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绪福斯神话--论荒诞

西绪福斯神话--论荒诞
作者: (法)加缪|译者:李玉民
出版社: 漓江
原售价: 25.00
折扣价: 16.46
折扣购买: 西绪福斯神话--论荒诞
ISBN: 9787540776633

作者简介

加缪(Albert Camus, 1913-1960),法国作家,195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出生于阿尔及利亚,母亲为西班牙人。父亲在一战中死去,加缪与其母在贫民区艰难度日,后于阿尔及尔大学攻读哲学。1935年,加缪开始从事戏剧活动,二战期间投身法国抵抗运动,因其创作的中篇小说《局外人》(1942)一举成名,此后又发表小说《鼠疫》、《堕落》和短篇集《流放和王国》;戏剧作品有《卡利古拉》、《正义者》,此外还有散文《婚礼集》、《正反集》及论文《西西福斯的神话》等。未完成长篇小说《第一个人》在其死后出版。 加缪早年曾深入钻研古罗马哲学家普罗提诺的著作,他认为现代人的生活存在着深刻的荒谬性,我们赖以存身的这个世界是冷漠的和不可理解的,而个人面对荒谬的世界是无能为力的。在创作上,加缪追求情节的自然铺陈和词句的精确与完美,语言简净、明朗、毫无藻饰,但在其不动声色的叙述中却蕴蓄着强烈的感染力和震撼力。 李玉民,1939年生。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1964年作为新中国首批留法学生到法国勒恩大学进修两年,后任首都师范大学教授。教学之余,从事法国纯文学翻译三十余年,译著五十多种,约有一千五百万字。主要译著:小说有雨果的《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巴尔扎克的《幽谷百合》,大仲马的《三个火枪手》、《基督山伯爵》,莫泊桑的《一生》、《漂亮朋友》、《羊脂球》等;戏剧有《缪塞戏剧选》、《加缪全集·戏剧卷》等;诗歌有《艾吕雅诗选》、《阿波利奈尔诗选》等六本作品。此外,编选并翻译了《缪塞精选集》、《阿波利奈尔精选集》、《纪德精选集》;主编了《纪德文集》(五卷)、《法国大诗人传记丛书》(十卷)。在李玉民的译作中,有半数作品是由他首次介绍给中国读者的。他主张文学翻译是一种特殊的文学创作,译作应是给读者以文学享受的作品。李玉民“译文洒脱,属于傅雷先生的那个传统”(柳鸣九语)。

内容简介

论及自杀,向来视为一种社会现象。这里则相反 ,首先要弄清楚个人思想与自杀的关系。这样一种行 为,堪比一部伟大作品,是在心灵的幽寂中酝酿的。 当事者本人并不知晓。一天晚上,他开了枪,或者扎 入水中,一个房产公司的经理自杀了,有一天人家告 诉我,丧女之痛折磨了五年;人已经脱相,正是这件 事“毁了他”。不能期望更确切的词了。开始思虑, 就是开始自毁。这类事情的开端,跟社会没有多大关 系。蛀虫自在人心,必须深入人心去寻找。这种死亡 游戏,从面对生存的清醒,到逃离光明,应该跟踪并 理解这种游戏的始末。 一场自杀有许多缘由,一般来说,最明显的不见 得是最致命的原因。很少有人三思而后自杀(然而,不 能排除这种假定)。引发危机的因素,几乎总是无法确 认的。报纸常说“难言之隐”,或者“不治之症”。 这种解释倒也成立。但是必须了解出事的当天,绝望 自杀者的一个朋友,是否用满不在乎的口气跟他讲过 话。那么此人便有罪过。因为这一助推,就足以让尚 在悬浮的所有怨恨、全部厌弃一发而不可收了。 不过,思想把赌注押在死亡的精确时刻、微妙举 措,如果说很难确定的话,那么从这种行为本身,就 容易得出其假定的后果了。自杀,在一定意义上,如 同在情节剧中那样,就是承认了,就是承认自己跟不 上生活了或者不理解生活了。我们在这些类比中也不 要走得太远,还是回到日常生活用语吧,就是仅仅承 认这“不值得”。自不待言,生活,从来就不是易事 :人总是持续地做出生存所号令的举动,出于种种原 因,头一条就是习惯。情愿死亡就意味确认了,即使 本能地确认了这种习惯的可笑性,确认了活在世上缺 乏深刻的理由,确认了每天这样躁动的荒谬性,毫无 必要受苦受难。 究竟是什么无法估量的情感,剥夺了精神的睡眠 ,生命不可或缺的睡眠呢?一个甚至能用歪理解释的世 界,总还是一个熟悉的世界。反之,在一个突然被剥 夺幻想和光明的天地中,人就感到自己是世外人了。 这种流放则无可挽救,只因对丧失的故土的回忆.乃 至对乐土的期望,统统被剥夺了。这种人与其生活的 脱离,演员与其舞台景物的脱离,恰恰就是荒诞感。 所有身心健全的人,都曾想过本身的自杀,无需更多 的解释就可以确认,自杀的情结同向往虚无有一种直 接的联系。 这部论著的主题,也正是荒诞与自杀之间的这种 关联,通过自杀解决荒诞的切实手段。原则上可以肯 定,一个不会弄虚作假的人,他信以为真的事就势必 决定他的行动。相信人生的荒诞性,这种认识就必定 支配一个人的行为。世界的这种秩序所得出的结论, 是否要求人尽快脱离一种不可理解的生存状况,不必 抱着虚假的悲怆情怀,明确地这样扪心自问,这是一 种正当的好奇心。我这里所指,当然是打算表里如一 的人。 P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