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多利亚(精)/外国情感小说
作者简介
克努特·汉姆生,Knut Hamsun(1859—1952) 出生于农民家庭,未*过正规教育。15岁时就开始独立谋生,同时开始了写作,十几年间靠打零工勉强糊口。为生计所迫,曾两次到美国谋生。18**年发表《现代美国的精神生活》一书,对所谓“美国生活方式”进行了辛辣的的嘲讽。 1**0年,他以小说《饥饿》在文坛崭露头角,在挪威文学界获得巨大声誉。此后他陆续发表了一系列作品,**的有《神秘》(1**2)、《牧羊神》(1**4)、《维多利亚》(1**8)、《大地的成长》(1917)。汉姆生反对新浪漫主义,主张**的自然主义,提倡心理文学。长篇小说代表作《大地的成长》,标志着他的创作走向了**。1920年,汉姆生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内容简介
磨坊主的儿子边走边想。他十四岁了,但看上去他的 个子可不止那个年纪,再加风吹*晒,皮肤黝黑,显得十 分健康,一看就很有抱负。 他想,他长大了要去火柴厂工作。那才危险得好玩儿 呢,满手沾着硫黄,没人敢和他握手。因为他那吓人的职 业,朋友们都会特别尊重他。 他朝林子那边看去,寻找自己心爱的小鸟。他和这些 鸟儿都那么熟,可不是吗?知道它们的窝搭在哪儿,能听 懂它们的叫声,还能模仿它们的声音和它们对话。好多回 ,他都从父亲的磨坊偷来面粉,加点水和成小团儿喂这些 小鸟。 小路旁边这些树也全是他的好朋友。春天,他给这些 树剪枝放汁;冬天,他像父亲疼爱孩子一样,把压得弯弯 的树枝上的积雪全都抖掉,甚至山坡上那个早巳不用的花 岗岩石场的每一块石头,他也那么熟悉:他在每块石头上 都刻了字,画了记号;他把它们都一块块搬过来,摆得像 围着神父的一群教徒。这个旧石场发生过各种离奇古怪的 事儿。 他又改变了主意,朝磨坊水车的贮水池走去。水车在 转动,发出轰隆轰隆的声音。他常常在这儿自言自语地徘 徊。这里水花的每一个水珠都有小小的一段生活经历。从 水闸流下的水,明亮洁净,像是挂起来的一块浅色布,在 那儿晾干。瀑布下的水潭里还有鱼;他常常来这里垂钓。 他想,他长大了要去当个潜水员。对啦,是这样的: 从船的甲板上走下去,来到一个奇异的王国,这里那异常 的大树林摇曳着枝叶,广阔的*地上是一座珊瑚色的城堡 。那位公主从一扇窗子里在向他招手,说:进来! 他听见有人叫他的名字。他父亲站在他身后,大声喊 道:“约翰内斯!” “城堡里来人叫你。你得划船把那些年轻人送到岛上 去。” 他急忙走了。磨坊主的儿子就要走运了,从未有过的 奇运。 这个庄园,看上去像个小城堡,确实是这片绿景中的 一座奇妙而偏僻的宫殿。这是一座漆成白色的木质建筑, 有好多凸出来的老虎窗和一个圆塔,有人住的时候,上面 总飘着旗。这就是人们熟悉的城堡。这座建筑物的一边是 海湾,另一边是一大片树林,向远处望去,点缀着几所小 型别墅。 约翰内斯在防波堤上遇见了那些年轻人,并把他们接 上了船。他已经认识他们了:那些住在城堡的孩子和他们 城里的朋友。为了蹚水玩儿,他们几乎都穿着高筒靴子; 只有维多利亚,穿着一双轻便的舞鞋。她顶多不过十岁, 上了岛以后,不得不让人背上岸去。 “我背你好吗?”约翰内斯问道。 “我来!”奥托抢着说。他是城里的一个阔少爷,十 五岁左右,用双手把她抱了起来。 约翰内斯站在一边,看见她被小心地抱过去,一点儿 没沾水。他还听见她道谢的声音。然后奥托侧着头鄙视地 看了他一眼说:“看着船吧一一你算干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