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国发展
原售价: 98.00
折扣价: 58.80
折扣购买: 融合发展中的中国智能经济
ISBN: 9787517713210
刘刚,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南开大学数学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
" 智能经济发展的技术基础是新一代信息技术。新一代信息技术属于通用目的技术(GPT)。通用目的技术产业化构成了日益强大和复杂的智能经济核心产业部门,而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经济社会融合—产业的智能化则创造出更加强大和复杂的融合产业部门。从技术创新的视角看,两个部门之间相互作用,不仅带动通用目的技术的体系化和复杂化,而且带动通用目的技术的专用化,这两方面都会带动持续的知识、技术重组和互补性创新,在推动技术持续创新的同时,引发新的颠覆性技术创新。 中国智能经济发展源于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创造出的智能化需求,是内生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先后经历了两个阶段的工业化: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工业化。其中,农村工业化主要以轻工业发展为主导。农村工业化创造出包括原材料、装备和基础设施在内的中间产品与服务需求,为城市工业化创造了条件和动力。在中国完成城市工业化的过程中,随着国内外市场条件的变化、要素成本的上涨和环境保护压力的增大,数字化和智能化需求被创造出来。内生的数字化和智能化需求与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共生共融,成为中国经济智能化转型发展的基本推动力。 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首先发生在第三产业,集中在消费互联网领域。随着Web 2.0 的创新应用,在零售行业、信息搜索、社交和众包领域出现了一批互联网平台企业。作为网络空间的搭建者,平台在促成交易的过程中积累了海量数据,为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同时,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进一步促进了消费互联网的升级和产业互联网的发展。 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创造了一个特殊的应用场景。新冠疫情防控不仅使人工智能企业长期积累的技术得到应用和释放,而且催生了新的技术创新浪潮。同时,包括5G 基站建设、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在内的新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快,为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铺平了道路。" 本书关注智能经济发展的新前沿和新变化。其中,消费互联网升级和产业互联网发展是本书研究的重点内容。研究团队通过在广东、北京、上海和天津等地开展深入而系统的调研,采集数据和分析,掌握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数据翔实,内容丰富,是了解中国智能经济融合发展的有益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