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江西美术
原售价: 49.80
折扣价: 27.40
折扣购买: 中国古代智谋故事大观(全本珍藏)
ISBN: 9787548068914
郝勇,中国传统文化的研习者、践行者,深耕国学和历史学版块,对历史题材尤为擅长,曾编写多部图书作品,深*广大读者的喜爱。
官渡之战 建安元年,曹*把汉献帝挟持到许昌,形成“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局面, 取得政治上的优势。北方*大的割据势力袁绍自恃实力雄厚,不甘屈居于曹*之下,决心同曹*一决雌雄,图谋早*消灭曹*。 公元200年,袁绍集中了十万精兵,派沮授为监*,从邺城出发进兵黎阳*打曹*。 这时候,曹*早已率领兵马回到官渡,听到白马被围,准备亲自去救。谋士荀攸劝他说:“敌人兵多,我们人少,不能硬拼。不如分一部分人马往西在延津一带假装渡河,把袁*主力引到西边。我们就派一支轻骑兵到白马,打他个措手不及。” 曹*采纳了荀攸的意见,来了个声东击西。袁绍听说曹*要在延津渡河,果然派大*堵截,哪儿知道曹*已经亲自带领一支轻骑兵袭击白马。包围白马的袁*大将颜良没防备,被曹*杀得大败。颜良被杀,白马之围也解除了。 监*沮授劝袁绍把主力留在延津南面,分一部分兵力出击。但是袁绍心急火燎,不听沮授劝告,下令全*渡河追击曹*,并且派大将文丑率领五六千骑兵打先锋。这时候,曹*从白马向官渡撤退。听说袁*来追,就把六百名骑兵埋伏在延津南坡,叫兵士解下马鞍,放马到山坡下,把**盔甲丢得满地都是。 文丑的骑兵赶到南坡,见此情景,以为曹*已经逃远了,叫兵士收拾丢在地上的**。曹*一声令下,六百名伏兵一齐冲杀出来。袁*来不及抵抗,被杀得七零八落。文丑也糊里糊涂地丢了脑袋。 两场仗打下来,袁绍一连损失了颜良、文丑两员大将,袁*将士垂头丧气。但是袁绍不肯罢休,一定要追击曹*。监*沮授说:“尽管我们人多,可没有曹*那么勇猛;曹*虽然勇猛,但是粮食没有我们多。所以我们还是坚守在这里, 等曹*粮*耗尽,他们自然会退兵。” 袁绍又不听沮授劝告,命令将士继续进*,一直赶到官渡,才扎下营寨。曹*的人马也早已回到官渡,布置好阵势,坚守营垒。 袁绍命令兵士在深夜里偷偷地挖地道,打算从地道里钻到曹营去偷袭。但是他们的行动早被曹*发现。曹*吩咐兵士在兵营前挖了一条又长又深的壕沟,切断地道的出口。袁绍的偷袭计划又失败了。 就这样,双方在官渡相持了一个多月。*子一久,曹*粮食越来越少,兵士疲劳不堪。曹*也有点支持不住了,写信到许都告诉荀攸,准备退兵。荀攸回信,劝曹*无论如何要坚持下去。 这时候,袁绍方面的*粮却从邺城源源不断地运来。袁绍派大将淳于琼带领一万人马运送*粮,并把大批*粮囤积在离官渡四十里的乌巢。 袁绍的谋士许攸探听到曹*缺粮的情报,向袁绍献计,劝袁绍派出一小支人马,绕过官渡,偷袭许都。袁绍很冷淡地拒*了。许攸对此**失望,就连夜逃出袁营,投奔曹*。 曹*在大营里听说许攸来投,高兴极了,衣冠不整地跑出来迎接许攸,说: “好啊!您来了,我的大事就有希望了。” 许攸坐下来后说:“袁绍来势很猛,您打算怎么对付他?现在你们的粮食还有多少?” 曹*只好实说:“*营里的粮食,只能维持一个月,您看怎么办?” 许攸说:“现在袁绍有一万多车粮食、*械,全都放在乌巢。淳于琼的防备很松。您只要带一支轻骑兵去袭击,把他的粮*全部烧光,不出三天,你就不战自胜。” 曹*得到这个重要情报,立刻把荀攸、曹洪找来,吩咐他们守好官渡大营, 自己带领五千骑兵,连夜向乌巢进发。