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河南人民
原售价: 48.00
折扣价: 33.60
折扣购买: 张伯驹与文化名人
ISBN: 9787215133266
张伯驹与周汝昌的红楼因缘 提到周汝昌,大家都知道他是声望如雷贯耳的红学 大家,其实,周汝昌的研究广泛得很,诸如中国古代文 学、文艺理论、诗词笺注鉴赏、书法、史地、语言、音 韵等。虽然他真正的广泛得很,诸如中国古代文学、文 艺理论、诗词笺注鉴赏、书法、史地、语言、音韵等。 爱好与专长是在诗词上,但使他蜚声文坛的,还是 他的红学。也因为红学,他与张伯驹结下了一世因缘。 展春园里的红楼缘 介绍了周汝昌,我们就来讲讲他与张伯驹的关系与 交往。他们的交往可以说是一位红学泰斗与一位词坛大 家的交往。这交往正始于红学研究,且始于张伯驹曾经 的住宅——承泽园,也叫展春园。所以周汝昌先生曾说 过:“日后有写红学史的,应该对张先生和承泽园的旧 事辟一小小专章……”今天,我们就试着完成这个小小 专章。 那时正是1947年,张伯驹任燕京大学中文系文法教 授,周汝昌在燕京大学求学。一天,周汝昌看见一对夫 妇从贝公楼里的中文系出来,男的50岁上下,高挑身材 ,穿着长衫礼服,风采依旧;女的则颇为年轻,打着一 把阳伞,光彩照人。周汝昌觉得,这种风度翩翩、儒雅 风流的人不像是燕园中人,后来得知,这就是张伯驹夫 妇。 1948年农历十月,张伯驹在燕京大学中文系二楼举 办自己收藏的书画精品展览。其中有一幅曹寅的《楝亭 图》,还有一幅纳兰性德的小照。当时正在撰写《红楼 梦考证》的周汝昌知道这一消息后,立即前往观看。他 看到《楝亭图》四围绫边上,名字、题咏已无空隙。这 当中首先是藏主张伯驹的《贺新郎》一词,词句中涉及 红学旧学贾宝玉即纳兰一义。于是,周汝昌一时乘兴, 步韵连和了两三首,每句下都有注释,句句讲曹家的史 迹实事,暗暗纠正向来被误认的宝玉即纳兰之说。 当时周汝昌正是才情激越的青年,又对曹家历史有 所研究,所以,填起词来,也是兴会淋漓,文采灿烂。 张伯驹看了周汝昌的和词,非常惊喜,认为少年学 子文笔不凡。不错,周汝昌比张伯驹正好小了整整20岁 。于是,张伯驹传话要会一面。但见了周汝昌,不善言 谈的张伯驹也没说几句话,只是把自己的《丛碧词》送 给周汝昌一本。周汝昌毕恭毕敬,接过一看,见是绿墨 刊本《丛碧词》。他如获至宝,回校后反复读了数遍, 非常赞赏,但也在音律上提出了70多处意见,一一标注 在《丛碧词》上,又送还请张伯驹过目,而张伯驹从善 如流。于是,周汝昌越发钦佩张伯驹了。 那时张伯驹正住在西郊的承泽园。承泽园位于海淀 畅春园的稍西北处,本是果亲王允礼的赐园,故名“承 泽”。因张伯驹买下,就改称“展春园”。当时燕大( 今之北大)校门正对畅春园,其时已废为菜园。于是, 周汝昌过园旧址,向西行,渡小溪,穿田野,即来到展 春园,几乎每日下午都去坐坐。当时张伯驹拥有园子东 边一半,尚有小楼二座,回廊相接,外楼是袁世凯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