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畅销升级版)/名家推荐世界名著
作者简介
《孙子兵法》作者是孙武,我国古代伟大的军事家。春秋末年的齐国乐安(今山东惠民)人,字长卿。生卒年不详。 孙武的祖辈都精通军事,且都是齐国大官,他从小受到军事氛围的感染和熏陶。青年时代,就已经成为优秀的军事人才。 在避齐国战乱之时,他结识了好友伍子胥,并被其荐于吴王。孙武初次见面赠给吴王的见面礼就是兵法十三篇(《孙子兵法》),吴王赏识孙武,任命其为将军,其后,孙武为吴国立下了卓越的战功。 孙武不仅是伟大的军事理论家,而且是具有指挥才能的军事活动家。
内容简介
译文 孙子说:战争是一个国家的头等大事,关系到军 民的生死,国家 存亡的关键,是不能不慎重周密地考察研究的。因此 ,必须通过敌我 双方五个方面的分析和各种情况的比较得到详情,来 预测战争胜负的 可能性:一是政治,二是天时,三是地利,四是将领 ,五是法治。 【兵法解析】 孙子在《始计篇》的一开头就以极为简略的文字 着重点明了战 争的重要性,以及说明了对战争进行研究的必要性。 因为战争是一个 国家的头等大事,关系到军民的生死,国家的存亡, 孙子经过多年对 以往战争进行分析和总结,以及对战场进行实地的考 察,归纳总结出 了一场战争胜负背后的五个关键性因素:政治、天时 、地利、将领和 法治情况。这也是孙子比较全面系统地对一场战争的 作战背景进行分 析,并以此来判定一场战争的正义性与否以及胜负情 况的大的趋势。 正是因为孙子能站在这样的高度去研究战争艺术,所 以使得他在后面 的各篇研究中都淋漓尽致地展示出行军作战的高度艺 术性,也使得他 的军事思想和兵法被后世历朝历代的军事家、将领所 称颂和学习;而 现在的世界各国也都将《孙子兵法》翻译成本国文字 ,组织自己的国 防人员和军队各级指挥宫进行学习和借鉴,由此可见 《孙子兵法》同 时还是一部具有卓越预见性的军事著作,《孙子兵法 》中的军事思想 不仅没有被时代淘汰,反而十分有效地指导了当今各 国的现代化军事 布防和军事行动。 【兵法范例】 司马懿诈病夺权 在三国时期的魏国,魏明帝死后,年仅八岁的曹 芳继位,当时国 家的一切政务都由太尉司马懿和大将军曹爽共同代为 掌管。 曹爽是皇亲国戚,自然飞扬跋扈,最主要的是他 想独揽大权, 于是想尽办法排挤司马懿,并且将其兵权夺去。司马 懿虽心中怨恨, 但考虑到当时曹爽的势力强大,在短时间内斗不过他 ,就假装身患重 病不再上朝,向曹爽示弱。曹爽心中十分高兴,出于 谨慎,他特意派 亲信李胜去司马懿家中探听虚实。司马懿早看出这其 中的用意并提前 做好了准备。当李胜一到司马懿卧室时,只见司马懿 头发散乱,满脸 病容地躺在床上,两个侍女小心服侍着。李胜上前说 道:“很久没来 拜望,不知您病得这么严重。现在我被任命为荆州刺 史,特来向您辞 行。”司马懿假装听错了,边咳嗽边说道:“并州是 边境重地,一 定要做好战备啊!”李胜一听,连忙说道:“是荆州 !不是并州!” 司马懿还是装作没有听明白。紧接着,侍女给他喂汤 药,他吞得很艰 难,汤水顺着口角流出,弄得满身都是汤水,然后有 气无力地说: “我已命在旦夕,在我死之后,请你转告大将军,请 他多多照顾我的 孩子们,让我的孩子们为国效力,代我向陛下继续尽 忠。” 李胜回去将司马懿的病情告诉了曹爽,曹爽喜出 望外地说道: “只要这老头一死,我就没有什么可顾虑的了。”司 马懿见李胜一 走,立刻起身对两个儿子说:“李胜此去定是报告消 息,曹爽得知我 重病,一定会打消对我的顾虑,现在我们做好准备, 只要他们出猎, 我们就可动手。”果然,没过几天,曹爽请魏主曹芳 去拜谒高平陵, 祭祀先帝。大小官员随驾出城,曹爽的三个弟弟以及 何晏等一班人带 领御林军护驾。司马懿见曹爽倾巢而出,立即带着两 个儿子,率领一 班人马,先占据了曹爽的大营和曹羲的军营,随后又 逼郭太后和魏主 曹芳将曹爽囚禁问罪,并诛杀了他的全家。此后,司 马懿独揽大权, 不断扩充自己的实力,为建立司马氏的天下奠定了坚 实的基础。 司马懿正是运用了《孙子兵法》所说的“能而示 之不能”,故意 在曹爽面前装成行将就木的样子,以此来麻痹对方, 使对方放松了警 惕戒备之心,从而看准时机一举将自己的政敌歼灭。 P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