他们打着袁*的旗号,没有引起袁*哨兵的怀疑,顺利到达乌巢,将乌巢的粮囤烧得一干二净。乌巢的守将淳于琼匆忙应战,被曹*杀死。 正在官渡的袁*将士听说乌巢起火,*心大乱。曹*乘势出击,大败袁*。袁绍仓皇退回河北,曹*先后歼灭和坑杀袁*七万余人,以少胜多,大获全胜。经过这场决战,袁绍的主力已经被消灭。过了两年,袁绍病死。曹*又花了七年工夫,扫平了袁绍的残余势力,统一了北方。 【悟在当下】避强敌之锋芒,利用强敌之弱点 “釜底抽薪”的计策用于*事上,是指对强敌不适宜用正面作战取胜,而应该避其锋芒,削减敌人的气势,抓住战争的主要矛盾,再乘机取胜。官渡之战, 曹*利用袁绍恃强焦躁、不善用人、疏于筹策的弱点,后发制人,*守相济,把握战机,出奇制胜,成为中国古代战争**以少胜多的**战例。 孙策巧取庐江 东汉末年,*阀并起,各霸一方。当时盘踞在长江和淮河地区的两个*阀是会稽太守孙策和庐江太守刘勋。 孙坚之子孙策,年仅十七岁,年少有为,继承父志,势力逐渐强大。公元199年,孙策欲向北推进,而向北推进的**障碍就是庐江太守刘勋,于是孙策就准备夺取江北庐江郡。但庐江郡南有长江之险,北有淮水阻隔,易守难*。刘勋又是一方霸主,实力雄厚,并不弱于孙策。 此时,占据庐江的*阀刘勋,由于势力强大,地理环境优越,因而也对会稽虎视眈眈的,企图吞并邻地。面对威胁,孙策召集将士,共谋良策。周瑜认为,消灭刘勋这只“虎”,如果硬*,取胜的机会很小,而且就算取胜也会损兵折将,元气大伤。*好的办法是“调虎离山”。孙策认为周瑜分析得很正确,决定采纳他的意见。孙策深知刘勋志大才疏,嗜财如命,于是派人给刘勋送去一份厚礼,并在信中把刘勋大肆吹捧一番。信中说刘勋功名远播,令人仰慕,并表示要与刘勋交好。孙策还以弱者的身份向刘勋求救,他说, 上缭经常派兵侵扰我们,我们力弱,不能远征,请求将*发兵降服上缭,我们感激不尽。刘勋见孙策极力讨好他,万分得意。上缭地区向来以殷实富裕著称,刘勋觊觎*久,苦于无从下手,如今见孙策主动送礼求援,于是满口应承。手下的一位谋士提醒他要防备孙策的调虎离山计,一心扩充势力的刘勋被孙策的厚礼和甜言蜜语迷惑,哪里听得进忠告。 孙策时刻监视刘勋的行动,见刘勋亲自率领几万兵马去*上缭,城内空虚, 心中大喜,说:“老虎已被我调出山了,我们赶快去占据它的老窝吧!”于是水陆并进,如狂飙般杀向庐江城。庐江守*精锐都被刘勋带走了,主将又不在,剩下的老弱之兵、无能之将不堪一击,没做多少抵抗便投降了。孙策十分顺利地控制了庐江,并马不停蹄,指挥大*杀向已被调离老窝的刘勋。刘勋猛*上缭, 一直不能取胜,又连吃败仗,士兵们个个垂头丧气。突然得报,孙策已取庐江, 眼见庐江城丢失,他也无心恋战,走投无路,只得归降曹*。从此,孙策称霸江东,为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 【悟在当下】巧用“调虎离山”之计 “调虎离山”,作为调动敌人的*事谋略,它的核心在一“调”字。“虎”,指强大的敌方;“山”,指对敌方有利的阵地条件。战场上若遇强敌, 要善用谋,用假象使敌人离开驻地,因势利导地牵住敌人的“牛鼻子”。 在错综复杂的各种谈判中,也有巧施“调虎离山”之计的。竞争舞台上的指挥员与决策者的精彩表演,就在于能调动对方,而不被对方调动。总之,“调” 字是关键,也是难点,一定要审时度势,因势利导,要调得巧妙,调得灵活。 火烧赤壁 公元208年,曹*平定北方以后,率领大*南下,进*刘表。曹*的人马还没有到荆州,刘表就病死了。刘表的儿子刘琮听闻曹*声势浩大,吓破了胆,先派人求降了。 这时候,刘备在樊城驻守,听到曹*大*南下,决定把人马撤退到江陵。