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赣边革命老区振兴与合作发展研究
作者简介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研究所重点研究我国公共政策、危机管理、社会治理、文化建设、智库建设、人力资源开发、企业家队伍建设,提出政策建议。承担相关领域政策解读和评估;开展相关领域的国际合作交流;开展全国政策咨询系统人力资源培训;提供相关咨询服务。
内容简介
加大对湘赣边革命老区振兴与合作发展的支持力度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一)湘赣边革命老区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推动湘赣边振兴发展是践行中国共产党庄严承诺的重要体现 湘赣边革命老区包括湖南平江、浏阳、醴陵、茶陵、炎陵、攸县、桂东、汝城、安仁、宜章等10个县(市、区),江西井冈山、永新、遂川、莲花、上栗、芦溪、铜鼓、万载、修水、上犹、崇义、湘东、安源和袁州等14个县(市、区),合计24个县(市、区),总面积5.05万平方公里,人口1365万人。历史上著名的秋收起义、湘南起义、平江起义、三湾改编,以及第一支工农革命军、第一面工农革命军军旗、第一个省级苏维埃政权、第一个工农兵政府,都在这片热土诞生和建立。它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中国人民军队的重要建军地,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湘赣边区人民创造了中国革命史上的多个“第一”,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要贡献和巨大牺牲。据统计,从湘赣边革命老区走出了180多位开国将军,在革命战争中牺牲的烈士多达30万人。湘赣边24个县(市、区)中,有18个属于一类老区,6个属于二类老区。 由于战争创伤的长期影响以及自然地理、基础设施、经济条件等多方面因素制约,加上政策扶持偏弱,至今湘赣边经济社会发展仍然滞后,与临近区域的差距还比较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艰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特征较为明显。湘赣边24个县(市、区)中有17个县(市、区)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低于所在省份平均水平,经济体量总体偏小,安仁、炎陵、汝城、桂东、崇义、井冈山、上犹、莲花、铜鼓等9个县(市、区)的地区生产总值还不到100亿元。24个县(市、区)中有一半是原国家级贫困县,虽大部分已摘帽,但仍需后续帮扶,改善民生的压力依然很大。区域基础设施质量不高,高铁在整个区域铁路运营网中只占24.7%,除醴陵、袁州等少数县(市、区)外,其余20多个县(市、区)还没通高铁,甚至还有铁路空白,高速公路在区域公路网中的占比仅为2.1%。推动湘赣边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既是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应有之义,也是深入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具体体现,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基本要求。 (二)推动湘赣边振兴与合作发展是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完善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的重要举措 从地理空间看,湘赣边革命老区具有“连东接西”的战略区位优势。从国家层面加大支持力度,推动湘赣边革命老区振兴与合作发展,鼓励地方探索新时期跨区域合作新机制新模式,将有利于更好地发挥湘赣边区域战略腹地效应和区域比较优势,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形成区域协调联动发展格局。同时,湘赣边革命老区也是建设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生态屏障的重要连接载体,进一步提升合作层次、深化合作发展力度,也有利于提升我国南方地区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有助于提高区域生态文明水平、增强区域绿色发展能力,为区域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基本的资源环境支撑。 (三)湘赣边革命老区合作发展积极性高、合作基础良好,亟须国家层面的高层次组织协调机制和扶持政策 近年来,湘赣边24个县(市、区)主动打破“一亩三分地”思维定式,围绕区域协调发展进行积极探索并取得一些成效,区域发展的整体性和协同性有所增强。省级层面,湖南、江西两省先后签署了《进一步推动赣湘合作框架协议》《共建赣湘开放合作试验区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现代农业协同发展框架协议》等合作文件。县(市、区)层面,宜春与长沙签署了《长沙市与宜春市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赣湘边区经贸合作产业园合作协议》;袁州与浏阳签署了《长沙市浏阳市与宜春市袁州区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萍乡与株洲、长沙签署《赣湘开放合作试验区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湘赣边县(市、区)还采取轮值制,连续召开了5次湘赣边合作会议。调研中发现,湘赣边各地政府和企业对进一步加强区域合作发展意愿强烈,合作发展的空间与潜力也很大。但总体而言,由于缺乏国家层面的高层次组织协调机制和扶持政策以及具体协调机构,目前湘赣边区域的合作成效有限,亟待从国家层面破解这一困境、推动老区振兴发展。 湘赣边革命老区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本书从湘赣边革命老区振兴与合作发展的战略意义和机遇挑战、湘赣边革命老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研究、共建乡村振兴示范区的思路与建议、产业协同发展、红色文化传承与利用问题研究、共建生态文明示范区研究,以及协同保障和改善民生研究等进行专题研究,指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是湘赣边革命老区振兴与合作发展面临的根本性挑战,加大对湘赣边革命老区振兴与合作发展的支持力度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本书内容翔实,资料丰富,研究深入,为读者了解湘赣边革命老区振兴与合作发展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