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狠心特别爱(父爱是一种智慧)
作者简介
沙拉·伊玛斯:培养出两个亿万富豪的传奇母亲。一个才情饱满的诗人。一名简朴的富豪级义工。曾为以色列钻石公司在中国的首席代表,上海世博会获得嘉奖的志愿者,2010年“中国十大孝子”,现为上海社科院犹太问题研究中心特聘教授。沙拉,著名教育家,上海社会科学院特聘研究员。她出生在中国上海,也是目前所知**还留在上海的犹太后裔,育有两子一女。中以建交后,在“回归故土”的召唤下,也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不同的环境下体会磨难、学会坚强、领会人生,沙拉放弃了上海的优越生活,带着三个孩子来到了战火纷飞的以色列,开始了一段跨国教育的特殊经历。 她通过借鉴中国教育和犹太教育的精华,自创“特别狠心特别爱”的教育方法,创造性地通过延迟满足、有偿生活机制等理念,让原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两个儿子不到三十岁就实现了世界富豪梦。
内容简介
我,是一个出生在中国的白种人,有一个犹太血统的 父亲。 1950年,新中国成立的第二年,我出生在上海市虹口 区大名路的家中,那时我的父亲已经60岁了。年幼时第一 个缤纷的记忆场景,就是我家的两层花园别墅——在大名 路与南浔路的交会处,附近就是美丽的外白渡桥。别墅的 花园里,绿色的草坪上点缀着鲜花,童年时代的我最喜欢 在院子里采花追蝶,也喜欢在头上戴着花环,像希腊古典 少女一样美丽动人。 不知忧愁与人间风云的小小的我,不懂得国籍、人种 、文化的差异问题,当时只知道自己就是备受父亲宠爱并 由他悉心调教的单纯快乐的小女孩。那时,我穿的都是真 丝面料的衣服,袖子长长的,我还记得我最爱的衣服是一 件深紫色的裙子,我冬天穿的大衣也是父亲托人从苏联买 来的。小时候,父亲并没有让我参与他的生意,不过他经 常在领导人或外事机构举办活动时,带我出席一些晚宴。 参加这些高规格的晚宴,让我渐渐知道该怎么穿衣服,该 怎么走路。我永远不会走在我父亲的前面,哪怕他拉着我 的手,我都会比他慢半步,走在他的后面。 回想我的童年,我和邻家小孩一起接受共产主义教育 ,看《儿童时代》,读毛主席的著作,听解放军英雄故事 ,学愚公移山的精神,在我的小小躯体里,种下的是新中 国好少年的红色种子。童年时代的生活平静,优渥,充满 新中国的气象,父亲让我在安稳的生活空间里,过着简单 快乐的日子。 虽然我出生在上海的弄堂里,但由于我的长相及家庭 环境,我从小就知道自己与众不同。我的身世,对我而言 ,一直是个谜!因为我父亲——立维·伊马斯先生的身世 本身就是个谜! 父亲从不曾正面告诉我他完整的人生经历与详细过程 ,但我拼拼凑凑地知道,20世纪30年代,父亲是因为受德 国纳粹的迫害,在“水晶之夜”事件后,经由德国和波兰 的边界、通过西伯利亚逃出来,一路颠沛流离来到中国上 海落脚的。上海继接纳了上万名犹太人后,再一次接纳了 大批没有家园的犹太难民。客居上海这个诺亚方舟的人群 中,就包括了我的父亲。由40岁一直到72岁,父亲在中国 度过了整整32年。 非常幸运,他凭借犹太人的韧性与智慧闯出了一片天 地,我们过上了富足平安的日子。那时候家里很富裕,虽 然我完全没有享受到母爱,但有了父亲,我就拥有了一片 天,同时拥有了无忧无虑的快乐童年。 父亲的专长是做生意,我记得父亲开过一家酒吧和一 家名叫“沙利文”的面包店,都卖摇手柄制成的手工面包 。父亲也曾在海关工作,他有许多在海关工作的中国朋友 ,所以我从小就对领港员很熟悉,常常拿着领港员的望远 镜玩。他自己开店时,在旧上海最热闹的虹口码头,有许 多外国船员来来往往,他们都会给父亲送来世界各国的高 档货物,我看到的就有茶叶、酒、瑞士钟表、地毯、军毯 、雪茄等。 P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