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全书(最新双色图文版)/国学新读大讲堂

中庸全书(最新双色图文版)/国学新读大讲堂
作者: 子思
出版社: 长安
原售价: 39.80
折扣价: 29.80
折扣购买: 中庸全书(最新双色图文版)/国学新读大讲堂
ISBN: 9787801758712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那些能够取得大成就的人,大多都非常注重自身的德行修养。一个人德 行修养水平的高低,往往可以决定他其他方面的成败。 吴隐之,字处默,东晋淮阳初城人。他的六世祖父是曹魏时的侍中吴质 ,为魏文帝曹丕所信赖。后来家道衰落,吴隐之的父亲几乎没有做过官,是 最下层的寒门士族。家中本来就不富裕,到吴隐之十几岁的时候,父亲不幸 病死,家境就更加困难了。一家人常常以粗糙的豆类和咸菜充饥度日。贫苦 的生活,使吴隐之养成了良好的品德。他少年老成,不仅勤奋好学,吃苦耐 劳,而且孝顺母亲,敬重兄长。他为人处事,品行端正,从不贪图非分的财 物。 不久,母亲也去世,吴隐之悲痛欲绝。痛哭之声感动得过路行人都为之 落泪。他的邻居是韩康伯,官拜太常。韩康伯的母亲是位贤惠明达的老妇人 ,被吴隐之的操行所感动,就对康伯说:“如果你以后负责挑选官吏的工作 ,一定要举荐像吴隐之这样的人。”后来韩康伯果然被任命为吏部尚书,于 是提拔吴隐之为辅国功曹,随即又改任参征虏军事。吴隐之本来为人谦和, 又博涉文史典籍,善于言谈,长得仪表堂堂,所以很快就获得了“儒雅之士 ”的好名声。 吴隐之的哥哥吴坦之为豫州刺史袁真的功曹。太和四年冬,袁真据守寿 春叛变,投降了前燕帝国。两年后,东晋大司马桓温率兵平定叛乱,在寿春 俘虏了叛乱首领。许多人遭受株连,以叛逆的罪名押送京师建康斩首示众, 吴坦之也在其中。吴隐之闻讯后从建康匆匆赶来,拜见大司马桓温,请求代 替哥哥赴死。桓温被他勇于献身的精神所感动,又见他心怀坦荡,谈吐爽直 ,毫无惧色,心中暗生赞许之意,不仅没有诛杀吴隐之,还赦免了他的哥哥 。不久,吴隐之官拜奉朝请、尚书郎。 太元十年,吴隐之以奉朝请的身份被卫将军、尚书令谢石聘请为卫将军 主簿。其后,适逢吴隐之的女儿出嫁,这在一般人家也是件大事,何况是官 宦人家。谢石知道他一向清贫,就派自家的厨师带着账本物品去吴家帮助操 办婚事。当厨师来到吴家时,除看到他家的婢女牵着狗到市场上去卖外,其 他与往常一样,根本看不出官宦人家嫁女的喜庆场面。 后来,吴隐之出任晋陵太守。晋陵地处京师附近,西晋末年随迁的侨民 很多,鱼龙相杂,秩序混乱,为地方官吏搜刮民财提供了方便。然而吴隐之 在任职期间,始终恪守清操,从未利用职权谋私骚扰百姓,加重过人民的负 担。他甚至连仆人都不用,砍柴烧饭做家务都由妻子一个人承担。 任职期满后,吴隐之被调回朝中做官,并由中书侍郎、国子博士、散骑 常侍等职,接连迁升至廷尉、秘书监、御史中丞、左卫将军等高级官职。当 时东晋王朝动乱迭起,官场污浊不堪。许多达官显贵或争权夺势,或沉溺酒 色、醉生梦死。吴隐之则出污泥而不染,清廉之风没有任何改变。他既不贪 图淫逸,也不攀附巴结权贵,所得俸禄和赏赐,总要和贫穷的亲族共同享用 ,不肯为自己积蓄和添置衣服被褥等。史载吴隐之寒冬腊月,都没有一床像 样的新被褥。身上穿的衣服不仅破旧,而且没有替换的。妻子给他洗衣时, 他经常披一块棉絮待衣服晾干再穿,清贫俭朴,和普通老百姓没有什么两样 ,因而得到朝野的一致赞誉。 元兴元年春,荆、江二州刺史桓玄进入建康,控制东晋朝政后,为提高 自己的声望,装模作样地贬黜佞臣,提拔俊贤。于是,素有廉洁美名的吴隐 之被封为龙骧将军,领平越中郎将,持节出任广州刺史。广州地处南海,所 辖地域包括现在的广东、广西大部,气候温暖湿润,物产丰富,而且是我国 对外通商最早的城市,自东汉以来,一直为海上贸易中心。外国商船经常带 来许多奇异的珍宝,来此做官的官吏只要携带一箱珠宝返回内地,就可供子 孙几代的享用。所以历任刺史,大都以搜敛珠宝为务,没有不发横财的。东 晋王朝也深知这种弊端,并想整治革除,而苦于找不到合适的人选。吴隐之 接到任命后,立即携带家眷起程上路。在距广州二十里外的石门有处泉水, 人称贪泉。传说喝了贪泉水的人,就会丧失廉洁的本性,变得贪得无厌起来 。因此,路过此泉的人,为了标榜自己清白,宁肯忍着口渴舌燥之苦,也不 饮贪泉水。吴隐之途经此泉时,很感慨地对随行的亲人说:“不被私欲驱使 ,心绪就不会错乱。过了岭南而丧失清白的人,我是知道其中的原委的。” 于是走近水边,一面酌泉而饮,一面赋诗咏怀说: 古人云此水,一杯怀千金; 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 以此表达了他以伯夷,叔齐自律,不易节操的情怀。 吴隐之上任后,非常注意自己的操行,平时饭菜没有酒肉,仅以咸菜和 干鱼就餐。衣着都是以往穿过的,没有添置新衣。官府给他配备的帷帐器物 ,也都送到仓库里堆放起来。不了解吴隐之的人都说他矫揉造作,为了博取 虚名。 然而,吴隐之不为这些闲言碎语所动,始终坚持去奢务俭的节操。他手 下有位官吏知道吴隐之爱吃鱼,就经常进献去了骨刺的鱼,想讨好吴隐之, 以利于升迁。当吴隐之发现此人动机不良后,不仅没有领情,还处罚和贬降 了他。从此,再也没人敢向吴隐之送东西了,官府的行贿之风也有了收敛。 一次,吴隐之和妻子在湖畔观览风光,妻子乘兴买了一斤沉香给他看。 吴隐之接过一看,嫌是奢侈之物,便随手抛人湖中。由于吴隐之自身廉洁俭 朴,又严于吏治,手下官属大都不敢搜敛骚扰百姓,素以贪赃渎职闻名的岭 南,吏治有了新的改观。为此,晋安帝特下诏书表彰说:“孝敬的品行笃于 闺门,高洁的节操厉乎风霜,实在是为人处世所难以做到的,然而是君子的 最高美德。吴隐之孝顺父母,友爱兄弟超过常人,俸禄分给九族共享,自养 菲薄,俭朴过人;本来处在可以发财的地域,却不改清操;本来具备了富有 的地位、条件,一家人却不肯改换旧服。恪守自律,革奢务俭,致使南岭腐 败的吏治大为改观。朕理应给予嘉赏,所以晋号前将军,赐钱五十万,谷千 斛。”P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