曹*闻讯,亲自率领五千轻骑兵追赶刘备,在当阳长坂坡,刘备的人马被曹*的骑兵冲杀得七零八落。 曹*占领了江陵,继续沿江向东进*,很快就要到夏口了。诸葛亮对刘备说:“形势紧急,我们只有向孙权求救一条路了。” 正好孙权怕荆州被曹*占领,便派鲁肃来找刘备,劝说他和孙权联合抵抗曹*。诸葛亮就跟鲁肃一起到柴桑去见孙权。 诸葛亮见了孙权,说:“现在曹**下了荆州,马上就要进*东吴了。将*如果决心抵抗,就早*同曹*断*关系;要不然,干脆向他们投降;如果再犹豫不决,祸到临头就来不及了。”同时又为孙权分析了敌我双方的情况。孙权听后,心里挺满意,就立刻召集部下将领,讨论抵抗曹*的办法。 正在这时候,曹*派人下战书来了。那信上说:“我奉大汉皇帝的命令,领兵南征。现在准备了水*八十万,愿意和将*较量一番。” 孙权把这封信递给部下看,大伙儿看了都瞬时变了脸色,说不出话来。 张昭是东吴官员中资格*老的。他说:“曹*用天子的名义来征讨,我们要抵抗他,从道义上说不通。而且,我们本来想靠长江天险,现在也靠不住了。曹*占领了荆州,又有上千艘战船,他们水陆并进,我们怎么也抵挡不了,我看只好投降。” 张昭这一说,马上有不少人附和。 孙权听着,觉得不是滋味,就走出屋子,鲁肃也跟着出来了。孙权问鲁肃:“你有什么高见?” 鲁肃说:“要说投降,我可以投降,将*就不可以。我投降了还可以当个州郡官员。将*如果投降,那么江东六郡全都落在曹*手里,您上哪儿去?” 孙权叹了口气说:“刚刚大家说的,真叫我失望。只有你说的正合我意啊!” 于是孙权任命周瑜为都督,拨给他三万水*,叫他同刘备协力抵抗曹*。 周瑜领兵进*,在赤壁和曹*前哨碰上了。曹*兵士很多人不服水土,已经 得了疫病。双方一交锋,曹*就打了败仗,被迫撤退到长江的北岸。周瑜率领水*进驻南岸,和曹*隔江遥遥相对。曹*的北方来的兵士不会水战,他们在战船上,遇到风浪颠簸就*不了。后来,他们把战船用铁索拴在一起,船果然平稳了不少。 周瑜的部将黄盖看到这个情况,向周瑜献个计策,说:“敌人兵多,我们兵少,拖下去对我们不利。现在曹*把战船都连接在一起,我看可以用火*办法来打败他们。”两人商量好,让黄盖送一封信给曹*,表示要脱离东吴,投降曹*。曹*以为东吴将领害怕他,对黄盖的假投降,一点也没怀疑。 黄盖叫兵士偷偷地准备好十艘大船,每艘船上都装着枯柴,灌上鱼膏,外面裹着布幕,插着旗帜,另外又准备一批轻快的小船,拴在大船船尾上,准备在大船起火时转移。 隆冬的十一月,天气突然回暖,刮起了东南风。当天晚上,黄盖带领一批兵士分乘十条大船,驶在前面,后面跟随着一批船只。船队到了江心,扯满了风帆,像箭一样驶向江北。 曹*水寨的将士听说东吴的大将来投降,纷纷挤到船头看热闹。没想到东吴船队离北岸约摸二里光景,前面十条大船突然同时起火。火借风势,风助火威。十条火船,一起闯进曹*水寨。那里的船舰,都挤在一起,又躲不开,很快地都烧了起来。一眨眼工夫,已经烧成一片火海,岸上的营寨也着了火,曹*一大批兵士被烧死,还有不少人被挤到江里淹死了。 周瑜一看北岸起火,马上带领精兵渡江进*。他们把战鼓擂得震天响。北岸的曹*不知道后面有多少人马进*,吓得全线崩溃。曹*带着残兵败将向华容的小路上逃跑。刘备和周瑜一起,分水陆两路紧紧追赶,一直追到南郡,曹*的几十万大*战死的加上得疫病死的,损失了一大半。曹*只好派部将曹仁、徐晃、乐进分别留守江陵和襄阳,自己带兵回到北方去了。 赤壁之战之后,三国鼎立的局面基本形成。 【悟在当下】利用“天时、地利、人和”的好契机 赤壁之战是中国历**继官渡之战后又一次**的以少胜多的战役。这次战役成功的秘诀在于领导层的意志坚定,团结一致共同抗击外敌。