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北京联合
原售价: 80.00
折扣价: 49.60
折扣购买: 先秦儒家哲学(傅佩荣的哲学课)(精)
ISBN: 9787559618818
傅佩荣,1950年生人,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历任台湾大学哲学系主任兼研究所所长,比利时鲁汶大学、荷兰莱顿大学讲座教授。早年师从方东美先生,后于耶鲁大学深造,受教于余英时先生,继而执教欧洲。他在宗教哲学、中国哲学(孔孟老庄思想),以及译解传统经典《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周易》《大学》《中庸》方面造诣颇深。 傅教授兼具中西文化之深厚学养,集四十年潜心研学之心得,以哲学建构和逻辑分析的眼光,搭建起东西方思想的桥梁,堪称中西文化之摆渡者。他治学态度严谨,理论创见迭出,在当今学术界享有盛名。
谈起儒家,每个人都好像懂一些,但若深究起 来,对其根本思想又不太清楚。这门课的目的,便 是要让大家从哲学的角度来看一看,儒家究竟在说 什么。 所谓哲学的角度,根据我学习西方哲学的经验 ,可归纳为三点特色: 第一,澄清概念。任何人都有责任澄清自己所 说的话,每个字都要有清楚的定义,如果有一个字 定义不清楚,那就不要用,这是哲学最基本的要求 。我们在社会上与别人沟通,其实很多误会都是可 以避免的—只要把话说清楚。 第二,设定判准。也就是判断的标准是什么。 譬如,大家都听说过“择善固执”,那么要怎么择 善?以谁的标准呢?标准怎么定的?理由何在?这 些都要清楚说明。 第三,建构系统。好的哲学必定有完整的系统 ,这个系统要能阐释人类以及自然界。这当然很难 ,科学家也承认:目前未知的部分,远远超过已知 。比如,宇宙还有很多黑暗物质是人类所无法解释 的,因此焦点必须回到人类自身。人类对于自身的 研究很微妙,每个人都了解一些,又无法完全了解 。所以,哲学家的“建构系统”,重点放在根本的 问题上:人类与自然界到底有没有来源,有没有归 宿? 中国人以“宇宙”二字代表自然界,上下四方 称为“宇”,往古来今称为“宙”,这两个字就包 含了时间与空间的整体。但是请问,宇宙有来源吗 ?有归宿吗?简单说,宇宙有一个开始,科学家解 释为大爆炸、大霹雳或黑洞,它自然也有一个结束 。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处于太阳系之中,而太阳系 的寿命,大概是80亿年。这个数字是我们难以想象 的。不过,宇宙只要有开始和结束,人类就可以运 用理性去思考。重点并不是探讨宇宙演变的过程, 而是去追问,人类活在宇宙之中,究竟有什么意义 ?俗话说,“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我们所 忧的是几十亿年啊。如果不能解释人从哪里来,往 哪里去,就无法回答人应该如何生活。 伟大哲学中的“应然” 谈论中国哲学时,我尽量不借用西方的术语, 但有时候绕不开,因为西方有些术语确实非常精准 ,比如“实然”和“应然”。宇宙万物就是“实然 ”,即实在的样子。我们所见的现实就是实然—春 夏秋冬,白天黑夜。人类的身体属于自然界,当然 也是实然,饿了就要吃、渴了就要喝、累了就要睡 ,否则无法继续生存。但是,人类除了实然之外, 还有“应然”,即应该怎么做。对于人类而言,如 果只看实然,无非物竞天择、弱肉强食,与其他动 物相比也没有特别之处。事实显然并非如此。身为 人类,就必须追问:我应该怎么做?这是很深刻的 问题。那么,“应该怎么做”的标准是什么呢?行 "首印限量赠送完整音频课程!傅佩荣新作,一本书,一个课堂,一次先秦儒家的真正复兴。聚焦论语、孟子、易经、大学、中庸五大原典要旨,开启叩问经典的哲学大门。·台湾大学公开课中点击量近200,000的先秦儒家哲学课首次成书;得到app订阅量超30,000的哲学老师傅佩荣教授再出力作。 ·能读懂、可实践的哲学。傅佩荣教授学贯东西,集四十年研学心得,以哲学理性诠释儒家思想精髓。借孔孟智慧,破解人生的孤闷虚无,还生活应有的色彩。 ·阅读与听课无缝结合,随时以恰当方式呈现当代人需要的知识与智慧。这不仅是一本书,还是一个随时相伴的课堂。眼睛累时,扫码听课;听不分明,请来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