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长飞轮(亚马逊跨境电商运营精要)

增长飞轮(亚马逊跨境电商运营精要)
作者: 老魏|责编:张彦红
出版社: 电子工业
原售价: 79.00
折扣价: 53.00
折扣购买: 增长飞轮(亚马逊跨境电商运营精要)
ISBN: 9787121394041

作者简介

赢商荟-老魏,原名魏家波,赢商荟跨境电商学院创始人,“老魏读书”App创始人,资深跨境电商人,多家国内高校的跨境电商创业导师。从事跨境电商行业12年,有着丰富的平台实操运营经验,熟悉各跨境电商平台的运营。 长期以来,老魏一直践行“行胜于言”的理念,从运营实践出发,分享跨境电商运营干货,累计撰文1500多篇,总阅读量超过2000万人次。

内容简介

6.11 广告之痛:广告运行中的4种情况及应对方法 在广告运行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情况,接下来对这些经常出现的典型情况进行讲解。情况一 :有投放,没展示(有投放,曝光少)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 3 个 :广告竞价低 ;商品类目放错 ;关键词权重太低,或者手动型广告中添加的关键词太少,或者自动型广告中的否定关键词太多。 针对这种情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决 :(1)提高广告竞价 ;(2)参考竞品的类目节点,将商品调整到精准匹配的类目节点 ;(3)优化商品详情,包含更多关键词,尤其在标题中应该恰当地应用核心关键词 ;(4)检查手动型广告中的关键词列表,如果太少,就适当增加,可以把关键词匹配方式从精准匹配调整为短语匹配或广泛匹配 ;(5)检查自动型广告中的否定关键词,如果否定关键词太多,就要适当减少。 情况二 :有展示,没点击(曝光多,点击少)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有 3 个:商品优化不到位(尤其是主图);广告位置不利,在搜索页面靠后的位置或在页面底部 ;价格高于竞品价格,评价星级低于竞品的评价星级。 针对这种情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决 :(1)对商品详情进行全方位优化,包括主图(是不是主图不够出色?和竞品进行对比,优化主图)、关键词(是不是不相关的关键词太多?删除不相关的词语)、标题(标题中的关键词、特性词、美感词等是否搭配适宜)、评价的星级和数量、价格等 ;(2)调整竞价,通过提高或降低广告竞价来改变广告位置 ;(3)想办法降低成本和售价,同时提升主图质感,增加评价数量并提高星级。 情况三 :有点击,没订单(点击多,转化低)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有3个:商品详情优化不到位;评价星级太低,差评靠前;缺少折扣价和优惠券的推动。 针对这种情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决:(1)全面优化商品详情的各个细节,包括图片、视频、A+ 页面、五行特性、商品描述等 ;(2)优化评价,通过人工干预的方式,把描述详细的好评和带图片、视频的好评推到前面;(3)重新编辑价格组合,把制造商建议零售价(MSRP)、标准价(Your Price/Standard Price)和折扣价(Sale Price)全部进行设置,以便在搜索结果页和商品详情页形成折扣的效果,同时为商品设置优惠券,从而达到更加吸引消费者眼球的目的 ;(4)设置分时竞价,让广告集中展示在销售高峰期。 情况四 :花费多,订单少(投入多,产出少) 当投放一则广告出现花费多、订单少的情况时,其典型特征就是投入产出比不划算,投放广告是亏损的。遇到这种情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决 :(1)全面优化商品详情;(2)想办法提高 BSR 排名并逐步降低广告竞价。在提高 BSR 排名方面,可以通过螺旋式低价的方式,低价激活销量,推动订单增长和 BSR 排名上升,用排名换流量,减少对广告的依赖,同时要注意,随着 BSR 排名的上升,要逐步把商品价格提高到合理的利润水平。