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训智慧

家训智慧
作者: 马辉
出版社: 东方
原售价: 38.00
折扣价: 24.70
折扣购买: 家训智慧
ISBN: 9787520726061

作者简介

马辉,女,生长于青海,现居古城西安,为传统文化基础教育与传播者,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作者是十翼书院门生,精进不懈之余,有感于宋人“何以保家族长久计,回乡办书院”之精神,于2019年得明师米鸿宾襄助,在西安创办卓生书院。常嗟叹今生,书读已迟;愿慧心等济,千年万里,与中华圣贤同心。

内容简介

近年来兴起了“复古热” :汉服热、国学热、古董热 、收藏热、仿古小镇热…… 往远顾盼,那些古意盎然的 事物背后,仿佛确有什么牵 绊,若隐若现,气若游丝却 牵动着我们肋间闷痛,舍不 得断离——明月小楼,帘卷 西风,门楣照壁,庭院疏竹 ……那是我们梦中的家,笔 墨纸砚,翰墨书香,茶味琴 音,还有朝夕柴米油盐,烟 火蕴藉,以及那部用锦盒收 藏,未及翻开即已让人心里 一热的陈年家谱:祖先姓氏 渊源,世世代代姻亲,子嗣 取名序齿……事无巨细。在 扉页上,有似懂非懂的几句 话——必是家训,从时光深 处浸润下来。 即使跋涉在最深重的苦 难中,那份源自祖先的高贵 ,亦从未消失;那份深入骨 血的良知与担当亦从未泯灭 ;那份对中国传统文化香火 余温的情思,藏在每个姓氏 与家族的族谱和家训中,已 不知从何起,一往而深。 三千余年前,周代初开 帝王家训之先河,文王、周 公对子侄辈的训示,在《诗 》《书》诸经,“诒厥孙谋 ,以燕翼子”,至今仍散见 于各地老宅、古村落的百姓 门楣上。世界各地,哪里有 华人哪里就有修祠堂奉祖宗 的家风,各处“燕翼”“诒谋” “克定厥家”“克昌厥后”等牌 匾,皆出于这些最初的训诰 ,子孙一代代望其言而得其 意,只要家训一息尚存,无 论和平与战乱,天涯海角, 形散而神不散。后辈咬住几 句,便可临事大节不失,方 寸不乱。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文化 的又一个节点。《颜氏家训 》于玄学之外横空出世,七 卷二十篇,人文、治家、为 人处世,在情在理,无论巨 细,理事圆通。修身养性之 功夫、安身立命之方技、品 节风度之妙要、治学立身之 门径、家庭关系之枢机、生 老病死的对待……道与术兼 备。这位伟大的作者颜之推 ,十二岁前喜好玄学。祖孙 三代都曾在南北二朝迭代为 官,隋朝统一后再受重用, 所幸历经离乱后安稳下来, 为我们留下这部古今家训之 祖!颜之推倾其一生心血, 让家训智慧在家族教育中得 以系成文字。有人赞它家法 最正,相传最远,作为孔门 圣哲颜回的三十五世孙,颜 之推绝对当之无愧。 由“宗经涉事”(通经致 用)至“守先待后”(传承以 待后人)。对祖上家风及优 秀传统,没有敬、信、行, 就谈不到传承与发扬,到了 北宋,司马光继著《温公家 范》十卷。世人尽知《资治 通鉴》是治国之“鉴”,莫知 《家范》就是治家之“鉴”。 那句“积金以遗子孙,子孙 未必能守;积书以遗子孙, 子孙未必能读;不若积阴德 于冥冥之中,以为子孙长久 之计”,正是此书万世传家 之宝训。何谓阴德?做了善 事别人不知,这叫阴德,这 样得的福报方能聚沙成塔, 明代《了凡四训》即是佐证 。 必先齐家,方可治国, 这是先贤的共识。家这一根 本若已支离破碎,而后欲救 治一国,怎么可能?家道一 正,天下就正,“其家不可 教而能教人者,无之”。司 马光引《大学》说,家都管 不好,自家子弟都教育不好 ,出来教育别人,怎么能让 人信服而心生尊重呢? 北宋五子翘楚人物邵雍 (康节先生),在洛阳的宅 邸日“安乐窝”,至今仍在, 院内碑刻《戒子孙》家训: “上品之人,不教而善;中 品之人,教而后善;下品之 人,教亦不善。”“善也者, 吉之谓也;不善也者,凶之 谓也。”世人皆知趋吉避凶 ,善与不善,吉凶立判。邵 子欲让后人明白:所谓圣, 是不教而达到自我完善;能 够受教而后改过迁善,可称 得上贤;教而后虽知,但就 是不去行善,那是真的愚痴 ! 见贤思齐,比肩圣贤, 一直是中国文化的内驱力, 它与佛家所说“本自具足”根 本是不二的,也就是庄子所 说的内圣外王——不是向谁 看齐,而是通过这种“法乎 上”,找到自己的那个不曾 染污的本源,也就是孟子、 王阳明一直说、一直被曲解 的“人人皆可成圣贤”。如果 不能实现内外相合,是不能 自利利他的。我们每个人都 要意识到,此生不易,每个 人应对自己的生命负全责, 非但父母不能替代子女,先 人企望靠留遗产保后人一生 无忧皆是妄念,你怎管得了 后代生老病死?子女或许可 以在他人艳羡的目光下仰赖 父辈的权势、财富而快活潇 洒一时,但如终不能成一个 自力更生的独立的人,迟早 在短暂的快活中将祖上阴德 消耗殆尽。孔尚任《桃花扇 》说得切实,“眼看他起朱 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 楼塌了……” 南宋朱熹夫子权衡以往 家训的利弊得失,将司马光 《温公家范》中的大量故事 编辑成《小学》(内外篇共 十一卷),拣择出以往家训 中的行为规范操作细节而成 《童蒙须知》(含衣冠、语 言、洒扫、读书、杂细五卷 );另有《朱子家礼》,专 辑通礼、冠礼、婚礼、丧礼 、祭礼五卷。今天,我们对 这部《朱子家礼》并不熟知 ,但在韩国,早将之奉为圭 臬,甚至曾于明朝时提至国 策高度,与典章制度一起成 为韩国士人们必修的儒学经 典。国人较为熟悉的是《朱 子家训》,它将自古家训中 最根本、最精髓的思想哲理 化,简洁集萃为“训”义,区 区317字,极易传诵。P3-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