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修远攻算路--方开泰自述/20世纪中国科学口述史
作者简介
方开泰(1940-)江苏泰州人。统计学家。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随后在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攻读研究生,1986年任应用数学所研究员,1984-1992年任副所长,1985年被批准为博士生导师。1993年至2006年在香港浸会大学任讲座教授,其间任一届数学系主任,统计学研究及咨询中心主任。2006年至今,在珠海市的北京师范大学一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任教授,统计与智能计算研究所所长。1995-1999年任国际统计协会(ISI)常务理事,1992年当选美国数理统计学院Institute of Mathematical Statistics(IMS)会士,2001年当选美国统计协会American Statistical Association(ASA)会士。研究领域为分布理论、多元统计分析、试验设计、数据挖掘和统计计算等,是"均匀试验设计"方法的创始人(与王元合作)。先后发表300多篇论文。曾获轻工业部特别奖(中国成年人服装标准,1982年),中科院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占有问题的分布,1984年),总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毁伤概率分布的研究,1989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均匀设计理论、方法及其应用,2008年)。国际泛华统计协会杰出成就奖(2014年)。
内容简介
《漫漫修远攻算路:方开泰自述/20世纪中国科学口述史》: 母亲带我们去扬州时,我才六岁,当时父亲已到上海工作,母亲又生了我的小弟弟,无人管我的学习。幸亏我的堂姐方开铭是一个小学教师,就叫我去上她所在的小学。这是一个由佛教徒资助的非正式的仅有一年级的学校。老师所教的字我全部认识,所教的加法,对我来讲也无新意,唯一的收获是学会了扬州方言。这个学校不久便关闭了。后来我转至一所相对正规的学校上二、三年级,我的两个姐姐开瑜和开秀从泰州农村来也上这所学校。记得每个星期一上午,全校师生集合在一起,共同背诵“总理遗嘱”。抗战虽然胜利了,百废待兴,内战风云又起,老师不能专心于教学,上课与否全凭老师的自觉。 随后,家中其他人也都到了扬州。由于战争,我的几个姐姐不同程度地耽误了上学,我的四姐方开珑和我同班,整整耽误了两年。 就在这时候,我父亲一人在上海生活有困难,1948年我母亲带着两个男孩(可以看出当时重男轻女)到上海,而大妈妈在扬州照顾五个女孩。通过努力我在上海东明小学插班四年级。上海地皮紧张,我们只上半天课(上午或下午),另半天在家做功课。开始不懂上海话,那时上海人瞧不起苏北人,在上海一年的学习,并没有任何喜悦。 父亲当时在上海中央银行电信部任副主任,算一个中等职员。中央银行位于外滩。我们家住在旧城区,近豫园。我很喜欢豫园,有时一个人去玩。从家里步行到外滩,然后可乘有轨电车到中央银行,中央银行有电梯,这在当时并不多见。偶尔,父母带我去永安、先施等百货公司,和扬州的百货公司相比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印象最深的是大世界的哈哈镜,把人一会变胖,一会变瘦,变成奇奇怪怪的模样,至今历历在目。旧城区多为木结构的房,一旦引发火灾,一烧一大片,而火灾时有发生。 十四年抗战,给中国人民带来巨大的苦难,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从一个家庭在抗战中的故事反映人民在那个时代的苦难。母亲平时很少去电影院,但是这部电影她去看了三次,她告诉我电影院遍地哭声,她哭湿多条手帕,母亲在抗战中受苦太深了!后来,我有机会也多次观看了这部时代的巨制,每次我都流泪。 那时物价呈指数增长,每逢发工资那日,所有的日用品都借机飞涨。为了减少涨价带来的损失,每逢发工资时,我母亲专程赶到中央银行,从父亲处拿了金圆券立即去买米买油,买足一个月的生活必需。人们不敢放金圆券在家过夜,要买成金条或银圆。由于许多银圆上有袁世凯的头像,人们又称银圆为“大头”。有一次,父亲带我去看他的一位老友,老友送我一双皮鞋的钱作为见面礼,我第一次收到这么多钱,把钱紧紧收藏,没想到两周后,这些钱只能买一打火柴,我伤心极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