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鉴赏辞典(图文本)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少年游 长安古道马迟迟①,高柳乱蝉嘶。夕阳岛外②,秋风原上,目断四天 垂③。归云一去无踪迹,何处是前期?狎兴生疏③,酒徒萧索⑤,不似去 年时⑥。 【注释】①长安古道:长安是中国历**数代古都,古诗文中,常以 “长安”代称京城。古道指通往长安的路,因长安为帝王所在之处,所以 通往长安的路又常被用来代称追逐功名利禄的道路。迟迟:行走缓慢。② 岛:一作鸟。③目断:望断,极目远望,到视力所及之处。④狎兴:游冶 玩乐的兴致。⑤酒徒:饮酒欢乐的旧友。萧索:稀少。⑥去年时:一作少 年时。 【鉴赏】柳词题材较为广阔,主要内容有羁旅行役、男女恋情和都市 生活三个方面。本词是以小令写“羁旅行役”的代表作。 上阕以写景为主,但景中含情。“长安古道”二句,作者纯用白描, 勾勒出仕途嘈嘈、如群蝉鸣柳般的景象。一个“乱”字,实写蝉声,暗指 心情。起首两句近景描写,已然声情并茂。举目远望,夕阳西下,寒风骤 起,旷野上一片苍茫。寥寥几笔便极形象地将野外清旷空阔的图景展现在 读者面前,凄清冷落的感触,落拓飘零的悲凉溢于言表。 下阕借景抒怀。“归云一去无踪迹”,在纷乱的人世上,一切不也如 此吗?于是词人追问:“何处是前期?”“前期”指往昔的期待和愿望。 以“归云”为喻,写一切期望已落空,人似浮云影不定,其弦外之音,不 难体味。自然而然地引出结句,直写自己**的寂寥落寞。早年失意之时 ,“幸有意中人,堪寻访”,而今与歌伎们狎玩之兴已冷落荒疏,当年宴 饮欢聚的旧友也*见甚少,一切都不比过去的光景了。这正是作者“悲秋 ”的原因。“不似去年时”犹如痛彻心脾的呐喊,悲叹自己的落拓无成, 道出作者深刻的哀伤。同时,全词在“失落”之外,弥漫着一种情感无寄 的悲哀,那伤今感昔的慨叹,*令人同情,启迪人思。 全词情景交融,虚实相应,不饰藻绘,语淡情深,可以说是一首表现 柳永一生悲剧而艺术造诣很深的令词。 戚氏 晚秋天,一霎微雨洒庭轩。槛菊萧疏,井梧零乱,惹残烟。凄然,望 江关,飞云黯淡夕阳间。当时宋玉悲感,向此临水与登山①。远道迢递② ,行人凄楚,倦听陇水潺湲③。正蝉吟败叶,蛩响衰*④,相应喧喧。孤 馆度*如年,风露渐变,悄悄至*阑⑤。长天净,绛河清浅⑥,皓月婵娟 。思绵绵,夜永对景,那堪屈指暗想从前。未名未禄,绮陌红楼⑦,往往 经岁迁延。帝里风光好⑧,当年少*,暮宴朝欢。况有狂朋怪侣,遇当歌 对酒竞留连。别来迅景如梭,旧游似梦,烟水程何限?念利名、憔悴长萦 绊⑨。追往事、空惨愁颜。漏箭移⑩,稍觉轻寒,渐呜咽、画角数声残⑾ 。对闲窗畔,停灯向晓,抱影无眠。 【注释】①“当时”两旬:指当年宋玉曾面对秋色而悲,并在《九辩 》中写有“僚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的诗句。②迢递:遥远 。③“倦听”旬:指多次听厌了陇头流水的呜咽潺湲。此句是暗用汉乐府 《陇头歌》中“陇头流水,流离山下。