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思维+数智赋能——数字会计转型密码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不少行业此起彼伏,电 报、钢笔、磁盘行业已萎缩 甚至消失,数码相机代替胶 卷,MP3取代CD,GPS系统 替换纸制地图……生存还是 灭亡?总以“铁饭碗”自居的 会计行业惴惴不安。 有人预测,10年后传统 会计行业的从业人数会大幅 减少;20年后大学不再有独 立的会计专业,不再有专职 会计从业人员。数字化这个 美好的“八音盒”,是会计优 胜劣汰的“警钟”,还是其彻 底消亡的“丧钟”?一些论坛 直接点名“会计”是最易受人 工智能冲击和威胁的职业之 一。例如,2023年上半年 ,第一财经的“头脑风暴”— —《人工智能时代的思与辨 》中,大部分专家举起的题 板上写明了会计是有可能消 亡的职业。这样的预言是危 言耸听吗? 2017年,麦肯锡全球研 究院在《失业,就业:自动 化时代的劳动力转移》中预 言:到2030年,全球可能 有4亿~8亿人因自动化而失 业,O.75亿~3.75亿人(占 全球劳动力的3%~14%) 将需要转换职业类别。其中 涉及创意类、技术类、管理 类以及社会互动类的岗位需 求将增长明显,因为机器还 无法在这些领域取代人类。 那些在可预测环境中进行物 理活动的部分岗位需求将下 降明显。能被建模替代的工 作,即数据收集与分析工作 容易被取代,如办公室支持 相关(电脑支持人员、财务 人员、行政助理等)、机械 操作相关(生产工人、物料 搬运机操作员、农业分级机 和设备操作员等)。 2020年10月,世界经济 论坛发布了《2020年未来 就业报告》,预测了未来5 年需求降低的20个岗位:第 一是基础数据录入员,第二 是行政及管理秘书,第三是 会计、簿记和工资办事员, 第四是注册会计师、审计师 ……低技术含量的会计工作 可能被职能机器取代。 2023年3月高盛的研究报告 ——《人工智能对经济增长 的潜在重大影响》也认为, 在当前的工作岗位中,有 2/3的工作将受到人工智能 的影响,1/4的工作将被人 工智能替代。 能够“思考”的机器被称 为智能机器,与其又快又准 相比,人类显得慢而粗心。 随着会计机器人的出现,填 制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 表等系统录入或数据解析功 能将由人工智能完成。这些 人类工作被取代后,会计就 消亡了吗?机器的“思考”不 等同于人类的思考,它们能 够完全替代人的洞察力来做 出适应性调整吗?谁来监控 会计机器人为什么干,干了 什么,干得怎么样?人类还 能做些什么呢7 面对新经济对传统会计 的影响和挑战,厦门国家会 计学院的黄世忠教授辩证地 指出,会计会不会被淘汰, 不仅取决于信息技术的进步 ,而且取决于会计自身的进 步。如果会计界观念陈旧、 故步自封,老是盯着旧经济 、旧业态,没有人研究新经 济、新技术,随着信息技术 和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会 计就有可能被淘汰。只有解 放思想,积极拥抱科技进步 ,主动把会计融入科技发展 的潮流,会计才会再次焕发 活力,跨入新时代。 对会计存亡的担忧与争 论由来已久,就连中国注册 会计师行业也遭受了前所未 有的挑战。复旦大学管理学 院的李若三教授通过案例与 数据分析,揭示了中国注册 会计师行业面临的五大窘境 ,并直言不讳:注册会计师 行业如果不及时变革,就会 逐渐衰弱直至被替代或消亡 。李若三在反思行业变化后 大声疾呼:不变革,将淘汰 ;能变革,将发展! 怎样既跑赢自己,又跑 赢时代?只有应变、求生, 才能善存、前行;如果不变 、落后,就会被裁减、被淘 汰。前述世界经济论坛的报 告显示,机器和自动化的兴 起将在2025年前消除8500 万个就业机会,但与此同时 ,预计将创造9700万个新 的就业机会。会计职业参与 竞争,也存在优胜劣汰的机 会。新技术并不意在取代会 计人员,而是将会计人员从 烦琐的工作中解放出来,使 他们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 入更需要人类智慧的工作。 所以,不必沉湎于“会计消 亡”的消极担忧,而应反思 自省:为何会消亡?何种会 计会消亡?怎样才能不消亡 ? 信息影响思维,思维引 导决策。人总是依据自身的 目标,通过对信息的理解来 决定如何行动。面对日新月 异的会计未来,或融入变化 ,或视而不见,或畏难逃避 ,后两种人将被淘汰。所以 ,不能等着变革来“制裁”你 ,而应拥抱变革去改变自己 。既要心动也要行动,学习 和成长将助力思维升级。面 对同类信息,为什么不同的 人会有不同的理解和不同的 行为?信息本身并不直接决 定人的行为,思维才是关键 。 P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