前方指挥人员又能够正确分析敌我双方的情况,不畏强敌,以己之长,*敌之短。所以,只有知己知彼,顺应天时、地利、人和,才能确保胜利。 对于团队而言,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对于团队的发展至关重要;对于组织发展而言,***要具有战略眼光,审时度势,培养组织成员的共同愿景和目标。 孙权退曹兵 建安十七年,孙权做了徐州牧,把都城定在秣陵。 为了防备曹*,孙权在濡须河口修筑成一座*港,因地处濡须城,就叫濡须坞。 建安十八年,曹*果然派兵大举进*濡须坞。孙权的水兵擅长水上作战,而曹*的北方步兵*队却很不适应水战。两*水上激战,曹*死伤惨重,被俘三千多人,落水丧命的兵士也有几千人。曹*只好马上退回营地,坚守不出。孙权指挥着手下将士包围了曹*营地,但曹**营防守严密不易*打。曹**队即使在陆上战斗力比孙权的水*强,也不敢轻易出营*击孙权的水*,两*谁也不能奈何对方,就这样僵持了一个多月。 两*相持期间,孙权企图逼迫曹*离城撤退,几次进行挑战,但曹*坚守不动,毫无撤退之意。孙权深知曹*不会甘心弃城而退,自己也不能立即取胜。于是有**,孙权乘坐轻便的指挥船,船上都配备*精良的**,率领一队*精锐的水兵,从濡须河口徐徐靠近曹*阵地。 曹*将领发现孙权的兵船,以为孙权带兵又来进*,就立即报告曹*,并请求出击擒杀孙权。曹*忙出帐观看,只见孙权的船队行走了五六里地,就来往回旋。 曹*对手下将领说:“我看,孙权一定是来察看我们*队的情况来了。我们做好准备,不要随便放箭,严阵以待就行。”其实,孙权只是佯装看曹营,实则是让曹*看自己,让曹*明白自己的水*阵容多么强大,实力多么雄厚,以便让曹*死心,带领部队退走。 孙权来回察看曹*的阵地,曹*也在仔细地观察孙权的船队。曹*见那些队列整齐威严的水*士兵和船上配备的精良**,不由得钦佩万分。 孙权巡察曹*后,第二天就派人给曹*送去一封书信。信上说:“春汛很快就要到了,发大水之前,你还是早点回去的好!”信中另外还附有一张小纸条,上面写了八个字:“足下不死,孤不得安。” 曹*读了孙权的信,觉得孙权对自己很有点畏惧,心中十分得意。曹*对身旁的将领说:“我看孙权说的倒是老实话啊!春汛一到真的要发大水,这可不是骗人的。” 本来曹*也觉得自己没有取胜的希望,借孙权的来信,就给自己找了一个台阶可下,于是便命令部队撤出了濡须城。 【悟在当下】心理素质决定成败 在战争中,实打实的*坚战固然重要,但*心战,只要用得恰到好处,不折一兵一马,也能取得胜利。知己知彼正是运用*心战不可缺少的前提。战争既是力的斗争,又是智的较量,如果一方摸到了另一方的心理,再采取相应措施,往往能够不战而胜。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两个人能力相当,但在竞争中却是一胜一败,这是为什么?败者往往不是败在实力上,而是败在心理上。因此,我们说:“心理素质决定成败!” 沉白马誓守樊城 满*,字伯宁,汉末魏初山阳昌邑人,是魏王曹*、魏文帝曹丕、魏明帝曹叡手下很得力的将*。他有勇有谋,临危不惧,在多次战事紧急的情况下都不顾个人安危,奋力出战,扭转局面。 建安十三年,曹*讨伐荆州之后,任命满*代理奋威将*。满*在当阳屯兵,很*官兵和当地百姓的拥戴。后来东部边境*到孙权的骚扰,曹*又让满*任汝南太守,封爵位为关内侯。这段时间满*的政绩卓著,战果辉煌,曹***满意,当然*加信赖他了。 建安二十四年,刘备建立蜀国,定都成都,做了汉中王。立国后,汉中王刘备决意以汉王室正统的名义,进*魏国,试图统**下。他命令关羽包围襄阳, *打樊城。