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孔学堂书局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38.10
折扣购买: 儒门空虚聚语 洗心洞劄记
ISBN: 9787807704805
大盐中斋(1793—1837),日本江户后期哲学家,阳明学者,农民起义领袖。名后素,字子起,号中斋,通称平八郎。大阪人。14岁任见习与力,曾赴江户(今东京)学儒习武。18岁回大阪任与力。1830年辞官,专事讲学、著述。1837年发生大灾荒,民不聊生,他率大阪贫民起义,旋被困自焚身亡。在哲学上提倡太虚说、良知说和孝本说。主要著作有《古本大学刮目》《洗心洞札记》《儒门空虚聚语》《增补孝经汇注》等。
大鹽中齋(一七九三至一八三七一),日本江户時代大阪人,初名正高,後改名後素,字子起,號中齋,通稱平八郎,是近世後期開陳『良知,太虚』之哲學的著名陽明學者和贫民起義領袖。 大鹽中齊出身於大阪下級武士家庭,童年境遇悲慘,七歲丧父,八歲畏母,辗转由祖父養大,其秉性穎具,十四歲就承繼祖父之職,任大阪東町奉行所與力見習。中齋志嚮高邁,聲言『人七尺之躯,而與天地齊乃如此』(《洗心洞劄記》),故以『獨臣孽子』之心志上下求索,青年時代『三改其志』。第一次是十五歲時拜讀家谱,知曉祖上乃戰园大名今川義元(一五一九至一五六〇)麾下武將,后在小田原战役中立下軍功而被賞赐弓箭與采邑,中齊遂立志贏取功名,光銀門相,爲此曾赴江户修習文武之道,師從柴田勘兵衛學習槍炮术。第二次是於二十歲時,因其擔任與力,工作常接觸犯人並目睹官場腐败,感受到『要治人之罪,需先治己病』,而其路徑唯有讀書窮理,於是弃赢取功名之志,轉而寄志於儒學經衙,以提高素質,根除弊病,然而其時寬政『異學之禁』餘威尚存,學術界熱衷於訓站,嚴重脱離實際,中赛發現這不但不能醫治自己的『心病』,反而加深痼弊,於是又陷入迷茫。第三次是二十四歲時,通讀明朝儒家日新吾(吕坤)的《呻吟語》极深受啓發,領悄到『外求之志當爲功乎心性』,知其説意诵源自姚江。於是開始傾注心血在陽明心學上,重續良知之學,並於翌年在家中開設藉《易經·繫辭》中『聖人以此洗心』之語命名的私塾『洗心洞』,向與力、同心、醫師以及周邊来私塾學習者,講授太虚、致良知、氣質變化、死生一如,去虚低等學説,正是這第三次『改志』,使中齋在而立之年前,就從一個追求功名顯達的下级武士、小吏,成长爲一名『以誠意爲的,以致良知爲工』的革命性陽明學者。 ★国内首次合刊本影印出版 ★集中反映了作者的阳明学思想实质 ★直观反映阳明学在日本的传播与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