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江苏科技
原售价: 32.00
折扣价: 17.30
折扣购买: 鬼谷子
ISBN: 9787553778082
《鬼谷子》,战国著名道家,纵横家鼻祖\"鬼谷子\"王诩的著作。《鬼谷子》,又名《捭阖策》。据传是由鬼谷先生后学者根据先生言论整理而成。该书侧重于权谋策略及言谈辩论技巧。《鬼谷子》共有十四篇,其中第十三、十四篇(转丸、胠乱)失传。(一说二十一篇,一说十七篇) 纵横家(以《鬼谷子》为代表)的哲学观,深受《老子》哲学的影响。纵横家的道家思想体现在其纵横\"裨阖\"的社会活动之中;纵横策士们在道家思想的指导下,力求\"变动阴阳\",从而达到\"柔弱胜刚强\"的目的。 《鬼谷子》作为纵横家游说经验的总结,它融会了鬼谷子毕生学术研究的精华,其价值是不言自明的。该书作为纵横家的代表著作,为后世了解纵横家与道家的思想提供了不少的参考。 明正统《道藏.太玄部》收录《鬼谷子》一书,不录注者姓名。然其注多避唐讳,盖唐尹知章所注
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春秋时代 的最后一抹余华被消磨殆尽,战国兼并的硝烟就此 开始弥漫。 晋国被分之后,魏国得到了横跨今之山西及河 南、河北的大量土地。魏文侯本就是一个具有雄才 大略的君主,得此中原大地更是如虎添翼,于是率 先实行变法改革,大举兴国之事。 诸侯争霸时期,鬼谷子就出生在战国七雄中的 第一个强国——魏国。 鬼谷子,姓王,名诩,后因隐居于鬼儿峪而被 尊称为“鬼谷先生”。 公元前390年,人到中年的魏国大夫王错喜得贵 子,便请来一位相师给儿子看相。相师出言:“非 常相,非常事,非常得,非常失。”王错问相师何 意,相师道:“此子相貌非常,必成非常之事;主 人早年无子,40方得,故谓非常之得;非常之得, 便为过孝;喜之太过,必有大失,此谓中和。” 王诩3岁时,其母因病不治而亡,这便是相师所 说的大得之后的大失吧。自此,王错便更加爱怜这 位幼年丧母的儿子。 王错是魏国重臣,经常伴君左右,因此练就了 一套巧妙的进退之策,而且经常请大臣们到府中谈 诗论文、商议国政,共同研讨敬上驭下的计策。幼 时的王诩经受父亲的熏陶,自少年时代起就对政治 勾斗、智谋权术兴趣颇浓。 一天,王错又邀请同朝的官员把酒议事,这次 议的焦点是一个叫吴起的人,王诩听出父亲与此人 政见不和。 待宾客离去之后,王诩问父亲:“吴起何许人 也?” 父亲说道:“吴起乃卫国的富家子弟,爱好兵 法,曾跟曾参学习儒术。此人无情无义,不忠不孝 ,为人飞扬跋扈,盛气凌人。若留在魏国,必生祸 患。” 聪明的王诩看出父亲对吴起成见很深。后来, 王诩逐渐得知,吴起是一个通晓兵法的军事奇才。 魏文侯见吴起颇具文才武略,便用他协助李悝变法 。吴起加大变法力度,威胁到一些世袭贵族大夫的 利益,所以才会引起王错等人的排挤。 公元前385年,魏文侯、李悝相继辞世,魏武侯 选新相,谁知选中的恰恰是吴起认为无德无能的商 文。商文得到王错等人的支持,夺取了相权。自此 ,吴起与王错之间的派别之争愈加白热化。 王诩当时年纪虽小,但对这些政事却十分关注 ,他明白父亲与吴起已经没有化干戈为玉帛的可能 ,他们的分歧永远也难以弥合了。 15岁之前的王诩,就在这样的政治纵横、权势 之争下成长。此时的他已经不再是懵懂无知的少年 ,不管天文地理、占卜星象,他都已经涉猎其中, 其中最感兴趣的是《周易》,因而事物阴阳变化、 五行交替的道理他都烂熟于心,并试着用这些道理 察人谈吐,为人卜卦。《巫咸星经》《春秋》《黄 帝内经》《孙子兵法》这些书籍中的知识,他也化 为己用,并不断充实自己的学识涵养,尤其在谋略 权术方面最为精深。以他当时的学识,早已不仅仅 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甚至连他博学的父亲有时也 自叹不如了。于是王错提笔给在洛邑的妹妹写了一 封信。就这样,刚满15岁的王诩,带着对未知世界 的无限向往,踏上了去洛邑的求学之路。 此时的周王朝江河日下,但洛邑毕竟是天子之 都,亭台楼阁,雕栏玉砌,俨然一派盛世繁华的景 象。 王诩见到姑姑后,跪拜行礼。姑姑将他扶起, 唤过儿子司马缝与王诩相见之后,领他们来到正房 说话。王诩的姑丈司马鸣在太学任师氏之职,待公 差结束之后方与王诩相见。 姑丈问王诩:“表侄为何要来洛邑求学?” 王诩回道:“当今诸侯争雄,天下分裂,我想 学干政之术,以己之智为圣明的君主出谋划策。家 父政务繁忙,烦劳姑丈引导。” 姑丈叹道:“表侄志向远大,实在难能可贵啊 !这样吧,从明日起,你就同你表弟一起到太学学 习。” 次日,王诩便同表弟来到太学,开始了正式的 求学生涯。姑丈见王诩有向学之心,就在太学里为 他请了三个老师:精于天道的太史皓,通晓兵法的 司马武,擅长说辞的行人强。太史皓首先令王诩记 住二十八星宿,再为他讲解天人相应的道理;司马 武则令王诩熟读《孙子兵法》,待他明白了用兵谋 略,便在空地上画出两军对垒的排兵布阵图,教他 研习兵法;行人强则把自己全部的游说经验和修习 方法都传授给了他。 入洛邑的第三年起,王诩开始学习时政,了解 各国地理。他仔细阅读了周王朝柱下史所藏的资料 ,初步掌握了争战各国的自然条件、风土人情和当 时的战略局势。 此时的魏国,政局开始动荡不安,吴起在王错 等人的排挤下,前往楚国。听到这个消息,王诩说 :“吴起是天下不可多得的英才,圣明的君主都能 用人之长,制人之短。由此而言,魏武侯不及魏文 侯豁达开明。” 司马武见王诩如此洞晓世事,便将《金版六驶 》交给王诩,说道:“此书是姜尚一生兵法的总结 记录,我受之于先师,今日传于你。望你仔细揣摩 研读,定可助你取公卿之位。” P10-11 此书被称“神书”,鬼谷子深谙权谋方略之道,曾在各诸侯国担任要职,后隐居山林。其高徒张仪、苏秦、庞涓、孙膑等,对战国时的政治等军事格局产生极大影响。本书以四两拨千斤的方式娓娓道出古代鬼才的雄韬谋略,发人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