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行于夜色的松林(插图珍藏版)/张炜文存

穿行于夜色的松林(插图珍藏版)/张炜文存
作者: 张炜
出版社: 山东教育
原售价: 80.00
折扣价: 44.80
折扣购买: 穿行于夜色的松林(插图珍藏版)/张炜文存
ISBN: 9787532892525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缺少稳定的情感 在如此热烈、如此昂扬的气氛之下,我总觉得缺 少了一种什么东西。眼前的一切随时都可能消失—— 这种担心也与缺少那种东西有关。作家们更多的冲动 、激昂和愤慨,显得越来越难以持久。在这个眼花缭 乱的世界上,刺激人们生发议论、表示好恶的方面太 多了。这是个耗费激情的特殊年头。 正因为如此,我觉得我们缺少的,恰恰是更为稳 定的情感。即兴的、煞有介事的、不负责任的、排泄 式的发挥太多,情感在此成为最廉价的了。好像他们 有的是激情,像水一样取之不绝。实际上在最需要的 时候,却总是一次次枯竭。 情感是神圣的。 因为它是漫长的生活培植出来的,是生命之树的 叶子,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这种特别的支付必 须是慎之又慎、永不反悔的。它的支付权永远只存在 于每个人自己,它甚至不可以借贷。 可是我们看到的情况恰恰相反。在一种无形的力 量之下,我们真是慷慨极了,连一点伪装的矜持也没 有。那简直是心悦诚服的、由衷的。问题的关键越来 越显露出来了,即不在于它是否是自然而然、是否是 出于自身意愿,而在于它是否是有价值。这才是值得 讨论的。 由于一次次的轻率,这种本来是弥足珍贵的东西 变得像通货膨胀时的纸币一样。它无非是频频出现的 某种现象,犹如变化无常的节令中人们经常感冒一样 。这就严重危害了创作界千百年来建立起来的信誉。 因为人们长期以来最重视的不是作家的主义,而是他 们的情感倾向。不难想象这种损害是多么巨大和多么 可怕,简直是难以修复的。 显然,历史会嘲笑这一类轻浮。也许浅薄的天性 是不可挽回的,生活提供了无数例证。最流行的观念 对他们的影响总是最大,最时髦的词汇也总是最早被 他们掌握。他们对于时鲜的东西,从来不问青红皂白 。他们的所谓深思熟虑总是停留在早就规定好了的层 次和方向上,结果只能是更花哨一些的迎合。他们的 好恶仿佛不是从艰辛的生活中洗磨出来的,而是从前 不久的书报上、喇叭中和席间的神聊得来的。 情感的价值与人的价值是等同的。一种情感的形 成是十分复杂的,它联结了诸多方面。最重要的是体 验了什么生活、接受了什么文化,以及在其间沉浸的 深度。它是一个长久的烦琐的考查研究、等待判断和 猜测的总过程,是渐渐清晰的流露和进一步的确定。 这其中需要借鉴的部分很多,纵横参照;最有力的依 据从来都是事实本身,是真实发生着或发生过的事件 。这种考查是耗尽心血的、不能中断的:一旦中断, 也就中断了有价值的情感。 一些不负责任的付出造成了难以弥补的损失,它 首先是扰乱了正常气氛,打破了治学心理,这种心理 对于一个优秀作家是不可或缺的。重视资料价值、深 入民间访问、研究一个时期的经济等等。严谨的选择 都无形中荒废了。虚拟的故事不可怕,虚拟的情感是 很可怕的。还有对于自身全部条件的再认识,都是极 其严肃的。这会发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造成一次又 一次自身质询,对自己变得苛刻。这是对情感历程的 宏观审视,是维持治学心理最有力的举动。 如此下去,个人情感将变得非常有力量,并且产 生越来越多有意义的争执。对于文学,它简直就是生 命,是根。 一九八八年二月十六日P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