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饕三笔

老饕三笔
作者: 赵珩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原售价: 59.00
折扣价: 40.20
折扣购买: 老饕三笔
ISBN: 9787108075192

作者简介

赵珩,生于1948年,北京人。原北京燕山出版社编审、总编辑。多年来从事文化史、北京史、戏曲史的研究,有《老饕漫笔》《老饕续笔》《彀外谭屑》《百年旧痕》《二条十年》《旧时风物》等。

内容简介

春初早韭,秋末晚菘,最早见于《南齐书·周颙传》。南齐周颙隐居钟山,文惠太子问他蔬食中何味最佳,周颙答称“春初早韭,秋末晚菘”。这里说的早韭和晚菘,其实就是春秋两季里应时而普通的两种蔬菜罢了。 春初的韭菜是最鲜嫩可口的。不过,因我的祖母和母亲都是南方人的生活习惯,所以小的时候在家里很少吃韭菜,饭桌上几乎看不到有韭菜的菜。家里的男佣和女佣都是在外院的厨房里自己做了吃,我有时跑到外院的厨房,看到他们烙韭菜馅儿饼、蒸韭菜馅儿包子,羡慕得不得了。他们也会偷偷给我一个吃,觉得特香。尤其是到了春夏之交,他们喜欢包韭菜馅儿的饺子;虽然以韭菜为主,里面的肉不多,但是我也觉得非常好吃。 到了老祖母家,那就不同了。她是山东人,包韭菜馅儿的饺子不是新鲜事,我爱吃,她就给我包。她喜欢用柴锅贴饼子,偶尔会在棒子面里掺少许韭菜末,再略加少许盐花,贴出来的饼子更香。 我家只有每年吃春饼时才会有韭菜吃,几样卷饼的菜里除了炒掐菜(两头都掐掉的绿豆芽)、炒鸡蛋、酱肘子、炒菠菜、炒粉丝等之外,总会有一样肉丝炒韭菜。 家里吃烙合子,祖母和母亲都是吃小油菜馅儿,从来不吃韭菜馅儿。我实在不爱吃,就跑到外院的厨房,要厨子他们自己吃的那种韭菜馅儿的,而且吃起来没够。 南方人家不吃韭菜馅儿的很多。父亲的老友、原商务印书馆著名编辑家、《辞源》主编吴泽炎先生是常熟人,家里也从来不吃韭菜。他的小儿子久住校,又和同院的孩子们厮混,完全成了北方孩子的生活习惯,一切老北京的东西他都喜欢。后来事业有成,常年驻外,但是每当回京,都忘不了去吃灌肠、炒肝儿,去小馆子来个滑溜肉片之类,寻找那些童年的记忆。他小时候喜欢吃韭菜馅儿的东西,但凡被家里发现,都被禁止在家里的卫生设备如厕,而被赶着到街上去上公厕。 北方的韭菜不值钱,一年三季都能买到,那时没有蔬菜大棚,唯独到了冬季,韭菜就成了金贵物。今天在菜市上常见的蒜黄,也有人误以为是韭黄,但是极少见到青韭这种东西了。几十年前很普通,但也都是“洞子货”,上绿下白,只有七八寸长,很细嫩。因为是冬天里的鲜货,卖得也比较贵。这东西就是为了包饺子在馅儿里俏上一些,比如做猪肉白菜馅儿的饺子,如果俏上两三毛钱的青韭,味道就大不一样了。那时菜摊子上冬天也不摆着卖,是怕冻了,一旦冻了,立时就会烂掉,没人要了。所以都是用白菜叶子卷着,包上报纸,有人要,再打开了论两约。一般没有人会买半斤以上。 作者赵珩先生系“世家子弟”,生长环境较为特殊,闻见多于同龄人,笔下的掌故趣事亲切可感,有独特的历史性;加之个人善于品味,谦为“老饕”,博闻强记,笔下生趣,引领“食话”风潮。