田利害条约》(即《 农田水利法》)等,在通城设县当年,朝廷还颁布了一个 “方田均税法”,内容包括方田和均税两个方面。按照这 个法令,要对田亩重新进行清查丈量,以东西南北千步见 方的面积作为丈量田地的单位,称为一方,因而称“方田 ”;丈量过后,再依据土质定其肥或瘠,分为五等确定税 额高低;还规定,荒地归于“耕作之家”,不毛之地可以 自由佃种,农民经营山林川泽及水塘、河堰之类的副业, 一概不许征税……这些措施,尽管实行时间较短也不够有 力,但对于通城这方小农经济社会延续已久的地域,产生 了直接而深远的影响。以我的印象,以上措施的实施和影 响,一直延续到20世纪中叶,也就是1950年的“土地改革 ”运动。 我的出生地叫许家湾,顾名思义应该是许姓集中地, 其实不然,这里基本没有许姓,*大多数人姓葛,而且远 远近近都能联上谱系。为什么“许家湾”的人不姓许?这 个问题小时候就萌生在我脑海里:不远的“何家圾”住的 都是姓何的,“李家塅”都是姓李的,唯独“许家湾”, 没有姓许的都是姓葛的?无数次询问过长辈,同辈伙伴们 也时常一起瞎猜议,得不出答案。 不知道何许人在何时编出一个说法,传到了我们耳朵 里,说很久很久以前,“许家湾”住的许姓,因遭遇瘟疫 全死了,后来有姓葛的迁徙到这里,人丁繁盛起来了,却 忘了*改地名。这是我儿时记忆的传闻,很可能是长辈们 为了蒙哄好奇孩童编造出来的故事演绎罢。 九宫山的故事 通城县是个山区,东、南、西三面环山,交通不便利 ,经济不发达,是名副其实的乡僻之地。因为这样一些自 然条件制约,通城总被强势的历朝历代官府所忽视,然而 这里的崇山峻岭之险,却往往被弱势者看中并加以利用, 权当屯兵蓄锐,或*城夺寨、或再起东山的风水宝地。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