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将锦瑟记流年--黄仲则诗传(精)

聊将锦瑟记流年--黄仲则诗传(精)
作者: 安意如
出版社: 人民文学
原售价: 38.00
折扣价: 25.10
折扣购买: 聊将锦瑟记流年--黄仲则诗传(精)
ISBN: 9787020142682

作者简介

安意如,作家,以细腻深入的古典诗词赏析独树一帜,因《人生若只如初见》而为人熟知。作品有《人生若只如初见》《当时只道是寻常》《思无邪》《观音》《陌上花开》《美人何处》《世有桃花》《惜春纪》《*月》。 《聊将锦瑟记流年》

内容简介

这个开端就像美艳而充满**的**花,摧损 着他的生命。 像世间任何一位平凡而又不平凡的少年一样, 他渴望着立身于世,渴望着建功立业,所以写下了 这首《少年行》: 男儿作健向沙场,自爱登台不望乡。 太白高高天五尺,宝刀明月共辉光。 彼时正是乾隆三十一年。乾隆二十年至二十四 年间,清廷平定准噶尔、天山南路大小和卓叛乱, 其势力范围尽归大清版图,重新命名为“**”, 胜利的激昂之气鼓舞着生逢其时的大清子民。 乾隆二十年,清*在格登山大破准噶尔部,叛 *首领达瓦齐败窜南疆,终被乌什回部擒获,交押 清廷。清廷在格登山立碑,由乾隆亲自记撰,是为 “格登碑”。 用兵多年,一朝安定边陲,剿灭心腹大患,在 当时的统治者看来,着实是可喜可贺的事情,连带 着当时大多数人,也踌躇满志,意欲报效**。这 般心思,直如唐人所言:“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 生。” 杨炯的《从*行》这样写道:“烽火照西京, 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 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我年少时读诗,总偏爱些激扬意气,觉得兴致 勃勃,所以对这首诗记忆犹新。杨炯是初唐人,少 年时即以神童举,应试及第,初时仕途顺遂,后被 族人所累,屡见迁谪,卒于盈川县令任上。与诗中 所言一样,“宁为百夫长”。其吏治以严酷著称, 不知是否有“崇武”这层心思作祟。 仲则亦言:“男儿作健向沙场,自爱登台不望 乡。”自有一番投笔从戎的慷慨意气。他可知,激 扬如唐人,后来也纷纷在战场上灰了心。 “回乐峰前沙似雪,*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 处吹芦管,征人**尽望乡。”这是中唐诗人李益 的诗作,说的是侥幸生还之人的悲凉惆怅。若是战 败了呢?只怕是,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 人。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诚是疏 狂人醉后伤心语。生死已不堪,亦不能计较。唯有 以身作剑盾,抵挡这战乱风尘,保全*多人的安宁 ,即使不是一世,只是一时。 边塞苦寒,熬白了少年头;战争杀戮,多少人 有去无回。这边红颜还在思量,昨夜闲潭梦落花, 可怜春半不还家,那边俊彦才郎已成枯骨,关山隔 阻,魂魄不曾人梦来。 这是普通将士的普遍遭遇,即便不以物喜,不 以己悲,胸襟豁达如范仲淹,也在征戍之时思及战 祸绵延之苦,悲从中来,作《渔家傲》:“塞下秋 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 嶂里,长烟落*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