念吾一身,飘然旷野”的句意,抒 发行役悲苦的情怀。④蛩:蟋蟀。⑤*阑:*深夜浓。⑥绛河:即天河、 银河。天称绛霄,银河称绛河,盖借南方之色以为喻。⑦绮陌:纵横交错 的道路。⑧帝里:即帝都,此指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⑨萦绊:束 缚、羁绊。⑩漏箭:古代皇宫以“漏壶”计时,标有刻度的木杆称漏箭。 漏箭移,指时光流逝变化。⑥画角:古乐器。用竹、木、铜或皮制成,状 如竹筒,外加彩绘,故称。古时*中常用来报昏晓,振士气,也可用来报 警**。此处指用画角报晓。 【鉴赏】本词是一首抒写羁旅行役之苦的杰作。 首叠以写景为主,着力描写黄昏的萧疏秋景,以衰景衬悲思。起首两 句点明季节、地点和气候。近处:深秋一场冷雨过后,栏杆边的秋**疏 叶败,井台旁的梧桐枝叶凋零;远处:斜阳残照在江关上,烟霭朦胧,秋 色苍茫。面对黄昏的萧疏秋景,作者心境凄凉,很自然地引起悲秋的感慨 ,近而联想到“当时宋玉悲感,向此临水与登山”。宋玉《九辩》云:“ 悲哉,秋之为气也!”宋玉以悲秋为发端,自伤生不逢时,怀才不遇。词 人与之产生共鸣,意在言外。“远道”三句,具体描绘“行役”的艰辛。 此情此景本已令人难耐,偏在此时又传来秋虫哀鸣之声,使游子*加心烦 意乱,不堪忍*。从所见到所闻,极写悲秋情绪。 第二叠由**景,写月夜幽思。已是夜静*深,游子却因孤愁难以入 眠。此刻,长天万里,银河清浅,皓月当空,如此良辰美景,*引发词人 “思绵绵,夜永对景,那堪屈指暗想从前”之叹。“未名未禄”三句,总 写入仕之前,生活狂放不羁,肆情恣意地及时行乐之态。以往昔沉浸歌酒 风月的欢娱映衬**之孤寂,*令人神伤。 第三叠暗合“思绵绵”三字,展开对往昔欢乐时光的具体描绘。“风 光好”、“暮宴朝欢”、“狂朋怪侣”、“当歌对酒”凸现了年少时恣情 狂荡的生活原貌,虽是虚笔,但仍逼真可见。“别来”二字陡然一转,用 “如梭”、“似梦”写时光飞度、岁月无情,隐含作者对人生的感悟,“ 烟水程何限?”看似轻问,几许愤懑,几许怆然,尽在言中。“何限”极 言经过的烟村水驿之多,道出了漂泊四方的孤独寂寞。而这一切都是为了 什么呢?经过层层铺叙,蓄势已足,终于逼出“念利名、憔悴长萦绊”的 点睛之笔。作者深切感到,一生东飘西荡皆是*“利名”所累,流露出对 功名利禄的厌倦和鄙弃。回忆已此,“空惨愁颜”。“空”字足见感慨至 深、痛悔恳切。从视觉、触觉、听觉极写孤寂凄清的难耐。寥寥几笔就把 一个心如止水、形单影只的艺术形象推至读者面前,言已尽而意无穷。 李攀龙云:“首叙悲秋情绪,次叙永夜幽思,末勘破名利关头*透。 ”(《*堂诗余隽》)全词层次分明,线索明晰,有力抒发了孤独寂寞之情 。此外,本调声韵**、平仄相叶。错落有致,声情并茂。赢得了“《离 骚》寂寞千载后,《戚氏》凄凉一曲终”(《碧*漫志》)的高度赞赏。(邱 明淑) 夜半乐 冻云黯淡天气①,扁舟一叶,乘兴离江渚⑦。渡万壑千崖③,越溪深 处④。怒涛渐息,樵风乍起⑤,*闻商旅相呼。片帆高举,泛画鹚⑥、翩 翩过南浦⑦。望中酒旆闪闪⑧,一簇烟村。数行霜树。