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养生食补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广大农民群众为了搞好 农业生产,在远古时期就 很重视掌握农时。因为只 有掌握农时,才能按照农 时从事农事活动,才能够 获得较好的收成。掌握农 时就是掌握节气气候的变 化规律。 初人们从观察“ 物候”入手,就是根据观察 自然界生物和非生物对节 气、气候变化的反应现象 ,从而掌握节气气候特征 ,人们以物候为依据从事 农事活动。 较早的古历书《夏小正 》,有物候的详细记载。 《夏小正》全书虽然只有 五百余字,却以全年十二 个月为序,记载了每月的 天象、物候、民事、农事 、气象等方面的详细内容 ,说明我国古人对于星辰 ,特别是北斗七星的变化 规律研究已经达到了一定 的水平。 不久以后,人们发现以 物候来掌握节气气候还是 显得粗放和不稳定,于是 便求助于对天象的观测, 通过观测星象的变化,找 出了星象和节气变化的规 律,如《鹃冠子》中记载 有关北斗星斗柄的指向描 述:“斗柄东指,天下皆春 ;斗柄南指,天下皆夏; 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 柄北指,天下皆冬……” 紧接着人们又发现,以“ 天象”观测来掌握节气气候 ,仍然显得比较粗疏、缺 乏准确性。后来,人们意 识到日照时人的影子长短 可能与太阳的位置和气候 变化有某种关联。劳动人 民经过反复地实践探索, 获得的经验是:用土圭来 测量太阳对晷针所投影子 的长短,即以土圭测日影 的方法确定了春分、秋分 、夏至、冬至节气的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