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说古生物学(神奇化石多奥妙)/通识简说科学系列

简说古生物学(神奇化石多奥妙)/通识简说科学系列
作者: 高源//裘锐//刘森|总主编:赵榕
出版社: 广东教育
原售价: 35.00
折扣价: 23.10
折扣购买: 简说古生物学(神奇化石多奥妙)/通识简说科学系列
ISBN: 9787554817254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什么是古生物学?用专业的解释说,它是研究地质历史 时期的生物界及其发展的科学;用通俗的话说,就是研究 保存在岩层中的各种各样的古生物化石,研究这些化石的 形态、特征以及分布等。因此,古生物学的主要工作就是 研究过去生物死亡后保存下来的化石。说起化石,去过博 物馆的读者可能见过恐龙、猛犸象以及其他生物的化石, 那么大家知道化石是怎样形成的吗?生物死亡后都能变成化 石并被我们发现吗? 化石是如何形成的?一个生物体如果被泥沙、火山灰等 沉积物掩埋,在肉体等柔软的部分腐烂消失之后,剩下骨 骼、壳体等坚硬的结构。这些结构与周围的岩石发生一系 列物理化学反应之后,就变得像石头一样,我们就称之为 “化石”了。生物埋藏在岩层之中后,由于造山运动等地 壳变动,含有化石的地层可能会露出地表,于是我们就有 可能发现化石了。 从上面的描述我们可以发现,化石的形成条件其实是 相当苛刻的,生物在完全腐烂消失之前必须要被泥沙、火 山灰等完全覆盖。而当生物被埋藏之后,要有足够的时间 才能形成化石;即便成功形成了化石之后,如果含有化石 的岩层被岩浆侵蚀,化石也会消失;如果所含化石地层被 深埋在地下,那么即使有化石我们也难以发现。因此,一 个生物体形成化石并被我们发现的概率是极低的,才有“ 每一块化石都是具有重要科研意义的无价之宝”的说法。 除了骨骼和壳体可以形成化石之外,生物产下的蛋、 排出的粪便以及留下的足迹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形成化石 ,它们被称为遗迹化石;当化石形成以后,因为某种原因 又被破坏消失,原来化石存在的位置就会形成一个与化石 形状相对应的印模,这种印模被称为印模化石。 在某些特殊的条件下,生物的软体结构也一样可以形 成化石保存下来。如在极度干燥的情况下,恐龙的尸体会 迅速脱水,形成类似木乃伊的干尸,如果尸体被及时掩埋 ,那么干燥的皮肤就有可能保存下来形成化石。 化石是生物生命在地球历史中的定格,通过研究古生 物化石,我们可以了解地球沧海桑田的变化,了解生命生 生不息的演化。时间机器只存在于科幻小说中,目前还没 有任何人有能力回到过去,看看人类出现以前的地球的样 子。但因为有古生物化石的存在,我们可以重现地球过去 的面貌。 相比于物理、化学、天文等学科,古生物学正式成为 科学学科的时间较晚,但研究古生物化石的历史其实非常 悠久。古代有很多人注意到在地球的岩层中保存有远古生 物遗迹的现象。古希腊哲学家色诺芬尼(约前570一前480) 在希腊的山上发现了一些贝壳化石,后来他在意大利西西 里岛的采石场、马耳他岛先后发现了鱼类等海洋动物的化 石。这位生活在古希腊却不承认存在诸神的哲学家,创造 性地提出了这些发现化石的山地过去是沉在海底的,而且 推断海水淹没山峰的现象在地球发展历程中曾经多次发生 。正是因为色诺芬尼这些开创性的猜想,他被公认为世界 古生物研究的“第一人”。 我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在很长时间内领先于世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