樊城是黄河以南的*事重镇,樊城一失,黄河以南就尽归蜀国所有了。当时樊城由曹*的大将曹仁镇守,曹仁骁勇善战,但有勇无谋,曹*不放心就又派满*协助曹仁固守樊城。 当时襄江洪水高涨,蜀国大将关羽便指挥士兵准备万余布袋,在襄江上游择水浅的地方,就地装满沙石,筑坝堵塞襄江,等到水位积累到一定高度,关羽就命令士兵决开堤坝,让江水奔腾冲下!顿时洪水汹涌而下,曹*将领于禁所率的七*将士安营驻扎在低洼之处,都被洪水淹没,七*尽失,于禁被迫投降。洪水一直不退,水高只差几米就要灌进城墙。樊城内曹仁只有几千兵马,关羽的士兵却乘着船源源而来。 樊城内外被隔*了,救兵迟迟不到,眼看粮食将吃尽,大家都惊慌万分,不知所措。 曹仁与众将商议对策。有将领对曹仁说:“**樊城所面临的危机,我们目前是没有能力可以挽救的。不如趁关羽的包围圈还没有*后形成,找缺口,坐船在夜晚突围出去,这样,虽然失掉樊城,但还能保住性命。”这种意见为多数人所接*,但满*不同意。 满*说:“目前我们被大水围困,情况万分危险。但洪水来得快,去得也快。听说关羽另外派了一支*队开赴郏城,许都以南的百姓早已恐慌不安,四处逃离。但关羽现在之所以还不敢立即进*许都,主要是顾虑我们这支队伍会切断他的后路。我们现在虽然有逃走的可能,但我们一走,黄河以南的地区就不再属于魏国了。我看还是等一等。而且洪水虽然给我们造成了不便,但也使蜀*无法顺利进*我们,我们固守樊城还是没有问题的,只要水一退去,肯定会有救兵赶来。我们就得救了!” 大家默不作声,曹仁也下不了决心。 满*这时看出,必须坚定大家的守城信心,否则,一旦逃亡,就算不全数死于蜀*的追击之下,回到魏国也会*到*法惩处。于是就牵出自己心爱的白马, 通知城内所有将士来到樊城城墙上。樊城城墙下是滚滚的洪水,大家都不明白来这里干什么。满*令人摆出香台,拉出白马将它沉入城外的大水之中,作为祭品,对天祈祷,然后对众人说:“让我们一起对天盟誓,誓与樊城共存亡!” 曹仁被满*的坚定信念所鼓舞,坚定地说:“好!誓与樊城共存亡!”于是全体官兵一起盟誓。顿时士气大为高涨,再也没有人提逃走的事了。 果然过了不久,洪水就退去了,曹*派出的大将徐晃带的救兵赶到,满*带领人马奋力拼搏,里应外合,终于将关羽击退。 曹*极其赞赏满*的赤胆忠心,进封他为安昌亭侯。 【悟在当下】临危不惧,统筹全局 在战争中,不可过多考虑一城一池的得失,但有时一城一池的得失会牵制整个战局的发展,为此就不能不慎重考虑了。平庸者为保存实力可以一走了之,但这会将自己拖入被动。具有战略眼光的人会选择固守待援,一旦将敌人击败,就会推动战役向有利于自己的方面发展。 临危不惧,赞扬的是一种勇气。作为一*统帅,只有这种勇气是不够的,还要有统筹全局的头脑。现代社会,要求领导能够从战略的高度进行系统思考,身体力行,激励全体成员朝着共同的愿景努力,这势必有利于促进整个团队和组织的发展。 ◎本书特色: ★本书涵盖策略、机敏、语言、洞察、处事五大主题,共收录200多个中国古代经典智谋故事,妙语连珠,分析独到,发人深省。 ★本书故事短而巧,语言凝练,立意深远。同时,每个故事后配以简练的哲理,让读者欣赏、领悟之余,或可以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从而达到明智、益心的作用。 ◎阅读本书,你将收获: ★凡事“预则立,谋则兴”,不预且无谋者,必难成功! ★《孙子兵法》《鬼谷子》《三十六计》等经典读物里的谋略,本书里应有尽有。 ★只要掌握先人们的智慧和谋略,就能提升自己的心智和城府,让自己变得深不可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