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凤凰
原售价: 15.00
折扣价: 11.50
折扣购买: 智慧孟子/智慧诸子丛书
ISBN: 7806438564
孟母良训 孟子之所以成为亚圣,除了他私淑孔子,接受子思或子思再传弟子的教 育之外,他的成长,与母亲是密不可分的。他的启蒙老师是他的慈母。 孟子出生于周烈王四年,即公元前372年。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邹 国人。他一生很少谈到父亲,大概是父亲去世得很早,对他影响不是很大。 孟母可以说是中国古代良母的典范,历史上经常讲的孟母三迁,断机教子, 都是脍炙人口的故事。《三字经》上的“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家喻户晓。 据《春秋演孔图》以及《阙里志》等书说,孟子的父亲名激,字公宜, 可能去世得太早,后人很少提到;孟子的母姓仉(音掌)。据说孟子还在娘肚 子里的时候,她的母亲,就按照西周的礼制特别注重胎教了,平时目之所视 ,耳之所听,起身行坐,处处都要小心端正,一尘不染,让孩子受到良好的 胎教。 孟子小时候家境不好,起初他家所住的地方离坟墓不远。孟子就爱在附 近的坟墓间玩耍,跳来跳去,挖坑埋土做游戏。他妈妈觉得这地方不能让孩 子住,就搬家到人口较密集的市集上去了。市集上很热闹,做生意的人,吆 喝叫卖之声不绝于耳,孟子混在这群人中间,又跟着这些小商贩玩耍起来, 学起讨价还价和吆喝叫卖。他妈妈又觉得这样下去,孩子非变成个商贩不行 ,这个环境也不好,就再次搬家。这次搬到了邹国的一个学宫的旁边住了。 与学校为邻,学校里教的都是周公的礼仪,孟子看到学校里设俎豆祭品开展 祭祀活动,以及与人相见揖让进退的礼节,也就跟着学了起来。这下子他母 亲很高兴,觉得这里才是真正适合孩子居住的理想的地方。少年时代的耳濡 目染,对孟子长大后成为一名大儒,有很大的关系。 真是多亏了这样一位贤母!如果当年孟母不是这样为孩子的长远考虑, 那就不会有历史上的亚圣,说不定,孟子会成为一个沿街叫卖的小商贩,或 者竟连商贩都不如,变得像那位一妻一妾的齐人一样,在坟墓间转来转去, 觅些残羹冷炙还洋洋得意向人夸耀呢。历史的偶然性想起来都让人吃惊,古 今不知多少人才都被埋没掉了。 大概还是他家住在市集的时候,有一次邻家在杀猪,孟子很好奇,就问 妈妈:“杀猪是干吗的啊?”他妈妈正在忙,随口说了一句:“杀猪是给你 吃肉的呀。”但一想:“不对!对孩子应该诚实,不能撒谎。”一言既出, 驷马难追。为了养成孟子的诚信,做母亲的当然首先要讲诚信。孟母真的去 给孩子买了猪肉,兑现了自己说过的话。(这个故事,历史上有好几种不同 的传说版本,如有记载说是曾子教育孩子的事。是同一件事的不同传闻,还 是历史惊人的相似,现在无从考证了。)孩子的撒谎都是大人教出来的,孩 子小时,什么都不懂,跟什么品性的人接近,就会学成什么品性。孟母以自 己的行为给儿子上了诚信一课。这种影响,一直影响了孟子一辈子,不,简 直可以说一直影响了中国两千年。 孟子初入学,毕竟还是小孩子,有时也贪玩。一次他放学回来,母亲正 在机上织布。母亲问他:“功课学得如何了?”孟子心不在焉地说:“就那 样。”母亲拿刀把织布机上正织的布咔嚓一下剪断了。孟子大吃一惊,问母 亲为什么要剪断布。孟母说:“你的学习半途而废,就像我织布中途剪断一 样。大丈夫要学礼立身成名,多学善问,增加知识,这样可以使自己身心安 宁,学有所成。像你这样不求上进,以后只能是终身从事贱役。”听了母亲 的话,孟子很惭愧,从此以后,昼夜勤读,再不敢中断学业了。后来终于尽 得孔子的学问,成为继孔子之后的一代大儒。 孟母很严格,但并不迂腐,常常很通情达理。有一次,大概是结婚不久 ,孟子进入妻子的卧室,见妻子正赤身裸体在卧室里,孟子一见,很不高兴 ,认为妻子不遵礼节,太放肆了,就不再与妻子同房睡了。妻子见孟子这样 动怒,想着肯定要面临被休的命运了,就对婆婆说:“妾闻夫妇之间这套礼 节,在夫妻的私生活里是不必讲的。现在因为我在卧室里光着身子躺着,孟 轲看到我这样,勃然大怒,对我不理不睬,看来不是把我当做妻子,而是当 做外人了。与其这样把我当做外人留住在你家,还不如把我送回娘家吧。” 孟母听了这番话,把孟子叫过来,批评儿子说:“这就是你的不对了。古语 讲‘将入门,问孰存’,将要进家门的时候,要先打个招呼,问谁在家,这 是对别人的尊重。‘将上堂,声必扬’,上堂的时候,声音要高一些,这是 要让别人知道有人来。‘将入户,视必下’,是说进入内室的时候,要眼睛 朝下,不要东张西望,免得看到人家不该看的地方。你一声不吭,一个招呼 也没打,就闯人妻子卧室,让人家一点防备都没有。而且夫妻间的内室,本 来就不要那么多礼节的。这是你自己的不对,还反过来责备自己的妻子。” 听了母亲的一番话,孟子赶忙承认错误,向妻子赔礼道歉。在那个礼制严格 的年代,孟母真可以说是一个了不起的女人。不仅知礼,而且不拘泥于礼, 不摆婆婆的架子,明白夫妻床笫之间的私生活,根本不必讲那些礼节,这是 很难能可贵的。后世的婆婆有几个能像孟母这样处理好婆媳关系的?P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