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原生家庭的养育(让童年的错不再延续)

超越原生家庭的养育(让童年的错不再延续)
作者: (法)塞西尔·大卫-威尔
出版社: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原售价: 48.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超越原生家庭的养育(让童年的错不再延续)
ISBN: 9787571400224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我们扮演的家长这一角色能引发各种各样的讨论。但 是,这些讨论*多的是针对养育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 却很少提及家长如何与孩子以亲密的方式体验生活,或家 长如何与孩子进行交流,因为人们缺乏分析这些问题所需 的参考系。 当然,我们都知道,孩子需要与他的母亲、亲人或充 当家长的监护人建立起情感联结。这种对爱的需求是一种 真实而**的需求,在临*表现上也同样如此。 尽管如此,却很少有家长明白这意味着什么。要知道 ,孩子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他所得到的关注造就的。只有当 孩子与他人产生联结并进行情感交流时,他才能产生自我 意识,才能表达自己的情感,才能在与周围人的同化或对 立中塑造自我。如果联结与情感交流的数量或质量有所欠 缺,孩子就会自我封闭。在这种情况下,孩子成年后会变 得害羞、自我封闭、敏感,甚至出现精神问题。而且这还 不是全部,现在我们还知道,亲子联结的优劣会促进或降 低孩子的学习能力,影响孩子今后的身体健康。 孩子能够感知一切 婴儿经常被比作海绵,因为他能感知周遭的情感氛围 ,特别是从感知母亲的情绪状态开始,进而感知一切。 这种能力类似于心灵感应,它对孩子的生存来说是不 可或缺的,因为这种能力可以让孩子*好地适应他所依赖 的人(同时从真正意义上来说,也是手握他生死权力的人 )。有关这种天赋的例子不计其数。 例如这个18个月大的孩子,当他和母亲在一起的时候 ,他每天要睡18个小时,比同龄孩子的平均睡眠时间要长 。但当他和父亲在一起时,睡眠时间就缩短了,与同龄孩 子的平均睡眠时间一致。后来,父亲对孩子的古怪行为做 出了解释:他的妻子患有精神分裂症,而孩子很早就感应 到了,也就是说孩子知道妈妈病了,不能跟他进行互动, 为了自己的安全考虑,他*不会去刺激妈妈。 还有克莱尔的例子。这是一位身体残疾的年轻母亲, 她的宝宝2个月大。当父亲给宝宝换尿布时,他像别的孩子 一样在尿布台上乱动。而当克莱尔给宝宝换尿布时,宝宝 的表现令人震惊:他一动不动,因为他知道不能给妈妈添 乱。 *后还有拉尼亚的例子,她家的狗狗去世了。拉尼亚 觉得*好向她7岁和5岁大的两个孩子隐瞒狗狗去世的消息 。几天后,在她送孩子们上学的途中,她惊讶地发现孩子 们竟然在悄悄讨论这件事。她不得不竖起耳朵听他们窃窃 私语:孩子们一直以为妈妈还不知道狗狗去世的事,因此 他们十分小声地说话,以免妈妈听到了会难过。当他们开 车经过屠宰场时,孩子们猜测狗狗的尸体也许就在这个离 他们家不远的屠宰场里。 从上述例子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呢?不要妄想 对孩子隐瞒一切。我们总以为我们可以对孩子隐瞒事实, 这样能够保护孩子。但事实上,我们*好尽可能简单地告 诉孩子我们那些显而易见的情感和问题,这样才能让孩子 明白“妈妈有时候会难过”或“爸爸和妈妈在互相生对方 的气”并不是因为他在其中犯了什么过错。当孩子亲耳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