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国纺织
原售价: 29.00
折扣价: 22.60
折扣购买: 改变观念改变命运(观念改变品质)
ISBN: 9787506467063
第一章 改变命运从改变观念开始 著名企划人詹宏志曾说:“观念就是力量,仅仅认知上的改变,就是 力量无穷的创意,创意不一定是改变了东西,有时候只是改变了自己,改 变了想法。”作家郭泰认为,所谓改变观点就是用不同的看法,去看早已 习以为常的事物,别小看了“改变观点”,它经常是解决难题与开发新产 品的创意之钥。很多人在固定的生活圈里处久了,思维模式变得有些僵化 ,造成创意及活力的日益减损,无法打破习惯思考的模式,逐渐在狭小的 领域里打转,框住了自己的世界。 改变观点看似容易,实则难也,所谓“知易行难”,一般人都有些先 人为主及固执的因子存在,要改变既有的想法及观念是非常不容易的,所 以通常从事较有变化性工作的人,较能接受新的看法及观点,例如广告撰 稿员、作家、艺术家、演员、美术指导、创意总监、时势观察者、传播媒 体工作者等,皆要比一般人更能嗅出趋势的倾向,而能领导潮流走在时代 的尖端。 观念上的小小改变,对生活的看法有时会大不相同,重新睁开眼睛看 看这个世界,人生也许会因此而改观。“开发新观念并不困难,难的是从 旧观念跳出来,转换思维模式的最大敌人便是习惯。”我们如果习惯于平 日的思考模式,则大多数的决策行为均受到思维所控制,所以,人在不知 不觉中受到思维的制约。 要改变观点,首先要改变自己对认知上的一些看法,例如有些事情看 似绝不可能发生,结果却往往出人意料。要避免因自己太主观而产生闭关 自守的观念,就必须放开自己在形式上的一些想法,唯有先放弃自己先人 为主的观念,才能有新的创意及点子产生,并发挥新的想法、新的创意。 很多人没有等到成功的来临就临阵脱逃了。 很多人一辈子平平庸庸地过日子,并不是才华不如人,而是提早放弃 了自己的梦想。许多父母阻止子女追求更好的生活,认为那是无法达成的 梦想,所以他们要子女们满足现状,做一份寻常的工作,过着平凡的生活 。其实很多著名企业家及成就大事业者,均是出身贫穷或是平凡的背景。 假如你想开创事业,不要因为学历不高而放弃,不要因为没有足够的 钱而放弃,不要因为没有足够的时间而放弃,不要因为这个行业太多人竞 争而放弃,不要因为别人的否定而放弃,不要因为经济不景气而放弃,不 要因为年龄太大而放弃,因为不放弃才有成功的希望。 丰群集团董事长张国安在70岁的时候还能经营大事业,他在60岁之际 从汽车工业领域跳到量贩店流通领域,并且开创了他事业的第二春。1926 年生的张国安曾在青年创业协会演讲中透露自己为何老当益壮的秘诀,他 说:“经营事业必须有危机意识,随时提醒自己,所以要忘掉自己的年龄 ,危机感和不安全感造就了我。”或许有人认为以他60岁之龄才跨人一个 新的领域却有这番成绩,真是不可思议,其实有很多人退休后才开始开创 自己的事业。年龄的大小并不是创业成功的最重要因素,投资事业除了投 “钱”外,还必须投“心”,如此创业才会成功。 不管做任何事,都不要轻言放弃,如果放弃了就没有成功的希望,所 谓:“行百里半九十”、“为山九仞功亏一篑”,皆是说明成功是属于坚 持到最后一分钟的人。若不能坚持到底,只有白白浪费了前面的一切苦心 ,徒劳而无功,“不要轻言放弃”是人生中最高的准则之一。 如果你想做些自己想做的事,就必须抱定目标勇往直前。创业不是个 简单的游戏,必须全心投入,其中影响成败的因素极为复杂,创业者更需 要有相当大的勇气及独立自主的精神才能竞其功。有人说:“人生有梦, 筑梦踏实”,如果把梦想只停留在梦想阶段,那么就永无实现的一天,何 不趁年轻时让梦想成真。希望你能“圆一个人生的梦想”,做个掌握自己 生活的主人,永远都不要轻言放弃。 “人生之路何其长,不必为了慢一步而怀忧丧志;人生之路何其阔, 不必为了挫折一时而丧失信心。” 有些事情在当时看起来实在是糟糕透了,结局却圆满得不得了,人必 须有远见。因此,人生之路要定得长长远远,不必为一时的困顿而“困” 住自己,应从挫折中培养奋起的勇气。成功者和失败者最大的不同是,成 功者知道如何“熬”过挫败和失望的岁月,而失败者反之。 “我们从失败中学到的功课,通常比从胜利中学到的还要多”。挫折 及失败,“就好像是一个充气的皮球,你打它一下,它跳得更高,你愈害 怕它,它愈坚强”。如果遇到挫折时,转个身,不就是海阔天空?因为“ 你必须从过去的错误中学习,而非依赖过去的成功”。 在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人是能面对挫折,另外一种人则是逃避 挫折。任何走向成功的路上,必然有无数的挫折,因为挫折愈多,成就也 会愈大,成功总是躲在挫折的背后,未曾遭遇过挫折的人,他的成功一定 是不能长久的。 人必须培养应付挫折的能力,唯有能够应付挫折的人,才能把每一次 的挫折都看成一个警讯,除不断修正自己的方向外,还继续朝着理想迈进 。而任何一个成功的人,都是这样走过来的。 因为我们每天都必须面对无数挫折,要如何把挫折及困难变成人生的 一种历练,就考验着每个人处理及面对挫折的能力,只有面对它、正视它 ,不要逃避它,才可能化挫折为动力,让挫折成为一种过程。所谓“船过 水无痕”,不必把挫折当作伤痕,就让它像水面上的波纹,虽起了阵阵的 涟漪,但是不必留下痕迹。 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