在站内广告方面,根据广告运行的实际数据,本着量入为出的原则,对广告进行优化,如果投放广告长期不划算且优化后依然得不到改善,可考虑终止投放广告 8.1 运营准备:拿到账号后,最该做什么 笔者经常被卖家询问 :我拿到账号了,现在该做些什么呢?这确实是很多新卖家比较困惑的问题,想努力却发现不知道该朝哪个方向使劲。下面就来梳理一下新卖家最该做的那些事。 1.了解卖家中心的基本操作 了解卖家中心是做好运营的基础,卖家中心的各项功能是每个卖家都应该学习的内容。在没有账号时,客观上没有深入了解和学习的机会,而拿到账号后,就必须把学习卖家中心的功能提上日程。卖家中心里的每个图标、按钮都应该认真了解、用心操作,只有熟悉卖家中心的各项功能,才能为后面的运营做好铺垫。在操作时,卖家可以参考本书第 3 章中的内容。除要熟悉后台基本功能的操作外,新卖家还需要熟悉商品发布的方式,例如在后台单个上架商品、通过表单批量发布商品。只有经过多次练习才能掌握商品上架的细节,而这些都将直接影响商品的表现,进而影响整个运营的好坏。大部分卖家都会采用 FBA 发货,所以在试着发布商品之后,要尝试将商品转换成 FBA 发货状态。新卖家要熟悉 FBA 发货的流程和细节,操作好甚至可以节省不少钱,最起码可以少花冤枉钱。 2.熟悉平台规则和政策 很多卖家总是抱怨自己的账号因操作不当不能使用了,原因正是对平台规则的不熟悉,或无心或有意地做了违反平台规则的操作。对于卖家来说,账号是运营的根本,一旦账号没有了,就什么业绩也做不出来了。所以,新卖家一定要在拿到账号后第一时间熟悉平台的规则和政策,比如卖家绩效表现的指标、ODR 的细分指标、A-to-Z 纠纷的解读和应对、邮件回复的要求和操作技巧等。另外,还应该了解侵权的界定与防范、变体的要求及如何避免被判定为滥用变体等。这些都是作为卖家应该首先学习的。前期不好好掌握,后期运营中就可能吃大亏。 3.多做选品练习 亚马逊平台运营的核心是选品,“七分在选品,三分靠运营”,如何才能选出好商品呢?大量的练习必不可少。拿到账号后,卖家应该有意识地多做选品练习,从选品方法、竞品分析、供应商选择,到商品重量、尺寸等,在选品练习中逐渐掌握。关于选品的方法和细节,在本书选品章节已有详细讲解,可以查阅。 4.商品文案准备 出于练习的目的,对于有意向经营的商品,我们应该尝试着写一写商品详情,而一旦确定商品,就要认真对待商品详情。标题如何写、关键词有哪些、商品描述如何写才能吸引人、商品图片怎样才能拍出质感和美感,这些细节既要卖家自己琢磨和练习,又要多参考竞品。卖家要多读相关的书籍和文章,掌握文案的标准和规范,研究大卖家的优秀文案是如何呈现的。在此基础上,撰写自己的文案并反复打磨,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的商品呈现得足够出色。对于消费者来说,商品详情就是商品本身,商品文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关于商品文案的标准和细节,可以查看本书的相关章节。 5.多学习相关知识,积累常识,提高对平台和行业的认知 除上述具体的、有目的的、有方向性的建议外,卖家还要知道,单一要素固然重要,但运营最终还是看综合的效果,要想把各种要素恰当地组合,除利用上述各种基础操作、工具、方法外,还需要掌握以下内容,比如优惠券的设置,早期评论人计划的设置和作用,站内广告的设置和优化,爆款打造的方法、节奏和细节,收到差评后的应对策略等,这些都是运营所必需掌握的。在运营之外,要多读别人的文章,多把同一个话题的不同角度的文章放在一起比对阅读,多和卖家交流,多参考别人的运营思路和方法等,只有学得足够多,在运营中遇到问题时才能做到游刃有余。当然,想在运营中做出成绩,需要学习的内容肯定不止上述这些,但只要有不松懈的态度,就会发现对亚马逊平台的认知提升了,掌握的技巧和方法丰富了,运营起来自然也得心应手了。 很多卖家抱怨亚马逊店铺越来越难做了,可鲜有人扪心自问 :“我有多久没有认真学习亚马逊运营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了?”当我们不想付出行动却期望有一个好结果时,不妨提醒自己一句 :成年人的每次突然“闪亮”,都是磨砺后的正常发挥。对于新卖家来说,不努力,如何闪亮? 1.本书大部分内容作者12年积累下来的运营精要,融入了作者作为12年亚马逊大卖家的运营心得,值得阅读。 2.本书作者老魏的第一本书也是热销亚马逊运营书,印量近5万册,本书在吸收了众多读者反馈意见的基础上,把内容更新迭代,更适合当下跨境电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