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的艺术形态(复古艺术馆)
作者简介
著者简介 恩斯特·海克尔(Ernst Haeckel,1834—1919),出生于普鲁士(现德国)波茨坦,动物学家、博物学家、哲学家、进化论者,耶拿大学动物学教授,对查尔斯·达尔文(Charles Darwin)的进化论的推广普及作出重大贡献。他曾从师著名学者约翰尼斯·彼得·穆勒(Johannes Peter Müller)、阿尔伯特·冯·科利克(Albert von K?lliker)等,著有《普通生物形态学》《宇宙之谜》《放射虫》等。 译者简介 王梅,曾任教于上海海事大学外语学院,现任教于上海大学对外汉语学院。教学之余,翻译作品十多种。
内容简介
出版后记 1899 年,恩斯特·海因里希·菲利普·奥古斯特·海克尔(Ernst Heinrich Philipp August Haeckel,1834—1919)着手整理、出版自己在旅行日志或宣传达尔文进化论的著作中绘制的图片。在他陆续发表的十本小册中,海克尔筛选了一百幅图,收录于本书《自然的艺术形态》(Kunstformen der Natur)。至 1904 年,他完成了这些工作,在后记处款款落笔:“我创作本书的主要目的实为美学(aesthetic)。我希望大众读者能够通过本书感知自然之美,这些非凡的珍宝藏于深海,或是只能通过显微镜才能观测到的微小生命之中。而我创作本书的科学目的则为深度观察令人震撼的自然形态的组织结构。” 19 世纪的欧洲,充满着开明的科学与浪漫的冒险。人类攀至山巅,行至山谷,远渡长河。此后,从他们留下的珍贵记录中,我们逐渐感悟,自然如一张巨大的网络,把生活于世间的有机生命和无机环境笼络其中,或有冲突,或有相助,万物息息相关。 恩斯特·海克尔便是其中一位,他是动物学家、博物学家、哲学家、达尔文进化论忠实的拥护与传播者,亦是倾注对自然热爱的艺术家。1834年,海克尔出生于普鲁士的波茨坦(今属德国)。幼年时期,他便阅读了亚历山大·冯·洪堡(Alexander von Humboldt)的著作,从而萌生探索自然的向往。在海克尔职业生涯的初期,他一直在父亲予以他的期望与他所热爱的学科间挣扎,相比于动物学研究,似乎医生这项职业才能令他的人生步入正轨。直至 1859 年,身处那不勒斯的海克尔听闻洪堡离世的消息深感悲痛,他重新考虑后,决心转入艺术与自然科学的研究,而这条道路,就被他称作“光与色彩的诗意世界”。 《自然的艺术形态》迄今为止已发行多个版本,是融合自然科学和艺术感知的实践之作,也是海克尔诸多著作中影响力最为广泛、最受读者喜爱的作品之一。20 世纪初期,在这部作品的感染下,被工业社会困扰的欧洲艺术家们寄情自然,掀起一轮新艺术运动的浪潮。安东尼·高迪(Antoni Gaudi)、路易斯·沙利文(Louis Sullivan)、路易斯·康福特·蒂凡尼(Louis Comfort Tiffany)、埃米尔·加莱(?mile Gallé)等建筑师、艺术家、手工业者深受本书影响,勒内·比奈(René Binet)也受海克尔的启发,将 1900年法国巴黎世界博览会入口处的纪念拱门设计成海洋微生物的样式。 在这本书里,海克尔描绘的不仅有众多海洋生物,还包括蜂鸟、羚羊、猪笼草等陆生生物。细看这些图版,我们会赞叹海克尔精妙的画技,据说,他在绘画时可以用一只眼观察显微镜,用另一只眼专注绘画。因此在捕捉自然生物之美的同时,他还能够保留其真实的形态,而这些画作的准确性已由现代显微技术证实。 海克尔笔下的放射虫(Radiolaria)是一种刚柔兼具的远洋生物,它柔软的原生质外部包裹着一层硅质骨架。这些浮游生物广泛分布于海水表层或百米深度甚至更深的海域中。因其种类丰富,状如宝石,海克尔很快对它们投入极高的观察和研究热情。他用显微镜观察大量海水样本,发现了百余种未经命名的放射虫。当我们翻阅书中关于放射虫的那些图版,很容易联想到精致的工艺品,比如缀满珠玉的皇冠或玲珑精巧的项链。如果说放射虫体现了自然界中的对称与秩序,那么水母则表现了生命的柔软、繁复与浪漫。本书的第八幅图版是一种特别的圆盘水母(Discomedusae),它们垂于伞体边缘轻柔蜷曲的触手令海克尔想起亡妻安娜如瀑如藻的秀发,当他发现它们的时候,津津有味地观察了几个小时,决定将其命名为 Desmonema annasethe(后来更名为 Cyanea annasethe)。 科学并非只限于复杂的推演与严谨的论著,艺术也能够成为其中一种传播工具。如今,我们足以跨越时间之河与经典对话,透过书页追溯百年前生物的痕迹。为求还原作品本貌,在编校过程中,编者保留了原文命名,但由于本书创作的年代较为久远,生物的分类与命名可能已发生变化。翻译生物分类译名时参考中国生物志库等来源,但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疏漏和不足,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后浪出版公司 ●跟随荣膺达尔文-华莱士奖章的德国博物学家探索光与色彩的诗意世界 不会拿手术刀的艺术家不是一名好博物学家,恩斯特·海克尔受亚历山大·冯·洪堡、查尔斯·达尔文等科学家影响,放弃医学,投身自然科学与艺术的研究,提出了“生态学”的定义,在德国大力推广达尔文进化论。达尔文曾在寄给海克尔的书信中称赞道:“这是我见过最伟大的作品,我很荣幸能够收到它的作者寄来的复制本……” ●100幅经典博物画作,精准捕捉生命的动态之美 经现代高倍显微技术认证,图版呈现的细节准确。 ●赋予作品别具巧思的装帧,用自然艺术装饰生活空间 瑞士精装,即保护书体又能平摊翻阅;精选6页图版,为其压制陇线,整页可撕取,灵活张贴。 ●滋养人类对自然的热爱,科学与艺术的融合之作 海克尔笔下的自然极具繁复、对称与秩序之美,它们成为许多新艺术运动时期的艺术家的灵感来源,如现代主义建筑师安东尼·高迪、“摩天大楼之父”路易斯·沙利文、设计师路易斯·康福特·蒂凡尼以及设计了 1900 年巴黎世博会纪念性大门的建筑师勒内·比奈等,无论是在科学还是艺术领域都产生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