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人全知道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公元前336年仲夏,亚历山大的父亲、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在女儿的婚 礼上被一 贵族青年刺杀身亡。这位国王曾以毕生精力整顿国家,改革军队,一举征 服了除斯巴 达之外的整个希腊世界,登上盟主宝座。当时,希腊世界在度过了内部繁 荣的公元前 五世纪之后,正经历着一场严重的社会危机。希腊奴隶主们都把视线转向 了日益分崩 离析的波斯帝国,试图从向东方的扩张中满足自己掠夺土地、财富和奴隶 的欲望,并 通过战争把大批游民作为雇佣军打发走,借以减轻城邦的经济、政治危机 。但是,腓 力二世倒下了。这个使命便历史地落在了他的儿子、继承人亚历山大身上 了。 亚历山大大帝出生于公元前356年。身 材健美,眉目端正。自幼腓力二世不仅对他 进行严格的军事训练,使他具有军事知识和 运动员一样的体质,而且非常重视他的智力 发展。亚历山大1岁时,父王即让他拜 “古希腊最博学的人”(马克思语)亚里士 多德为师,跟随这位哲学家和科学家苦读三 年。他从此养成善于思考、手不释卷的 习惯。 早在公元前340年的喀罗尼亚战役中, 亚历山大就表现出优秀的组织能力和统帅才干。当时,他指挥马其顿军队 的左翼骑兵, 配合其父王(右翼),击溃了雅典等国联军。战斗的胜利,为马其顿统一希 腊世界奠 定了基础。 但是,在20岁的亚历山大于公元前336年继承王位时,局势却非常严重 。王室和 宫廷中有人谋废新主,希腊各城邦国纷纷宣布独立。亚历山大依靠父王的 亲信老将, 首先剪除王室和宫廷中的异己,然后以迅雷之势,率大军出巡。希腊各地 ,看到这位 年仅20岁的青年能有如此胆略,都退让三分。雅典等大多数邦国望风归顺 ,亚历山大 也顺势善待这些国家,从而被推选担任希腊(和马其顿)同盟各国军队的最 高统帅。 此后,他或北上征服疆外各地,或南下镇压背叛同盟的城邦小国,终于巩 固了国内 局势。 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借口波斯人曾蹂躏过希腊圣地和参预谋杀腓力 二世,挥 师东向,开始历时10年的东征之战。 公元前334年的波斯帝国,疆土辽阔,西起地中海东岸,东达中亚两河 流域(阿 姆河、锡尔河)。但是这个由大流士三世统治的大帝国已濒临崩溃。国内各 地特别是西 部小亚细亚、腓尼基、埃及等地动乱不已,力图摆脱帝国的黑暗统治,准 备归顺希腊。 庞大的波斯军队日益腐化,只有少数(约1万人)希腊雇佣军训练有素。但波 斯舰队 拥有400艘舰船,远比希腊舰队(约150艘)强大。因此,亚历山大决定稳扎 稳打, 首先征服波斯西部地区,这样既有了进一步远征的基地,又可使波斯舰队 因失去基地 而瓦解。为了利用波斯统治下的希腊人(小亚细亚)、埃及人的不满,他以 解放者自 居,宣布将帮助他们摆脱波斯的统治。 面对希腊的入侵,波斯军队的将领们企图诱敌深入,在小亚细亚实行 焦土政策, 疲惫敌军,然后依靠强大的舰队,把战火转移到希腊本土去,迫敌撤军。 亚历山大于 是将计就计,轻易渡过赫勒斯滂海峡(今达达尼尔海峡),利用波斯将领之 间的矛盾, 迅速诱敌进行第一次会战。 公元前334年5月,双方军队在小亚细亚西部的格拉尼克斯小河相遇, 沿河排开 阵势。亚历山大将军队分成左右两翼,大部兵力安置在右翼由自己亲自指 挥。他首先 驱动右翼中部的轻骑兵和一部分步兵方阵向右斜攻波斯阵线的极左翼,使 对方造成错 觉,以为希腊军队将包抄自己的左翼。当波斯军队主力急速调往左翼时, 亚历山大亲 自率领近卫重骑兵(战线极右翼)和步兵方阵(战线中部)直捣敌方战线中央 。波斯 军队出乎意料,在希腊军队的猛攻下溃散。希腊人乘势全线出击,波斯军 大败,4000 多人被杀,十几名高级将领丧生。亚历山大乘胜前进,小亚细亚滨海的大 多数城市不 战而降,使波斯舰队再也不能在靠近希腊海岸停泊。 公元前333年夏,亚历山大经过伊苏斯(今土耳其伊斯肯德仑北)南下腓 尼基。 波斯国王大流士眼见自己的国土不断丧失,便集合数十万军队(古希腊史学 家阿利安 在《亚历山大远征记》中讲有60万),偷偷迂回到希腊军队后方,在希腊军 队离开伊 苏斯的当天下午进入该城,试图出其不意地与亚历山大决一死战,以切断 马其顿军队 的交通线。 这确实出乎亚历山大意料。但他在探明消息后没有惊慌,立即命令部 队向后转, 在急速转移中展开战斗队形,准备迎战,并争取在战术上出敌不意。此时 ,大流士三 世已在皮拉鲁斯小河摆好阵势。他自恃军力庞大,准备在对方排好阵势后 ,集中优势 骑兵于右翼,从海岸边的平坦地带冲击、包围希腊军队。波斯左翼由杂牌 步兵组成, 步兵前面又排列了数排弓箭手,显然大流士想以左翼的守势掩护右翼的进 攻。亚历山 大见状,立即在行进中改变兵力配置,悄悄将骑兵都集中到自己的右翼, 并且不等部 队站稳,就率领全部轻重骑兵向对方左翼发起冲锋。波斯左翼的弓箭放完 第一箭,希 腊骑兵已冲到面前,他们来不及换上箭,慌忙后撤,冲乱了身后的步兵阵 势,希腊骑 兵乘势冲杀,波斯左翼顷刻瓦解。 P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