残*下、渔人鸣榔 归去⑨。败荷零落,衰柳掩映,岸边两两三三、浣纱游女。避行客、含羞 笑相语。 到此因念,绣阁轻抛⑩,浪萍难驻⑾。叹后约⑿、丁宁竟何据?惨离 怀、空恨岁晚归期阻。凝泪眼、杳杳神京路⒀。断鸿声远长天暮⒁。 【注释】①冻云:浓云密布,凝结不开。②渚:水中间的小块陆地。 ③万壑千崖:崖,一作“岩”。晋代画家顾恺之赞颂会稽(在浙江)山川的 美景时说:“千岩竞秀,万壑争流。”此化用古语,既写山川壮丽景色, 又暗示出地点。④越溪:即若耶溪。在今浙江绍兴市南,相传越国西施曾 在此浣纱,泛指江南的河流。⑤樵风:大风。⑥画鹚:本为一种水鸟,白 羽,善飞翔,不怕风,古人常在船头上画其形象以图吉利。此代称船。⑦ 南浦:南面的水边,南浦出自屈原《九歌·河伯》“送美人兮南浦”,泛 指送别的地方。⑧酒旆:酒旗。⑨鸣榔:击木梆惊鱼,使鱼聚于一处,易 于捕捉。⑩绣阁:本指青年女子的住处,此代指妻子。⑾浪萍:波浪中的 浮萍,飘浮不定,比喻自己四处飘流。⑿后约:约定的相会*期。⒀杳杳 :渺茫遥远。神京:京城,此指汴京(今河南开封)。⒁断鸿:孤雁。古人 相传鸿雁能传书信。《汉书·苏武传》:“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 帛书。”本是欺骗单于的虚说,此指书信断*。 【鉴赏】本词是一首一百四十四字的长调。作者以一个孤独游人的口 吻,写出了耳闻目见的与内心所感的巨大落差,充分展现其“善于铺叙” 的特色。 首叠概写乘舟南下时的经历,生动地描绘了越溪的水光山色。首句点 明时令,二、三句写出发情况,意在说明心情轻快。下分三层写江行景况 ,溯江上行,会稽山水的奇秀峻美,用典故括之,词约意丰,蕴含深厚。 “怒涛”三句,写小船驶出沟壑,江面渐宽,波涛渐渐平息,并且风向也 顺应人意,过往船只相互呼唤,一派繁忙欢快景象。“片帆”三句勾勒了 一幅千帆竞发、轻舟飞渡的优美画面。“翩翩”呼应“乘兴”,尽现作者 游历心情之愉悦。而“南浦”一典暗逗下文怨别。 第二叠摘取途中一个场面,描绘出秋*傍晚江南渔村的美丽景色:两 岸酒旗飘飘,只见一座座飘浮着烟雾的村庄,一行行染着白霜的树。在夕 阳斜照中,打渔人敲着木榔回家了。水中荷叶残破零落,岸边衰败的杨柳 倒映水中。人与物,岸上与江中,往复交织,错落有致,构成一幅江天秋 暮图。结末三句纯用白描生动描绘出浣纱女一面含羞避客一面喁喁细语的 神情举止,给景物增添了生气。 第三叠由景入情,以“到此因念”领起,写离乡去国(指京师)、归期 难定、萍踪难驻的惆怅心情。本是“乘兴”揽胜,但浣纱女的无意出现, 却勾起词人的离愁。“绣阁”句,抒发抛妻离家的悔恨;“浪萍”句,诉 天涯飘零的孤苦。“叹后约”以下,直抒胸臆,写岁暮难归的哀怨。“凝 泪眼”回望来路,长天苍茫,孤鸿哀鸣。结句缘情造景,以景足情,与全 词首句景色相互呼应。 全词从离去时天气景色写起,到回望来路时天色景象止,环环相扣, 一气呵成。情景、节奏**统一。此外,用典自然贴切,使全词蕴含丰厚 ,意境深远。P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