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录(英文版)(精)/世界学术经典

思想录(英文版)(精)/世界学术经典
作者: (法)布莱士·帕斯卡|责编:徐玲|总主编:庄智象//林骧华|校注
出版社: 上海译文
原售价: 128.00
折扣价: 82.00
折扣购买: 思想录(英文版)(精)/世界学术经典
ISBN: 9787532786862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布莱士?帕斯卡(Blaise Pascal)是17世纪法国数理科学家、思想家、哲理散文集大师,也是近代第一个试图跳开理性主义窠臼、关注自由意志的哲学家。其人生短暂,享年39岁,著述颇丰,贡献多多,尤其在数学和物理学领域成绩最大。

内容简介

\"【精彩书摘】: 一、帕斯卡其人 布莱士?帕斯卡(Blaise Pascal)是十七世纪法国数学家、物理学家、散文大师,也是近代第一个试图跳开理性主义窠臼,关注自由意志的哲学家。 1623年6月19日,帕斯卡出生于法国多姆山省克莱蒙费朗城。帕斯卡三岁丧母,加上自幼体弱多病,因而未曾接受学校教育,由父亲艾基纳(étienne Pascal, 1588—1651)亲自教育和培养。帕斯卡天资过人,幼年时期就表现出了对研究自然的兴趣和卓越才能。他12岁时独自发现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180度;16岁时发现著名的帕斯卡六边形定理(即“圆锥曲线内接六边形其三对边的交点共线”);17岁时写成《圆锥截线论》,与笛卡尔(René Descartes,1596-1650)、德扎尔格(Girard Desargues,1591-1661)一道开辟了近代几何学;19岁时设计并制作了一台能自动进位的加减法计算装置,被称为世上第一台数字计算器,为以后的计算机设计提供了基本原理;23岁时制作了水银气压计,后又进行过一系列气压和真空试验;30岁时提出流体能传递压力的定律,即所谓帕斯卡定律,从而奠定了近代流体力学的基础;31岁时写成《液体平衡及空气重量的论文集》(1663年正式出版);35岁时以积分学的原理解决了摆线问题(1658年完成《论摆线》),为后来莱布尼茨(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1646-1716)建立微积分学奠定了基础。自1655年开始,帕斯卡隐居修道院,转入神学研究。他从怀疑论出发,认为感性和理性知识都不可靠,从而得出信仰高于一切的结论,写下《致外省人信札》(1656)、《几何的精神》(1657)、《思想录》(1658)、《写在签名的形式》(1661)等经典著作。1662年8月19日帕斯卡辞世,终年仅39岁。 帕斯卡在其短暂的人生里作出了诸多贡献,并以在数学及物理学中的贡献最大。其科学业绩曾被十八世纪百科全书派的科学家达朗贝尔(D’ALember, 1717-1783)誉为阿基米德与牛顿二者工作的中间环节。后人为纪念帕斯卡,用其名字作为国际单位制中的压强单位“帕斯卡”,简称“帕”。《思想录》是帕斯卡转入神学研究后的哲理散文集,集中体现了他对基督教信仰的辩护,首次出版于1670年。 二、帕斯卡《思想录》的成书背景 1646年以前,帕斯卡一家信奉罗马天主教。就在这一年,帕斯卡的父亲生了一场病,这让他们有机会接触了波尔?罗雅尔(Port-Royal)修道院的神职人员,并接受了詹森派(Jansenism)的神学观念和简朴道德观。詹森派是十七世纪罗马天主教奥古斯汀派(Augustinianism)的一支,其主要教义是否定自由意志,接受命运安排,宣扬神的恩典(而非善举)才是获得救赎的关键。1656年,詹森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安托万?阿尔诺(Antoine Arnauld, 1612-1694)遭到巴黎索邦大学神学院的封禁,帕斯卡受人之托为其辩护。他以匿名形式,连续发出了十八封《致外省人信札》,与耶稣会(Jesuit)进行了针锋相对的论战。在论战的同时,帕斯卡笔录了所思所想,及至近千条,准备辑录成《为基督教辩护》。有些条目(以下皆称“则”)的论述已经完成,篇幅丰满,语言流畅,含义隽永(如第72则等);有的条目则只是灵光乍现的记录,残片式行文,未及展开论述,甚至是只言片语,失于完整,如第78则:Descartes useless and uncertain (笛卡尔无用且不确定)。这些缺憾随着帕斯卡于1662年的辞世而成为永远的遗憾。1670年,这些笔录经后人整理为帕斯卡《思想录》出版。 \" 【编辑推荐】:《思想录》通篇充满了矛盾辩证法思想,在西方哲学和宗教思想史上有其独特的地位和价值,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被认为是法国古典散文的奠基之作,也对当下我们认识自身,正视人生有着积极的启示意义。当然,书中许多消极的思想,诸如人生脆弱不堪、人生如梦、世事无常、理性不能确定信仰等需要在学习中批判、在批判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